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14日 星期三

創板新股暴升暴跌 「圍飛啤殼」揭秘

hk.finance.yahoo.com

【經濟日報專訊】創業板新股暴升暴跌,港股淪「啤殼工場」之說廣為流傳。綜合市場消息,近年港股市場出現數支專業莊家團隊,啤殼不單為「賣殼」,更利用上市過程「先圍飛、再散貨」,放大「啤殼煉金術」回報。

市場對創板詭異炒風關注日增,證監會行政總裁歐達禮(Ashley Alder)稱,問題核心不在於主板或是創業板,而是否出現「走後門(backdoor listing)」,證監與港交所一直也有討論(見另文——「歐達禮:與港交所商創板監管」)。
所謂「啤殼上市」,通常指公司獲取上市地位,主要是為上市後炒股、「賣殼」鋪路;「圍飛」即代表上市時,入股(入飛)股東全由莊家控制,方便日後舞高弄低圖利。據悉,整個圍飛、啤殼操作,莊家一般出資約數千萬元,獲利隨時以倍數計。

創板上市門檻低 易掌握貨源

港股大升市期間,主板、創業板「殼股」有價有市,市傳主板殼價4億、5億元,創業板2億元,甚至流傳有公司上市就是為賣殼鋪路,為規避上市要求的公 司大開「方便之門」,也令近年活躍「啤殼」團隊過去一年積極工作,為近期創板風波埋下伏筆。9月起創業板新股甫掛牌,升幅以倍數計,半個月高位回落8、9 成;狂升暴跌背後,明顯觸犯操縱市場法例。

專業莊家首要是物色業務簡單的公司協商上市,選以創業板出手,除上市要求較低,且可「全配售」方式發行,股東數目門檻也僅為100人。莊家可出資「圍飛」,交由旗下「人頭戶」持股,掌握股份全數貨源。

事前準備萬全後,股份掛牌即較配售價高出數倍、甚至數十倍,但成交極少。有市場人士指,開門爆紅,過程只是莊家「mark價」。

製造流通量誘散戶 大舉散貨

隨後莊家「打TURN(製造流通量)」,旨在吸引散戶注意。當有散戶入場,莊家隨即大舉「散貨」,股價開始急跌,但股價仍遠高於配售價,莊家仍能獲 取厚利。「由0.2元升至4元時,一般散戶跟不到,當由4元跌一半時,散戶就會覺得很抵,完全忘記招股價只是0.2元,一入場就接火棒。」有市場人士說。 完成派貨後,股份交投回復淡靜,大股東雖未必參與其中,但等待一年「控股權不可轉移」限制結束,股份再協商「賣殼」,大股東也有望從中套現,獲取第二輪厚 利。

上述操作明顯觸犯市場操縱法例,但有了解監管人士指,均以專業團隊操作,由「圍飛」至製造流通量涉及人數、機構數目不少,大增證監蒐證、舉證難度。

創板半新股高低上落以數十倍計,市場近期目光集中個別上市保薦人;但有投行人士提醒,不應忽視帳簿管理人角色。他指保薦人雖統籌上市過程、審查公司業務,但負責把股份分發予投資者由帳簿管理人主導,當中可能涉及「圍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