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16日 星期一

電子教材恐「爛尾」 三分一「失蹤」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文倩)電子教科書現「爛尾」危機。教育局去年斥資5,000萬元推出「電子教科書市場開拓計劃」,首輪批出30項申請。但事隔大半年、計劃正接受第二輪申請之際,原有30套擬開發的電子書中,有三分一即已悄然「失蹤」,其中7套已確認撤回申請,另3套則遲遲未能簽約落實。總計13個開發機構中,標榜平價的城大電子工程系,及開發初小數學的「智慧門」和「教育網絡」陸續退出,只剩10個繼續;數學科更是「重災區」,由本來有4個開發商劇減至只剩1位「生 還者」。有教育界人士直言,電子書還未真正推行已波折重重,影響學界和市民的信心,也降低計劃的說服力。
 電子書計劃波折重重,本報今年3月前就率先披露當局於計劃內設有「不平等條款」,在對商業機構 「零資助」下,仍要求開發商若未能在期限內完成項目,就要把已開發內容全部「上繳」。當時「教育網絡」已因不滿風險太高而退出計劃,而有獲政府資助的非牟利機城大電子工程系,亦因資源問題撤回其兩個初中數學科的申請,只剩初中電腦科的2個項目。 

30套獲批 僅20套簽約 

 事隔數月,又再有項目出問題。本報查閱教育局提交立法會財委會的參考文件,發現城大電子工程學系已於電子書計劃名單內完全消失,並確認已撤回申請;另「毅恆教育」及與《明報》屬同一集團的「世華網絡」也各有2個項目不見蹤影,另一數學科開發商「智慧 門」亦不在名單之上(見表)。整體30套獲批開發的電子書中,只剩下20套已簽約,其餘7套已基於商業考慮確認撤回申請,另3套則仍「得個等字」,遲遲沒 落實。

批當局一直未釐清疑問 

 本報曾致城大電子工程學系查詢,但未獲負責人回覆。「智慧門」代表謝先生則承認計劃已終止,但強調並無主動退出,「是教育局單方面告訴我們終止計劃。局方指我們現在還未簽約,時間已經太久,所以就終止計劃」。
 謝先生稱,當局一直不肯釐清其疑問,致令簽約事宜沒有落實,「如我們問『電子教科書』是否包括教 具、評估等,因這些在傳統教科書中都不視為『教科書』一部分,所以要問清楚,但當局卻只說『做不到這個解釋』,原因是解釋涉及更改合約」。另關於不符當局要求即「上繳」開發內容,該公司也要求釐清「上繳」是否也要包括操作系統,「這系統我們已用了10多年,這樣風險太大,但教育局也不肯說清楚。」

智慧門:現在中止「蝕少搵」

 就日前突然「被退出」計劃,謝先生無奈指:「教育局招申請時說會幫忙,但一些細節,又一直不肯說清楚……」他又透露,公司內部一直對計劃有意見分歧,認為風險很大,勢必虧本,最終基於推動電子書發展才決定參加,「現在計劃中止,就會『蝕少搵』」。他認為當局應作檢視,要有更詳細部署才進行,否則對學校和開發商都造成影響。 

「平價」城大退出 或須檢視計劃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指,政府當初以電子書去「擋架」書價、書包重量等問題,但現時計劃籌備至中段已有三分一項目「不知所蹤」,再加上原本標榜「平價」的城大又退出等,會影響學界和社會對電子教科書的信心,「當局是否要重新檢視計劃,了解是甚麼原因會出現這麼多波折?到底是技術、人才,還是資源?」
 教評會主席蔡國光則稱,早於當局擬推出計劃時就曾提出質疑,「韓國也曾試過要用電子書取代課本而失敗告終,當局要用來取代傳統課本是『想得太快』,當中的學習理念及學校條件等問題亦未釐清」。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