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7日 星期一

華為芯片全力反撲 有望打破「ARM架構」獨大局面

巴士的報

ARM宣佈停止華為的業務往來。ARM擁有手機芯片最核心的「指令集架構」,「ARM架構」等同於英特爾的「X86架構」。不過,早已開始自主研發的華為,芯片設計實力不容小覷,與此同時,華為和ARM簽署了ARM v8架構的終身授權,新品開發將不受影響。反而ARM風光背後有隱憂


一般認為,無論華為的「後備」方案如何積極,其正常發展進程已經被徹底擾亂,尤其是軟、硬件供應鏈被美國包圍封鎖,華為要付出很大代價。ARM對華為斷絕技術關係,《連線》雜誌比喻為,相當於禁止可口可樂使用碳酸水原料一樣。當然,華為可以從「指令集架構」開始設計芯片,但這不是短時間就能辦到的事。

華為其實很早取得ARM 授權,生產基於 ARM 指令集的處理器。2009 年,華為海思麒麟發佈了一顆名為 K3V1 晶片,採用ARMv5 架構技術,這是華為第一顆手機芯片。華為P30 系列使用的麒麟 980,則基於 ARMv8 架構開發。為業內首顆商用 7nm 制程芯片,達到高通、蘋果的同類產品的技術水平。除了智能手機的麒麟芯片,華為研發的5G通訊設備芯片,都是使用 ARM 架構的使用。

華為對ARM依賴如此深切,華為何以認為本身不受ARM「斷供」影響?原來華為和ARM簽署了ARM v8架構的終身授權,華為可直接對架構進行改造、擴展,同時融入自己的技術。華為表示︰「公司可以完全自主設計ARM芯片,具備長期自主研發ARM處理器的能力,不受外界制約。」但外界擔心的是ARMv8架構可以「終身使用」,到了ARMv9架構就不再為華為所用,屆時華為如何解決問題呢?

分析指出,現階段是ARMv8的黃金時期,在一段時間之內,這個架構在市場發揮最大作用,當技術逐步移向ARMv9之時,或許特朗普已經換屆下台了。任正非日前接受採訪,對美國給予的「90天臨時執照」無動於衷,表示華為已經做好了準備,要打一場持久戰。這番言論應該不是無的放矢。

事實上,「ARM架構」不是天下無雙的技術。當年英特爾的「X86架構」原以為不可挑戰,不過,還是被一間不起眼的公司取而代之——ARM於1990年在英國成立,它改用RISC(精簡指令集)架構模式,主打低成本、低耗電和高效率,但性能不及如X86架構的CISC(複雜指令集電腦),ARM在個人電腦時代處於下風,後來智能手機興起,ARM架構特色剛好與之配合,英特爾「X86架構」優勢盡失,造就了今天ARM獨大的局面。

這段歷史可否由華為再次複製?須知道,通訊技術比個人電腦技術變化更快,人才和研發資金是關鍵,任正非在訪問中,不經意提及︰「我們至少有700名數學家、800多名物理學家、120多名化學家、六七千名基礎研究的專家、六萬多名各種高級工程師、工程師…」看來ARM已經感到來自華為的「反挑戰」壓力。

深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