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4日 星期一

專家警告:2018年或爆大地震 恐掀金融動盪

on.cc東網專訊

2017年即將過去,投資者開始為明年部署,除了關注經濟前景外,或許天災亦是要注意的因素,因為2017年已有不少天文異象,例如6月1日開始的大西洋颶風季節,數量是2005年以來數量最多,造成3,687億美元經濟損失,為2005年兩倍多。

除了颶風,ArmstrongEconomics.com經濟預測家Martin Armstrong警告,2018年恐有「重大地震」發生,可能會引發經濟大動盪,影響是全球性。他解釋,根據地震監測模型顯示,2018年很有可能爆發大地震,情況猶如1906年三藩市地震,引發了1907年經濟恐慌和1913年聯儲局成立。為甚麼Armstrong有這樣的預測?理由如下:

1、歷史表明,美國地震發生周期大概為8.6年一次,而2018年恰好是1906年以來的第13個8.6年,地震甚至會在2018年2月3日至4月4日爆發。

2、若只觀察全球7級以上地震發生的頻率,周期就是31.4年,根據推算,2018年會發生大地震,而且地震高潮會延續到2021年。

3、科學家也認為2018年恐爆發大地震。其中由科羅拉多大學教授Roger Bilham和蒙大拿大學教授Rebecca Bendick近年發表假設預測顯示,由於地球自轉減速,到2018年發生大地震的可能性非常高。歷史證明,自1900年以來,震級大於7的大地震發生周期大約每32年一次,每次在這些大地震發生的前5年,地球自轉都會減速。

他們並估計,自2018年起,可能每年都有20次強震,研究顯示,地球自轉減速後發生的強震,最常見是在赤道附近,而世界上有大約10億人口住在熱帶地區。

值得留意的是,2017年11月19日在大洋洲西南部距新喀里多尼亞45英里的地方發生了7級地震,幾乎同一時間,美國東岸外海也發生地震,令專家擔心向來處於地震頻繁帶上的美國加州可能有大地震。日本、新西蘭、意大利等地震高危發達經濟體也令人關注,尤其是日本和新西蘭,在2011年地震高峰年發生的重大地震後果至今仍未徹底消化,恐雪上加霜。

擔心天災絕不是純粹靠嚇,評級機構穆迪近期也發表報告指出,氣候變化或極端天氣會對基建、經濟、收入基礎,以及環境產生了急劇、直接、可觀的影響。因此,穆迪將這些影響納入分析,隨着氣候變化持續,這將變得更重要,例如某城市和國家不處理來自海上風浪或強風暴的風險,它們違約風險就更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