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婦染叢林斑疹傷寒亡 郊遊忌坐卧草地 防蜱蟎攞命叮咬

蘋果日報

【本報訊】秋高氣爽是行山好季節,市民郊遊或遠足時,要提防被蟎、蜱等「隱形殺手」叮咬,導致感染甚至死亡。本港今年首9個月共有23宗經蟎咬的叢林斑疹傷寒(Mite-borne typhus或Scrub typhus),較過往同期多一倍,當中一名77歲婦人因併發膽囊炎死亡,是21年來首宗死亡個案。專家提醒市民行山郊遊時要做足防蟲措施。
記者:梁麗兒

衞生防護中心數據顯示,過去3年每年首9個月平均僅11.3宗叢林斑疹傷寒,故今年累積23宗明顯上升,單在上月也有3人中招。23名患者介乎4至77 歲,出現發燒、出疹、頭痛及結痂等症狀。多數人病發前曾到郊外如行山、路經家居附近叢林或到戶外工作。整體有39%表示病發前曾被叮咬,全部人要入院、平均留醫8.5日。當中5人出現嚴重併發症,包括呼吸衰竭、敗血症或腎衰竭等。
其中一名曾患乳癌的77歲本地婦人,因叢林斑疹傷寒可引致的膽囊炎致命。她在今年3月因氣促入伊利沙伯醫院,4月底死亡。中心仍未查出其感染原因,只知死者病發前無外遊,家人無相關感染症狀。中心形容此死亡個案十分罕見,對上一宗死亡個案發生在1992年。另外,本年至今由蜱咬傳播的斑疹熱(Tick- borne spotted fever)也有19宗。
叢林斑疹傷寒、斑疹熱均屬立克次體病,立克次體為一種細菌,經昆蟲叮咬入侵人體後,可致發燒、頭痛及肌肉痛等症狀。被咬位置常現穿鑿狀皮膚潰瘍或結痂,附近淋巴腺腫痛。

病毒入侵脾肺致併發症

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立克次體可經微絲血管入侵內臟,常見為肝、脾、肺等,嚴重可致命。過往曾有20多歲年輕人中招後出現併發症,要入深切治療部搶救。他又提醒市民,一般蚊咬多為痕癢等症狀,不會發高燒,但被蟎、蜱叮咬後受感染,患處會有黑色結痂症狀,並會發燒。
感染及傳染病科專科醫生蘇文傑指,蟎蟲較細小,要仔細才看見,多見於「矮叢林」。當市民路經叢林,被蟎依附在皮膚上,就有可能被叮咬後感染立克次體細菌。由於被蟎咬不會有感覺,感染數日後會發病,他建議市民行山時應避免行叢林或「瞓草地」。應盡快求診。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