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4日 星期二

信貸分配不均 玩殘中小企

蘋果日報

信貸泡沫形成,通常是經過一段長時間的寬鬆信貸周期。當利率低企了一段長時間,全個經濟體系,上至政府、企業、金融機構,下至個人,統統都是倚賴借貸為生時,信貸泡沫才會形成,這也正正是美國金融海嘯前,經過十多二十年累積而成的信貸泡沫;但中國的情況是這樣嗎?
中國的信貸泡沫化,可以說是階段性和局部性。在2009年的一兩年,中央大幅放水,抗衡海嘯,這是階段性,而非持續性;就算在放水高峯期,拿到「水」的,仍然局限於某部份利益集團和地方政府,是局部性,而非全面性的。

信貸泡沫大非致命傷

舉個例說,中國居民的消費信貸仍處於發展初階,債務水平不高;又或者一般的中小企(不包括已經上市的那些所謂中小企)和微企,正正由於在傳統的信貸市場不能拿到信貸(no access to the credit market),所以才被迫在利率高幾倍的影子銀行,進行借貸融資。
中小企在信貸環境極其惡劣的情況下,掙扎求存,不能撐下去的,自然要破產走佬;但是,一般正當企業,如何能在20至30厘年利率的借貸成本下持續生存?這些企業倒閉,反映的不一定是信貸泡沫太大,而是信貸分配的不合理性(信貸的額度和利率不是根據企業的風險)。
這就是中國信貸市場的獨特性:由於政府是所有大企業(國企)和傳統銀行體系(絕大部份)的大股東,銀行對企業的信貸,基本上就是「inter-company loan」(企業內的信貸);體制外的企業,要拿到體制內的信貸,自然很艱難。
事實上,作為國家控制的銀行,都會偏向對體制內的企業盲目信貸,久而久之,體制內的銀行根本不會出現一種以信貸風險為利率評估的「信貸文化」(credit culture),更遑論對體制外的企業作出具市場化的信貸考慮。眾所周知,所謂加強對中小企的貸款,不少體制內的金融機構都只是造樣而已。

內地要強化債市發展

與其改變體制內的金融機構,信貸市場化的未來,是在於中國企業債務市場的發展;不單是上市企業或體制內的企業發債,更重要的是,讓那些被排除在傳統金融體制外的企業,有直接融資的機會。

筆者對於中國整體信貸文化的建立,不一定是太悲觀,過去幾年,其實影子銀行的其中一個最大貢獻,就是慢慢在傳統金融體系外,建立起一套更有效的信貸分配和信貸文化,即是以信貸風險和利率回報為信貸分配的考慮。
另一方法,是借用海外資本,去壯大中國的信貸市場。現在,海外金融機構在中國金融的佔比,仍然是微不足道。筆者認為,加快引進這些機構,也有助紓緩在體制外企業的信貸緊張景況。

筆者擔心的是,在沒有建立起更有效的非上市和體制外的企業債券市場,以及外資銀行仍然未能為這些企業提供足夠的信貸,一旦進一步的「收水」,只會誤中副車,使中小企雪上加霜,但卻不能解決信貸分配不均的問題。

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