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8日 星期六

2噸古錢杭州出土溯及西漢

明報即時新聞網

杭州市文物考古所人員說,已從日前發現的2噸古錢幣整理出由西漢到明朝、橫跨1500多年的各朝代錢幣。

2010年12月10日,杭州文一西路雙龍村綠城西溪誠園工地在施工中發現大量古錢幣,杭州文物考古所據報後,立即派專業人員趕赴現場進行搶救性清理,初步發現各時代古錢幣重約2噸,為中共建政後杭州市發現的數量最大、種類最多的錢幣窖藏。

中新社報道,這個窖藏是長方形土坑,長約1.5公尺、寬0.7公尺、深0.6公尺,從殘留的編織物推測,錢幣原置於1長方形皮箱中,都是銅錢,用合股棉線貫串。經初步整理,這批銅錢包括西漢、新莽、唐、五代十國、北宋、南宋、西夏、金、元和明等朝代的錢幣。

報道指出,其中最早的是西漢文帝前元5年(公元前175年)始鑄的「四銖半兩」錢幣,最晚為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始鑄的「洪武通寶」,前後跨越1500多年,共78種,以宋代銅錢最多。

據報道,大部分錢幣保存情況較好,製作精緻,錢文清晰,為研究當時的政治、經濟、文化及中國貨幣發展史等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特別是元末起義軍鑄造的錢幣由於發行時間短、流通範圍小、存世極少,具有極高的研究和收藏價值。

專家分析,明朝洪武27年(公元1394年)為維護「大明寶鈔」幣制,命商賈所有銅錢均不得行使,全數向官府換鈔,並嚴禁金、銀流通,各鑄錢局也停鑄。民間多將銅錢存放起來以備後用,這可能是這批銅錢被典藏窖中原因。至於收藏的時間,推測在明洪武27年(公元1394年)至明永樂9年(公元1411 年)之間。

(中央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