2013年8月8日 星期四

學生撞傷牙 七成老師唔知點算

蘋果日報

【本報訊】學生撞傷牙齒的意外很常見,但老師未必懂得處理。香港大學牙醫學院最近一項調查發現,七成參加工作坊的老師,不懂或用錯方法處理牙齒創傷,例如誤用紙巾包裹被撞脫的牙齒;也有女老師因怕血,要向男老師求助。學院比較十年前同類調查,發現老師的急救牙齒知識仍然貧乏,建議政府要加強相關教育推廣。
記者:梁麗兒

學院去年9月至今年6月舉行工作坊,教授老師急救及處理牙齒創傷的方法,共有441名中小學老師參加。調查發現,整體有70%老師不懂處理牙齒急性創傷的方法。24%誤解學生顎骨骨折要減少活動,但其實正確方法應作固定處理。
該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臨床助理教授梁耀殷表示,受訪老師每年都遇到數名學生發生撞脫或撞斷牙齒的意外,多數人因擔心學生會吞掉創傷牙齒,錯誤地用紙巾或手巾包裹「甩牙」,然後將學生送急症室治療。

錯誤用紙巾包裹

他指出,被撞脫的牙齒其實應盡量放回口腔的原位,或放入牛奶、生理鹽水或口水儲存,以保持牙腳表面的牙周細胞濕潤,牙齒在四小時內可植回原位的機會仍高達八成。若錯誤以紙巾包裹,或接觸到牙腳,令相關細胞乾涸死亡,一小時後便不能再放回原位。即使牙齒斷裂,也要拾回,並放入牛奶等液體中儲存。由於急症室醫生不懂牙科治療,應將學生送往牙科診所。

此外,不少老師不懂得分辨撞脫的是乳齒還是恒齒,未能及時將恒齒放回牙床。他表示,以門牙為例,兒童踏入6至8歲,便開始長出恒齒門牙,若老師擔心學生會不慎吞下牙齒,可先放液體儲存,也有女老師因怕血不敢處理學生的牙齒創傷意外。他指出,工作坊會向老師展示「血淋淋」的牙齒相片,鼓勵老師提起勇氣,面對及處理牙齒創傷意外。學院今年將繼續舉辦工作坊,推廣急救創傷牙齒的知識。
該學院口腔頜面外科講座教授張念光表示,學院過往曾進行兩次同類老師調查,發現在十年間中小學老師對牙齒創傷處理的認識無明顯進步。最近一項研究則發現,學校將貼牙齒創傷的教育海報,可提高老師的相關知識。他建議當局將牙齒急救列入通識課程,全面提高師生處理創傷的意識。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