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0月21日 星期一

新盤劈價浪接浪

當年, 樓價呎價去到一萬蚊一呎本人都覺貴, 而依家去到近三萬蚊一呎都有人搶著買, 真是費解, 除非代表港元已唔值錢 !

文匯報

當年:泡沫爆 樓市衰足5年 

 由一手樓劈價引發樓市一級一級向下調整的情景,港人不會陌生。1997年7月,乘著香港回歸祖國的喜悅,當時的樓價升勢就如近年般火熱,中原指數(CCL)更升穿100點,破當時歷史新高。豈料,回歸後不久,亞洲金融風暴爆發,股市大瀉,經濟及樓市向下,負資產湧現,失業率飆升,業主斷供致使銀主盤大增,直至2003年爆發「沙士」,中央與香港簽署CEPA及推出「個人遊」救港,樓市才止跌。

10.6萬負資產蒸發財富

 由1997年高峰起計至2003年,足足跌了5年,CCL由1997年6月的103.82點,跌至 2003年8月31.77點的歷史低位,跌幅達69.4%,多少人破產,多少人財富被蒸發。原來的德政、時任特首董建華提出的「八萬五」政策,成為樓市下調的代罪羔羊。負資產單位數目在2003年6月創下新高,達10.6萬個,負資產直至2012年第2季才首度消失。
 恐怖的是,當樓市跌勢已成,政府出甚麼招都沒用。董建華領導的特區班子更先後停止賣地、停建夾屋、停售居屋,至2003年沙士爆發後更矢言停建居屋,連續超過5年沒有增加供應,政府亦陷入財赤。

停賣地救市 政府陷財赤 

 當年發展商要賣樓,減價、推優惠,甚至蝕賣,同樣花招百出。其中2002年推售的九龍站擎天半島。 當時發展商九倉多次推出優惠,包括一、二按首兩年免息、免供優惠及低至1%按揭利率,優惠總數相等於樓價半成至一成二不等。又曾推出換樓買家可享60天特長成交期,更可透過各大龍頭代理購入該盤,獲豁免出售現持物業之佣金,減價手法層出不窮,但對當時樓市亦起不了甚麼作用。

今日:成交縮 大傾銷追業績 

 樓價指數(中原CCL)去年至今升約26%,企穩於120點的歷史高位。港府的「3D辣稅」,即額外印花稅(SSD)、買家印花稅(BSD)和雙倍印花稅(DSD)出台後,樓市成交大幅萎縮一半,對豪宅的打擊更大,交投劇挫九成。上半年受辣招及觀望一 手銷售新例等影響下,發展商上半年銷售按年跌21%,一手樓在8月份由於有多個可以「免疫」的細價盤推出,才稍為活躍。 

面對現實減到有承接

 然而,賣細價盤要彌補全年售樓業績談何容易,發展商近期終面對現實,肯大幅劈價。有發展商坦言,一定要減到市場願意承接的價位。於是針對本地港人買第二套房及內地客入市成本的優惠措施,五花八門推出,明裡暗裡都在減價,務求有買家願意接貨。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指出,發展商在反映各項優惠之後,以比二手價平兩成的定價推售西九豪宅貨尾,較特 別的是以大幅回贈印花稅70%作招徠,這是以補貼大部分稅項來減輕買家的入門費用,無疑成功吸納到一些積聚的購買力。但以往經驗顯示,同區二手盤勢將因此受壓,個別業主如在此時急於套現,必須要以比新盤更低叫價,才會較易成功出售,從而形成樓市一級一級向下調。 

二手跟隨 輪番減價 

 陳東岳又認為,在現時民調下,料港府各項「辣招」稅項不容易在立法會大幅修訂,樓市將持續成交萎縮。明年本港經濟表現可能較今年遜色,在新盤減價潮帶動下,整體樓價或會慢慢下調最多20%,中小型住宅樓價在剛性需求強大下,或會下調較窄幅5%至10%。


當年:供樓佔收入1.1倍 

 對比上次發生樓泡的1997年,金管局估算當年的家庭月入對樓價的「價格收入比率」為14.6,為當時歷史高位,但在今年中該比率已攀升至14.7,即以入息中位數計,要14.7年的家庭收入,不吃不喝方可買一個538方呎(50平米)的單位。當年家 庭月入對供樓「收入槓桿比率」於1997年更曾升至逾110%。

上次加息周期樓價跌16% 

 在上次美國1994年至1995年的加息周期,本港股市、樓市、息率都受負面影響。美聯儲局於 1994年2月開始加息,息率一年內上調3厘至6厘,10年期債息由5.8厘急升至8厘,令港元拆息升至7.2厘,最優惠利率(P)升至9厘,平均按息升 至10.75厘。相比現時「P-2.5%至2.75%」即2厘多的實質按息,只能說目前的低息環境,掩蓋了樓價高得不合理的事實,供款人未致「爆煲」。加息影響下,本港樓價當時在19個月內下跌16%,交投大減三分一。 

今日:加3厘84%月入供樓 

 買家的供款負擔能力,是經常用來衡量樓市有否泡沫的指標,當買家大部分甚至全部家庭收入都不夠交供款時,樓泡距爆破之日亦不遠矣。其中,息口是影響供樓負擔的重要因素。
 美聯儲局主席伯南克在今年9月議息會議後預料,美息在2018年升至4厘。不過港府及專家多次警 告,本港加息步伐可能早過美國。金管局的內部評估指,以20年期按揭計,每加1厘息,還款負擔將增約10%;若加息3厘,家庭的84%月入將用作供樓。至 今年6月,供樓佔家庭收入65%。 

港加息步伐或早過美國

 可以預見,目前近乎零的美息,當三數年後升至4厘,在聯匯下,意味著目前本港約2.5厘的按息也會升至6.5厘,置業人士的供款額會增加40%,每月的家庭收入僅夠供樓,樓市根本無支撐基礎。
 中文大學全球經濟及金融研究所常務所長莊太量指出,香港樓市去向的最大關鍵始終是息口,這非香港政府能力可控制,而買家要面對的真正樓價並非單看表面成交價,更要兼顧供樓利息的支出,但利息不可能長期處於低位。故此,息口一變,樓市自然就有反應。 


當年:八萬五累樓價跌七成 

 因供應過多而造成樓泡爆破的,不能不提「八萬五」。1997年時任行政長官董建華在《施政報告》提出每年供應不少於8.5萬伙住宅,希望十年內全港70%家庭有自置居所,卻不幸遇上亞洲金融風暴,令當時樓市暴跌。直至2003年中,樓價較亞洲金融風暴 之前的高位下跌70%。 

停賣地樓市連升十年 

 翻查數據,1997年至2004年8年間每年私宅落成量由1.47萬伙至最高3.11萬伙,共 19.31萬伙;但由2005年至2013年上半年8年半間,只有9.48萬伙落成,對比強烈。港府在1997年拍賣了19幅住宅用地,總面積24公頃; 到了1998年6月,由於樓價大跌,暫停賣地直至1999年4月。政府當年停止賣地,逐將樓市供應鏈打斷,成為2003年後樓市連升十年的推手,可見供應的多寡,與樓價升跌相關。

今日:未來3年新盤供應急升 

 樓市升跌與供求密不可分。近年隨著港府主動賣地,私樓落成量重拾升軌,但高樓價下買家入市意慾大減。日前中大亞太研究所的民調就指出,近九成受訪市民認為現時樓價過高,因此可以預期即使沒有「辣招」,現時夠膽入市的買家亦會減少。隨著供應及需求的此升彼降,樓市下調壓力不斷累積。
 隨著港府主動賣地,運房局預期今年私樓落成量,將由去年約1.01萬伙增逾三成至1.35萬伙,市場更預料明年進一步增至1.58萬伙。此外,運房局早前公布最新一手私宅數據,亦預期未來3年至4年私樓潛在供應將升至7萬伙,即近9年新高。 

高樓價辣招削需求意慾 

 資深測量師陳東岳指,本地樓市資訊透明度高,樓市旺淡趨勢反映眾多個體在同一市道下,所作的買或賣、不買不賣,以及如果選擇在當時買或賣所願意接受的價格,當較多人相信樓市前景看淡時,未來樓市就會真的走向趨淡居多,而樓價亦會逐漸向下調整。
 天俊測量師行董事鄧慶年認為,未來的住宅供應量會很多,特別是將軍澳區,將有數萬個單位供應,九肚山也有數幅地皮發展, 令未來2年至3年新盤落成量將急升,引發樓價急跌。他預測,新盤在明年的第二、三季劈價會加劇,估計明年劈價幅度有機會達15%至20%,二手樓價難免有同樣跌幅。

2 則留言:

Kitty 提到...

其實只係金融泡沫以家變成樓市泡沫。就係好似Lisa 姐你成日強調要好好保護自己資產,加強自己財務知識

From kitty

Lisa 提到...

回Kitty,

投資是要知自己做緊乜 !
如果在低位買咗樓的, 又無乜借貸的, 就唔怕樓市跌, 因為升得太多, 調整是好正常, 最多身家縮, 是數字遊戲 !
如果在高位買咗樓, 又借好多錢, 而自己份糧又好緊, 在樓市大跌時, 利息又升, 份工又可能不保, 咁就要小心啦 !
不過都唔曬好似書生說, 要去燒炭, 最多破產啦 ! 人的一生命運都在自己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