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0日 星期五

錢學森誕辰110周年前一天 長征運載火箭迎來第400次發射

文匯報

(香港文匯網記者劉凝哲 北京報道)12月10日,中國航天事業奠基人錢學森誕辰110周年紀念日的前一天,在錢老指揮首次發射的酒泉衛星發射中心,迎來了中國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第400次發射。8時11分,長征四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實踐六號05組衛星送入太空,衛星將用於開展空間環境探測和新技術試驗驗證。執行本次任務的火箭與衛星均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八院研製。

航天科技集團新聞發言人表示,從1970年4月24日長征一號火箭發射東方紅一號衛星,到2007年6月1日長征三號甲火箭發射鑫諾三號衛星,長征火箭完成第一個百次發射用時37年;從2007年7月5日,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中星6B通信衛星,到2014年12月7日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中巴資源衛星04星,長征火箭完成第二個百次發射用時七年半;從2014年12月11日長征四號丙火箭發射遙感衛星二十五號,到2019年3月10日長三乙火箭發射中星6C衛星,長征火箭完成第三個百次發射用時4年多;從2019年3月31日長征三號乙火箭發射天鏈二號01星,到今年12月10日長征四號乙火箭發射實踐六號05組衛星,長征火箭第四個百次發射用時不到3年。

長征火箭每百次發射間隔時間從最開始的37年縮短到如今的不到3年,不僅表明長征火箭高密度發射已實現常態化,而且反映出中國航天的高速發展和中國科技水平、綜合國力的快速提升。

「在長征火箭高密度發射的背後,提高的不僅是發射頻率,也是發射能力的整體提升,更是航天科技勇攀高峰、自立自強的體現。」航天科技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吳燕生指出,在最近的100次發射中,中國首個空間站核心艙、嫦娥五號月球探測器、天問一號火星探測器、神舟載人飛船、天舟貨運飛船、北斗三號導航衛星等「國之重器」均由長征火箭送入太空。

目前,正在服役的11個基本型長征火箭具備發射低、中、高不同地球軌道和不同類型航天器的能力,並能支撐無人深空探測。在最近的100次發射中,還湧現出長五B、長七A、長八等新成員,「長征家族」不斷壯大,為中國航天探索宇宙提供了更多可能。

面向建成航天強國這一宏偉戰略目標,航天科技集團將加快實施國家重大工程,論證培育若干科技重大專項,進一步提升進入空間、利用空間和探索宇宙的能力,不斷創造中國航天發展新高度。該集團新聞發言人表示,未來將加快新一代火箭改進研製,推動航天運輸系統技術升級與更新換代。完成長征六號甲、長征七號A改進型以及長征八號改進研製,突破火箭落區控制、無人值守發射、多星部署等技術。加快新一代載人運載火箭、重型運載火箭深化論證和研製攻關,推進運載火箭更新換代。

此外,還將加快論證和實施重大科技專項,引領宇航技術不斷跨越發展。建成載人空間站,全面進入長期運行階段;實施探月工程四期、小行星探測、木星探測任務;開展載人月球探測工程、首次火星採樣論證和關鍵技術攻關;開展下一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重複使用航天運輸系統等一批新的重大專項的深化論證和研製攻關。

同時,還將全面提升陸地觀測衛星動態、定量、實時的綜合服務能力,形成海洋觀測衛星光學分鐘級、微波小時級監測能力,實現氣象衛星數據的空間分辨率、垂直分辨率的數量級提升,研製世界領先的高軌通信廣播衛星,支持低軌衛星互聯網星座建設,為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減災防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實現「雙碳」目標等,提供長期、連續、穩定的業務化服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