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7日 星期五

飲食不當生腎石

蘋果日報

【本報訊】要預防腎結石,多飲水可說是常識,其實腎石與飲食有莫大關係。泌尿科專科醫生傅錦峯表示,腎石分為草酸鈣結石、磷酸鈣結石及尿酸性結石,顧名思義,進食含高草酸成份食物,或容易轉化成尿酸的食物,均會增加患腎石風險,建議花生、果仁、濃茶及動物內臟少吃為妙。行政人員等少飲水人士,以及經常在高 溫下工作如廚師、建築工人均是腎石高危族。
記者:嚴敏慧

腎結石是尿液中的礦物結晶體,會不斷沉積於腎臟,也可於輸尿管或膀胱中發現。腎石相當普遍,外國研究發現每人一生有10%機率生腎石;本港有調查顯示每 10個家庭,約有一個家庭有結石患者。傅錦峯表示,以瑪麗醫院為例,一年進行900宗體外震波碎石治療,本港有四間公立醫院有相關設施,估計約有 4,000宗個案,另加經皮腎穿刺取石手術及輸尿管鏡取石個案,估計每年個案逾5,000宗。

患者腰痛 小便出血

腎石患者多30至40歲人士;男女比例約三比一。傅說,出現腎石原因,主要是尿液中水份比例下降,或雜質比例上升,令本應稀釋的雜質繼續留在體內,積聚成 結晶體,最後沉澱為結石。水份不足可因本身飲水少,或流汗太多造成,雜質多則受飲食習慣影響。

腎石主要含鈣質,有草酸鈣結石或磷酸鈣結石,亦有尿 酸結石,及屬於感染性的鹿角石。草酸鈣、磷酸鈣及尿酸結石的形成,均與飲食習慣有關,長時期進食高草酸食物,如果仁、花生、合桃及濃茶、汽水等,或食太多 動物內臟也會產生尿酸結石。至於鹿角石則因其外形得名,患者可能曾出現尿道炎,細菌入侵腎臟令酸鹼度改變形成結石。

腎石常見症狀包括腰痛、小便出 血、小便刺痛及發燒等,但並非每名患者均有明顯症狀。他表示,腎石一般會自然排出體外,但當體積太大經過輸尿管時會產生劇痛,甚至阻塞輸尿管出現排尿困 難,嚴重可致發炎,甚至腎衰竭,應盡快求醫。少飲水的行政人員,或流汗量大的廚師、建築工人等,均是腎石高危族,可多飲含檸檬酸的橙汁及檸檬汁,有助預防 腎石。

由香港私人執業專科醫生協會及公共醫療醫生協會組成醫療組織「HELP」的〈健康智庫〉訪問系列

患腎石高危一族

‧少飲水,如繁忙的行政人員
‧在炎熱環境工作,如廚師、地盤工人
‧流汗量大,如經常運動人士

預防腎石要旨

.正常人一天飲兩公升水,若已患腎石者每日飲三公升水
.少吃喝富含草酸之食物及飲料,如西柚汁、濃茶、菠菜、果仁、花生等
.少吃動物內臟,否則會令尿酸升高,易有尿酸石
.長者及女性可照常補充適量鈣片,但宜飯前飯後吃
.鈉攝取量不宜過高

資料來源:傅錦峯醫生

蘋果日報

要檢查是否有腎石,一般需進行三個檢查,分別為驗尿、驗血及照X光。尿液化驗可驗測出鈣、草酸和磷酸量等化學物質含量是否過高,驗血測腎功能,最為關鍵的 X光則直接看出結石所在。惟X光的準確度只約50%,細小的腎石未必能察覺,故現時不少人會進行電腦掃描檢查,準確度逾90%,連低密度和體積細至1毫米 直徑的腎石也能發現。

腎石處理方法取決其大小及是否有病徵。直徑4毫米以下的結石若沒有病徵,只需定時跟進情況;沒有病徵的結石直徑達6毫米才需 考慮消除。有病徵的結石則需要去除,體積細小的,大量飲水能將它們排出。若未能成功則用體外震波碎石處理,震碎後自然排出。若震波碎石無效,則以經皮腎穿刺將結石弄碎取出,但風險較高;若碎石位置不能穿刺取出,或需進行輸尿管鏡手術。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