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17日 星期六

日本核污水排海 港人食海鮮必中伏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張美婷、陳苡楠)疫情下經濟蕭條,各行各業均為「飯碗」出謀獻策,惟在疫境下,日本政府竟傳出消息,決意要在兩年後將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經過濾及稀釋後排入海洋中,消息一出,無疑轟動全世界,引起一片熱議與眾人的憂慮。香港人酷愛食海鮮,海鮮酒家多不勝數,酒店自助餐都不可能缺少魚生刺身、生蠔、龍蝦、海參、魚、蟹、海膽等等。海產都是生長在海洋,萬一牠們受核污染,大家仍敢食海鮮嗎?沒有海鮮食的美食天堂會是怎樣?

顧客只是無口福,但從事海鮮貿易生意及以海鮮為主打的餐廳生計就會大受影響,業務肯定萎縮。從事海鮮貿易30多年的利豪董事長張昆隆強烈表示反對日本的做法,是會損人害己。希望各地政府可以盡力阻止日本將核污水排大海。米芝蓮名廚陳國強直言,此消息令人恐懼,日本政府此舉將摧毀日本食物有品質保證的美譽,請三思。

香港是亞洲人均海鮮消耗量第二高的地區,據2017年統計平均每人消耗66.5公斤海鮮,超出全球人均食用量三倍多。當日本政府決意要在兩年後將福島核電廠的核廢水經過濾及稀釋後排入海洋,令全球人憂慮,從事與海鮮產品有關的行業人士尤其關注事件的動態發展。

利豪海鮮貿易有限公司董事長張昆隆從事海鮮貿易30多年,他見證着香港海鮮貿易的發展。張昆隆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指出,隨着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對飲食質素的要求顯著提升,而港人對海鮮的需求量更是愈來愈大,貴價海鮮在本港的銷情愈來愈好。他強烈表示反對,相信必會影響香港甚至全球的海產銷情。並道:「日本乃港人熱門選擇的旅遊勝地,我相信有過億人依靠貿易和打撈日本海產維生,若核廢水排放到大海,會嚴重影響他們的生計。」

張昆隆:阿拉斯加帝王蟹會受污染

在張昆隆的海鮮貿易公司中,日本海產佔公司整體海鮮貿易一成多,據他估計,其所佔比例與整體香港市場入口日本海鮮相若。

年輕時修讀理科科學類課程的張昆隆,特別了解水質對環境及海鮮生長的影響,他指若海洋水質受到核污染,將會嚴重影響食物鏈,後果之嚴重可能會超乎想像,「如果隨意將核廢水倒入海,有很多後果我們設想不到的,我們又不清楚海裏有沒有其他化學物質,會對核廢水產生化學作用而造成更嚴重的影響,現今也沒有科學研究能清晰道出影響的程度。」

張昆隆指出,日本海峽與俄羅斯和白令海峽相連,若核污水倒入海,依照水流走向,除日本外亦必定影響鄰近海域的海產,「不少人喜愛從日本購入海鮮寄回香港,如生蠔、海膽、螢光魷魚等都是港人喜愛的日本海產,而鄰近的海域同樣盛產多種海鮮,例如港人愛吃的阿拉斯加帝王蟹就是來自白令海峽。那到時你是否仍有膽吃阿拉斯加帝王蟹?」

打擊商戶食客對海產信心

日本海產一向以味道和品質作招徠,深受港人喜愛,張昆隆表示,雖然日本海產價格高,但在港仍有不少市場。猶記得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廠事故一出,因港人擔憂高含量的核輻射會殘餘在日本海產,因此對當地海產的需求直線下降,他坦言事故對當年全球的海鮮貿易業影響很大,「當年港人對日本海產的需求量大減,價格也直線下降,例如日本養殖的鮑魚售價更下跌了八成。」

提及替代日本海產的成本會否很高的問題,張昆隆卻認為成本不會有很大差異,「日本的蠔可以以美國、加拿大地區,冰島、阿拉斯加的蟹也可以取替日本養殖的,因日本海產的來貨價已比起其他地區的同一品種高不少,因此成本上若以其他地區替代日本品種的海產,成本不會提升很多,但港人愛吃日本海產是因為味道鮮美,這也是其他養殖地區無法做到的口感和味道。」

陳國強:找西班牙 馬達加斯加海產替代

米芝蓮名廚陳國強自己的豐山水起酒樓用的食材自然有海鮮,而負責管理的一間在灣仔區的港日韓式放題餐廳「最想吃」用的食材大多來自於日本和韓國。他謂香港人在衣食住行上都崇尚日本文化,尤其日本食品對港人來說是主流的美食。要是兩年以後計劃真的落實,海產受到核污染他認為將會給飲食業界帶來許多問題。單看香港飲食業,除了令商戶對來自日本以及周邊海域的海產和食材失去信心,相信對香港的食客來說也是一大打擊。

陳國強提到,在香港比較受歡迎的日本食品例如是魚生、鐵板燒和天婦羅等,大部分餐廳的食材都靠日本直接進口,因為天然捕獲遠遠要比飼養的食材更為優質,尤其是魚生或者刺身等食物,不需要經烹調而直接食用,都嚴格講求新鮮度和衞生。香港人向來對於食材、食品的品質相當謹慎,可以說是亞洲的榜樣,他觀察到,大多商戶都寧願以稍為高一點的價錢給食客購買更有保證的產品。

他憶述,多年以前福島核輻射亦是一時,惟核污水排海卻是全球性、長期的影響,更可說是把多年來對食物出口的優良口碑推倒,「回想當年事故後,即使來自福島的農民和船戶親自來到香港各種美食博覽,以低價出售貨品,都沒有令香港人動心購買,福島食品後來用了多年重建其食材的出口,建立更好的品牌和口碑,但本次核廢水的新聞相信將再次將形象打回原形。」

一旦兩年後日本仍強行把核廢水排海,必定會重重打擊日本海產業,一些港人愛吃的日本產海鮮必然要尋找替代品,多間餐廳屆時將面對巨大困境。陳國強表示,他會開始考慮尋找離日本更遠一點的海產,如西班牙、馬達加斯加等地的海產,看看是否合適代替現有食材。可是,這樣食物的價格就會相對提高,對於良心的營商環境就成了另一種阻撓。他還提到,內地海產多以飼養方式出產,但自己不鼓勵香港這種做法,首先是香港的環境並不適合飼養,與此同時,他認為飼養所得比不上天然的產品。「『食落人口』的必須符合衞生與自然生態。」他有着一種堅持,但坦言需要時間考慮和部署,現在尚未清晰進一步的安排。

他強調,將核廢水排入海影響的不僅是香港地區的飲食,「相信其影響之大將會波及整個世界的海洋生態、食物鏈以及我們的下一代。」他提醒人們需要深切的反思。他提到由於海洋是不斷循環,而核污染是累積下來的,他不敢估計海洋生態被核廢水污染的面積,只是肯定這必定會對地球有深遠的影響。

擬聯同餐飲業向日政府提反對 籲增加處理核污水的透明度

陳國強呼籲,日本政府一定要慎重考慮後果,他表示也會計劃聯同香港餐飲聯業協會等機構表達不滿的聲音予日本領事館。被問到事件有否讓他對日本的印象有所改變,他卻覺得自己對日本現在的決定,是擔心多於抗拒,他相信日本當地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

他憶述自己過去經常到日本旅行,以及參加交流會和比賽,都有很好的體驗,認為日本人都很守秩序、有禮,不會單單因為這件事而動搖其印象。他也提到自己相當理解日本現在面臨的處境,慨嘆要是核廢水不往大海排放,又是否有更好的處理方法?最後,他期望日本能夠有更適當的解決方案,至少不會對人類、天然環境以及海洋生態造成破壞。

張昆隆亦表示,核污水排海是全球性問題,「我們共同居住在地球村,不能各家自掃門前雪。」現在日本有意把核污水排到海中,影響的並非只有日本當地,「把核污水倒落海,隨着海水的潮漲潮退和水流,這些核污水會漂到其他地方,這些是人類難以控制的,加上香港人愛食海鮮,雖然有數據顯示少量的輻射對人體不會造成影響,但當每樣海鮮均有微輻射時,人體吸收後會積聚,這些也是我們無法想像的後果。」

冀科學家研究方法藏起核污水

他希望各地政府可以盡力阻止日本政府把核污水倒入海,亦期待有科學家可以研究一套方法藏起核污水,甚至把核污水藏在地下,待數百年後再處理,好像以前諾貝爾核電廠事故般,把事故地區封閉,那影響只是事故當區,不會散發輻射到整個俄羅斯,這樣也不會造成嚴重、深遠的影響。他又指,現在日本政府也只是對外聲稱會加以處理和稀釋核污水,使其核輻射水平低於飲用水,但卻沒有清晰、使人信服的數據資料,「表面上是對外公布已被稀釋,合乎要求,但核污水的資料是不透明的,我們不知道會否和海水中其他化學元素結合造成更嚴重的影響。」因此,他強調必須要提升處理事情的透明度,公布清晰列明的稀釋核污水過程和數據。他又希望政府高官和國家單位的人士可以攜手協力處理,反映問題,「多少錢也要處理好,若日本因金錢問題無法做最好的處理,希望其他國家政府或市民要踴躍協助,阻止事情發生。」

避買日本海產就可以?

日本公布打算在兩年後把核廢水經過濾及稀釋後排放到大海中,相信不少港人第一反應必定是:「盡量不買日產海鮮,就可以避免食到受污染食物啦!」但事實可能並非如此簡單,利豪董事長張昆隆在訪問中表示,市民並非選擇不購入日本貨就可以不受影響,「我好肯定這個方法並不可取,日產或鄰近海域產出的海鮮除了會受『大魚食細魚』的食物鏈影響外,把受污染的海產製成飼料後餵飼蝦、雞等,同樣會污染其他生物,我們難以追溯這些飼料來源,最後也是人類把污染物食進肚子。」

他又強調,日本海鮮除了內銷和出口到其他國家外,更會製成醬汁外銷到世界各地,除了不少港人家庭會購入,還有很多本地餐廳均會使用其醬汁烹飪食物,最後可謂是避無可避。而且海水會流動,流經多個國家海域,最終全人類都不能倖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