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23日 星期二

落馬洲 大澳 屬高危地帶

蘋果日報

【本報訊】砷是大自然中常見的天然化學元素,多以無機砷化合物形式,存在於火成岩和沉積岩中。隨採礦、開發土地及工業等人為活動,砷最終會進入土壤、水,甚至隨風飄揚。政府一直掌握本港砷的分佈情況,根據土木工程拓展署99年出版的「香港地球化學圖集」,新界北及大嶼山西一帶的砷含量均偏高,落馬洲、牛潭尾及大澳更屬高砷地帶。
政府新界東北工程環評報告內的顧問參考圖集資料,指出新界北廣泛地區砷含量偏高,落馬洲、牛潭尾、蓮塘尾及八鄉均屬高砷地帶。報告按國際標準,推算砷含量逾 571毫克的土壤,可對人體健康構成威脅,建議在古洞北的砷超標地皮施工時,採取水泥固定法,利用水泥灌漿圍封含砷土壤,避免砷揮發到空氣中,並減少工人在工程期間吸入含砷塵埃。

飲污染水可染黑腳病

浸會大學生物系主任黃港住指,砷雖廣泛存在,但對人體健康威脅程度,需視乎能否直接接觸而定。若砷化合物只留在地底,對人體健康影響有限。他指較常見的砷 中毒個案,患者因飲用受砷污染的地下水出現黑腳病(blackfoot disease)。翻查資料,台灣西南沿海地區在50年代曾爆發黑腳病,成因就是井水受砷污染。工程師學會前會長黃澤恩說,以水泥灌漿圍封土壤是較常見處理砷的方法,認為就算砷地發展高密度住宅,問題也不難解決,不過處理成本多寡,則須視乎超標程度而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