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1日 星期二

國開行水緊 推遲外資借貸

蘋果日報

【本報訊】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為監管內地龐大的影子銀行,有國資背景的國家開發銀行,要求數家外國客戶,推遲使用授信額度。有分析指,由於去年內銀 「水緊」情況嚴重,增加國開行發債難度。《紐約時報》的文章就報道,連國家開發銀行的債券息率由4厘大幅急升至6厘,未能向國有銀行平價借貸,指內地的 「水緊」問題,可能比早前預測更加嚴重。

內地缺水或比預期嚴重

《金融時報》指,被要求動用信用額度的企業,包括兩家印度公司,其中一家是基建開發商,一家是航運集團。報道指,中國監管機構通常透過加大銀行將資產轉移到資產負債表外的難度,並提高借款成本,以控制信貸的快速增長,特別是以影子銀行為目標。而是次的舉措的影響更涉及國開行,「凸顯中國金融體系的緊張正在 國外引發衝擊波。」

而國開行及另一家「中國進出口銀行」,向發展中國家和企業提供的貸款總值,已經超越世界銀行去年的借貸額度,更比2011年增加60%。兩家銀行的主要資金來源,都是透過內銀銷售債券,然而,受制於國內的貨幣供應短缺,去年至今的售債情況更加困難,如去年11月,國開行已把 240億元人民幣的發債計劃縮減至100億元。兩家銀行現時更願意逼使一些信用不良的國際貸款者破產,然後於全國市場,出售貸款者的抵押資產,避免嚴重的虧損。

美國《紐約時報》文章透露,國開行發行長期人民幣主導的債券,去年的息率,已經由4厘急升50%至6厘息,而本報翻查紀錄,國開行於去年年底,亦曾發高近6厘的五年期債券。令經濟學家嘖嘖稱奇的是,國開行的債券,主要由內地的國有銀行購買的,但連國開行卻竟然也出現「缺水」的情況,除因受國內銀行「水緊」所拖累外,文章另一疑問是,隨國開行前行長陳元的離任,令國開行未能以平息借貸有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