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2日 星期二

同股不同權 助港爭霸明年IPO

文匯報

今年欠大型新股 港IPO額排名跌至全球第四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張美婷) 今年本港新股市場暢旺,IPO宗數160宗創歷史新高,惟統計顯示,由於缺乏大型新股,本港今年IPO集資額將縮至約1,300億元,為2012年以來最低,當中今年頭十大新股集資808億元,較去年十大的1,482億大減45%,本港因此未能蟬聯全球最大 IPO市場龍頭。畢馬威昨預期,本港明年IPO集資額可望大幅回升54%,至逾2,000億元,主要會受惠「同股不同權」「新經濟」企業的上市。

畢馬威昨公佈2017年IPO市場回顧及展望報告,截至今年11月底,本港IPO總集資額只有1,150億元,在全球排名跌至第4位。今年IPO市場頭3位,分別是紐約 (2,268億港元)、上海 (1,540億港元) 及倫敦 (1,220億港元)。該行預料,本港今年全年,主板將有80宗IPO,集資總額1,240億元,較2016年的72宗IPO的集資總額1,910億元下降35%;由於缺乏大型IPO項目,平均交易規模下跌至近十年最低水平。創業板全年有80宗IPO,集資額60億元,IPO數量創下歷史新高。

今年IPO額5年最低 數量新高 

本港明年IPO市場料聚焦「同股不同權」新股,港交所日前指出,市場對引入「同股不同權」上市架構已有共識,很快將公佈相關方案,並預料明年下半年會准許該類「新經濟」企業上市。畢馬威香港資本市場發展主管合夥人李令德昨表示,過去本港市場欠缺容納非傳統股權架構的選擇,令不少超大型科技企業赴美上市,若本港修改上市規則,相信可吸引更多科技企業來港上市,令本港明年IPO表現在排名中可以繼續名列前茅。

市傳有意來港上市的「同股不同權」新股包括螞蟻金服、小米及可能來港作第二上市的阿里巴巴等,而平保旗下的陸金所亦可能來港上市。不過李令德強調,目前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理位置上又鄰近內地,相信新經濟企業上市時會考慮經濟環境,同股不同權只是其中一個考慮上市的因素。

明年港IPO集資額可超2千億

畢馬威預計,明年香港IPO集資總額將超過2,000億元,實際結果取決於若干大型IPO項目的上市地點以及國有企業改革的進展情況。同時,明年本港IPO市場仍將以中小規模企業上市為主。新的主板及創業板上市要求將於2018年生效,創業板來年的上市數量有望保持2017年水平。

改革迎合潮流 增港市場吸引

李令德續表示,隨着本港與內地資本市場進一步互聯互通,「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等建設的推進,有助提升市場交易量,加上大量處於尚未盈利階段的內地「新經濟」企業正在尋求海外上市,為進一步發展籌集資金,只要香港的市場改革迎合市場潮流,將可吸引更多海內外企業來港上市,估計教育和醫療亦會成為焦點。

至於近期證監會聯同廉政公署調查上市公司,李令德表示,本港監管機構持續檢視並確保市場運作健康,相信對投資者有利,而行動亦會受市場歡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