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4月份升至51.1 顯營商環境好轉
香港文匯報訊
隨着外部需求改善,本港的外貿出口已經連續兩個月大幅回升,最新的4月份日經香港採購經理指數(PMI)亦顯示本港的私營企業營商環境好轉。4月份PMI為51.1,高於3月份的49.9,為2017年首度好轉,而最新的PMI數值更升至38個月即逾3年高位。但分析認為,目前要論定本港經濟上行走勢持續,尚待觀察。
據公佈,4月份本港私營經濟在產出與新業務的增長帶動下,今年以來首見擴張。另一方面,企業累積更多前置庫存、供應商活動愈益頻繁,也同時利好PMI指數上升,攀登逾3年高位。儘管客戶需求增加,惟因產能過剩,企業毋須增聘人手。
產能可應付需求不增聘
IHS Markit經濟師Bernard
Aw評論調查結果時表示,踏入第二季度,本港私營經濟重拾增長,這顯然是近期的突破性進步。在產出和新訂單的雙軌帶動下,增長雖然溫和,但卻是逾3年以來的高位。新業務經歷兩年多的跌勢後回升,這點尤其值得關注。此外,企業催谷採購活動,累積更大量庫存。然而,企業現時的產能仍足以應付客戶上升的需求,因此就業水平大致停滯無增;惟PMI指數顯示積壓工作量已跌至接近兩年低位,意味私營企業的額外資源正開始縮減,若走勢持續向好,則職位增長有機會於未來數月實現。
但另一方面,Bernard Aw指,內地客戶對香港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日漸消減,本地企業對經營前景仍然看淡;而在成本飆升的同時,企業因競爭劇烈而減價銷售產品。由此看來,目前要論定上行走勢持續,還言之尚早。
新訂單量兩年來首增長
調查顯示,新訂單量突破過去逾兩年的緊縮周期而重拾增長,帶動PMI指數向上。調查資料顯示,全球經濟好轉、企業推出新產品,皆有助銷情;不過,內地對香港產品與服務的需求持續下跌,惟是月縮減率已見2016年9月以來最小。新業務增長,造就了產出指數2015年2月以來的最大增幅;企業特別提到,美國經濟改善和銷貨折扣是關鍵因素。
雖然營運需求增加,但企業的僱員人數大致不變,產能過剩是原因之一。受訪業者表示,員工流失和機構改組是人手減少的原因。4月份的積壓工作量持續萎縮,惟跌幅接近兩年來最小。
採購價格工資推升成本
據企業匯報,4月份採購活動已連續5個月擴張,走勢與上升的生產用量相符。企業亦繼續增持投入品的前置庫存,是月升幅更是4個月最高。受訪業者表示,為顧及未來的生產需要而建立儲備,因此要增加採購和累積前置庫存。投入品需求上升,延長了供應商的配送時間,供應商表現在3月份輕微改善後於4月份逆轉,惟倒退程度僅屬輕微。
香港私營企業的利潤繼續受壓。採購價格顯著回升、工資升幅擴大,兩者都推高了整體成本,與接近3年以來的最高升幅看齊。另一方面,企業面對激烈的競爭,並須清倉銷貨,因此連續第三個月減價促銷,惟幅度輕微。
此外,產出預期指數維持在50.0之下,反映香港私營企業對業務前景依然看淡,惟最新數值乃2015年6月以來最高。經濟前景不明、競爭加劇,以及美元強勢,仍舊是信心低迷的最大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