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

「真色真玉」誤導 強酸漂白注入樹脂 B玉充A玉 幾百蚊貨賣20萬

玉和鑽石, 都係買來玩好啦, 唔好當投資 !


蘋果日報

【本報訊】天然翡翠(硬玉)價格近年急升,本港部份金飾珠寶店,在陳列櫃內擺出大量經化學處理的廉價B玉,標價數千至20多萬元,並以「真色真玉」誤導消費者以為是天然翡翠,其實B玉等於人造首飾,價值只及天然翡翠的1%,一般為數十至數百元。有關商戶涉嫌違反《商品說明條例》。
記者:梁御和 龔蕙芝

按翡翠分類,只有A類(行內稱為A玉)是全天然翡翠,可以保值;B類(B玉)浸過強酸漂白,再注入無色樹脂,翡翠的原來結構已受破壞;C類(C玉)則加入了色素。由於B玉的原材料是劣質翡翠,只漂白而無入色,有店舖取巧稱為「真色真玉」。

記者巡視彌敦道沿途的60多間金飾珠寶店,大型連鎖集團佔去九成,店員表明只售A玉;但這些大店的定價較高,以玉鐲為例,售約2萬元至逾160萬元。中小型店舖的售價便宜得多,A玉鐲售約6,800元至2萬元,而且講價即減五成。

等同人造首飾

不過,記者放蛇的14間中小型店(太子至佐敦、上水及天水圍),逾四成(6間)有蠱惑,混合擺賣A玉和B玉,並以「真色真玉」來介紹B玉,卻不主動說明是B玉。
其中一間位於彌敦道的金球珠寶金行,職員向放蛇記者推介各款B玉時,一直只強調是「真色真玉」,直至記者問:「係唔係A玉?」職員才承認所展示的全部30多隻玉鐲及部份吊墜均為B玉。其中一塊B玉吊墜,標價高達20多萬元,職員解釋:「標價啫,畀個三五折你啦。」又表示A玉與B玉「分別唔大,只係心理作用」、「(B玉)好似激光咁,用儀器挑走咗啲雜質」,並聲稱過程中不會加入其他物質。
當記者表露身份後,該店王經理否認誤導客人:「你(客人)見到賣咁平,自己都心中有數啦,呢個價邊買到A玉!」記者再問她為何指B玉沒有加入其他物質(樹脂),她呆了數秒,強顏歡笑指:「唔知喇,我唔答你喇。」

在玉器街經營多年的利春記店主林桂春指,現時A玉來貨太貴,利潤不高;賣B玉則食水很深,有些行家以「真色真玉」四個字蒙混客人,「博啲客唔識,聽到個『真』字就以為係『正版』(A玉)」。
記者在旺角街頭隨機訪問10位人士,全部表示不認識玉器分類,有受訪者指家人也曾在玉器店受騙、購入不值錢的玉吊墜。
香港珠寶玉石廠商會理事陳日強指,B玉等如人造首飾,雖然售賣B玉並非違法,但真正具信譽的玉石商,不會將A玉與B玉混和一起售賣,「擺埋一齊賣,動機已經唔好,如果有商戶咁樣不誠實做生意就應予以譴責」。

涉違商品條例

陳日強表示,現時B玉的價值,僅為天然翡翠(A玉)的1%,以一隻價值一萬元的天然翡翠玉鈪計,B玉只值100元。
律師梁永鏗表示,天然與非天然的翡翠價值差天共地,如商戶沒有向客戶提供相關重要資料,已觸犯新修訂《商品說明條例》中的誤導性遺漏。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罰款50萬及監禁五年。
消委會今年首8個月共接獲11宗有關玉器的投訴,去年則有15宗,投訴內容大多數與店舖的銷售手法及玉器質素有關。

蘋果日報

【專家教路】
天然翡翠(A玉)可以保值,甚至可能升值;但非天然翡翠(B玉、C玉等)卻無保存價值,擺放久了會破裂、變色。市民如有懷疑,可拿玉器去做鑑定,費用一般只需二、三百元。 香港珠寶學院副院長吳飛洋指,B玉經過漂洗「洗走」混雜的顏色及斑點,C玉則注入了人工色素,行內把這兩類玉稱為「一重假」;又漂洗又染色的「B+C」 玉,則稱為「二重假」。染色的玉通常都會先做漂洗,所以市面少有純C玉。
吳飛洋表示,B、C玉都較易褪色、變黃及碎裂,一般估價只需數十元至數百元,沒有保存價值,「平平哋買嚟襯吓衫都可以嘅」。至於A玉,吳飛洋指,「個價位不斷升緊」,一件高質素的玉鐲或吊墜,動輒可達數十、數百萬元,顏色越翠綠、越通透,價錢越貴。
他表示,以肉眼分辨,天然翡翠在光線照射下會比較通透,反光度較高,同時色底偏黃,斑紋顏色較為實在;相反,非天然翡翠在光線照射下看似「膠膠地」,底色近乎純白色,斑塊顏色像漸變色般不實在。

鑑定費約300元

吳飛洋建議,如消費者對購入的翡翠有懷疑,可拿到政府認可的鑑定所進行鑑定(香港檢測及認證局網址:http://www.hkctc.gov.hk/tc/pst_jewellery_c.html),以普通一隻玉鐲計算,鑑定費一般為二、三百元。

《蘋果》記者

蘋果日報

誤導消費者的金行和珠寶店,大致有五大蠱惑招數(見表),連單據、鑑定證書的寫法,都可能誤導消費者。但只要消費者堅持單據上要寫明「A玉」或「天然翡翠」,便可獲法律保障。 記者放蛇時,七間在廚窗混合展示A、B玉的店舖中,有六間不主動披露玉的分類;該六店都強調貨品是「真色真玉」,甚至指會在單據上寫明「真玉」、「翡翠玉鈪」等,令部份消費者誤以為「真」即是天然。
消委會表示,曾有人以1.2萬元購入了玉鏈,事後經鑑定才知道是B玉,但單據只寫「二手玉珠頸鏈」,而店方指B玉不等如「假玉」,經消委會斡旋後,店方只答應以6,000元收回該鏈。
即使玉器附有證書,顧客也不一定萬無一失。有內地旅客在網上訴苦,指在港買玉時,被「真玉」二字欺騙,當時他們也查看了證書,上寫「緬甸翡翠(硬玉),未有施加人造色素,存有無色樹脂」,卻不知道「存有樹脂」即等如B玉,結果受騙。
A玉、B玉是分類而非級數,但有蠱惑店員卻誤導客人「A玉同B玉差唔多」、「B玉只係抽咗啲雜質,都係真玉」、「B玉都會越戴越靚」等,而隱瞞A、B玉價值的懸殊。

商會推Q嘜計劃

香港玉石鑑定中心首席寶石鑑定師陳惠貞表示,香港珠寶業界的商會也有舉辦「天然翡翠標誌計劃」,參與商戶均承諾店內只出售及陳列天然翡翠,並接受商會每年抽查,市民到貼有這個標誌的店舖購買玉器,相對較有保障。
消委會表示,《商品說明條例》中有界定天然翡翠的定義,客人可要求商戶出示寫上「天然翡翠」、「A玉」的鑑定證書,或在單據上寫明上述字眼,如事後發現「貨不對辦」,即可追討。

《蘋果》記者

1 則留言:

猛虎勇士 提到...

水晶亦是!
不太貴,當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