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7日 星期一

中國引爆香港金融危機?

蘋果日報

不知是我哋未瞓醒,還是旁觀者清。當我們還以為香港的銀行體系大樹好遮蔭,被阿爺的人民幣業務帶挈,前景一片秀麗之際,內地及英國傳媒卻竟然不約而同,擔心起我們銀行的穩健,甚至爆發金融危機的可能性,那種山雨欲來的講法直讓人發毛。

唔講得笑,睇完標題已嚇一驚。內地財經雜誌《新世紀》新一期發表題為《香港萬億美元危機》報道,英國《每日電訊報》亦於周六刊出題為「Financial typhoon warning for Hong Kong(香港響起金融颱風警號)」評論。

內地因素 衝擊港銀行

其實兩篇論調有點相似,都是針對內地經濟不明朗、企業壞賬飆升、人民幣不再單邊升值引發大量套利交易平倉及資金撤走,以及內地樓市調整等一籃子因素,可能連累近年大舉貸款予內地相關機構的港銀。按金管局早前披露數字,去年底內地相關貸款已佔港銀行總資產近兩成,或3.6萬億元,當中有多少會出現問題?就算 是1%,也是360億元的天文數字。

《新世紀》的報道側重於熱錢,文章引述大和證券推算美國實施量化寬鬆以來,有1萬億美元熱錢透過香港進入內地,當中不少是衝着人民幣升值而來,估計單單是透過虛報中港出口來暗渡陳倉,把人民幣滙入境投資各類理財產品的金額,累計便高達3,100億美元。
如果內地經濟放緩,又或者人民幣不復之前強勢,大量熱錢相繼撤出內地,港銀之前袋袋平安的「貿易融資」便可能暴縮,亦可能出現資產負債錯配的情況。報道說,為監督銀行如何審批內地相關貸款,金管局已特別設立了一個專責部門來睇實。
問題是,虛報出口這種灰色手段,並無正式統計,其具體衝擊不易評估。早前彭博社的報道,則指今年以來人民幣貶值近3%,估計已令炒人民幣期權的美資行客戶輸掉20億美元,投資了人民幣衍生工具的中資公司,更加要輸35億美元,這種程度的中伏,可能真會嚇怕了一部份資金。
《每日電訊報》的評論文章,則聚焦於港銀的內地貸款急增風險,擔心內地的違約潮若蔓延,會波及香港銀行。穆迪上月已率先對四家港銀發出負面評級展望,擔心其內地貸款增長過快。例如剛賣盤的永隆,過去四年貸款予內地的比例,便由8%急升至去年中的40%。

不斷押注 隨時一鑊熟

為何一份英國報章會關注香港銀行體系,原來是英國央行也開始提防,內地的問題會透過滙控(005)及渣打(2888)這些在當地也舉足輕重的銀行,倒過來 影響英國的金融業。去年英國央行要求兩家銀行進行壓力測試時,已叫他們集中測試中國及香港的衝擊。以滙控為例,英國央行要求該行模擬內地樓市跌五成、港股 及港樓市跌五成下,銀行的財政狀況會如何惡化。
無論以上不利因素,有幾殺到埋身,但香港銀行不斷在中國業務上押重注,肯定令風險變得更集中,一次意外,泥足深陷,要避都避唔切。

丘亦生

2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