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18日 星期一

日本得罪俄羅斯後 到處找天然氣替代供應 突然發現只有中國才有能力簽買天然氣大單

巴士的報

日本加入美國制裁俄羅斯的行動,俄羅斯作出反制,總統普京日前下令調整俄日能源合作開發專案「薩哈林2號」之後,日本政府唯有決定做出兩手準備。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計畫在維護本國企業參與「薩哈林2號」項目相關權益的同時,增加從其他國家進口天然氣。在日本擔憂能源供應安全不穩定之際,中國在全球天然氣市場的訂單激增。中國能源專家告訴《環球時報》,中國在國際上天然氣採購量增加,是出於正常的市場需要。

《日本經濟新聞》16日報導稱,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5日與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就能源等問題進行會談。萩生田在會談後表示將繼續堅定維護日本企業參與「薩哈林2號」項目的權益。「薩哈林2號」的液化天然氣(LNG)年產量為1000萬噸,而其中有600萬噸出口至日本,佔日本LNG進口量的近10%。目前,俄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擁有薩哈林能源公司50%股份加1股,殼牌公司擁有27.5%的股份減1股,日本三井和三菱集團的股份分別佔12.5%和10%。

此前,俄羅斯總統普京簽署總統令,命令將「薩哈林2號」專案的運營轉移至新公司。日本政府將同三井、三菱協商,就申請參與俄羅斯設立的新公司作為今後的運營主體進行協調。但是根據俄羅斯提出的條件,維持出資可能會很困難。目前雖然沒有引發供應緊張,但是今後「薩哈林2號」的長期合同可能部分中斷,日本業界開始擔憂國內有可能出現供應不足。

日本燃氣協會會長本莊武宏15日表示,將採取所有手段確保LNG的供應。一旦供給緊張,將考慮視情況節約用氣。日本經濟產業省也開始研究在供需緊張時,要求家庭和企業節約使用城市燃氣的新制度。日本政府還將進一步討論為大型企業設定天然氣節約數位目標或強制限制使用的必要性。

據共同社報導,日本政府在努力維持「薩哈林2號」專案權益的同時,為擺脫對俄依賴,正尋求從「友好國家」採購LNG替代方案。13日,美日澳印四國合作框架能源部長舉行會議。日本經濟產業大臣萩生田光一分別與澳大利亞和美國的能源部長進行會談,要求兩國增產LNG,美澳兩國「對日本的立場表示理解」。

據《日本經濟新聞》介紹,LNG主要成分是甲烷,是天然氣的液化形態,便於海運。日本四面環海,進口天然氣均為LNG,佔日本能源總量的24%,其中七成LNG用於火力發電。日本財務省資料顯示:2021年,日本總共進口LNG約7432萬噸,從澳大利亞進口佔比最高(15.8%),之後依次為馬來西亞(13.6%)、卡達(12.1%)、美國(9.5%)和俄羅斯(8.8%)。

在核電站恢復運轉進展緩慢的情況下,LNG火力發電已成為日本基礎電力來源。2020年日本發電量中LNG火力發電佔比最大,達41.9%,超過煤炭火力發電的32.5%。LNG火力發電的優點是溫室氣體產生量只有煤炭火力發電的一半,污染大氣物質量也較少。不過同石油和煤炭相比,LNG常溫下難以長期儲存,日本國內庫存僅夠使用2至3周。

日本NHK網站認為,相比於其他地區,日本從「薩哈林2號」進口LNG較為便利,通常3天左右就能運到且運輸路線較為安全。因此「薩哈林2號」是價格較低且能長期穩定供應的能源基地。

俄羅斯《生意人報》此前報導稱,日本正不斷加強對俄制裁,首相岸田文雄還發表極其強硬的聲明,呼籲通過設定價格上限來剝奪俄羅斯的石油收入。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停止供應對日本的能源安全至關重要的LNG也變得越來越現實。

日本時事通訊社分析稱,儘管日本政府向美國和澳大利亞提出增產請求,但產出國實際的增產往往需要數年時間。同時,德國等歐洲國家也日益注意到LNG的重要性,所以很難確定日本能否如願以償。

俄羅斯BFM新聞網16日報導稱,在「薩哈林2號」專案中,殼牌集團的股份可能被轉讓給俄羅斯公司,或者出售給其他投資者。日本人擔心殼牌的份額被出售給中國的企業,這是近三成的股份,屆時該項目的天然氣將更大程度地「分流」到中國市場。

在本國天然氣進口遭遇困難的背景下,一些日本媒體將目光聚焦在中國對國際天然氣的龐大需求上。《日本經濟新聞》13日報導稱,中國正在迅速增加LNG的長期合同。在以俄烏衝突危機為契機、全球LNG爭奪戰日趨激烈的背景下,中國的行動正在成為「颱風眼」。報導稱,在日本國內,LNG消費的增長難以持續,再加上去碳化的進展,缺乏簽署大規模長期合同的空間。歐洲的電力和天然氣企業也處於相同局面。有能力接受天然氣生產國要求的長期合同的僅限於「中國和國際石油資本」這一狀況正在加強。

《日本經濟新聞》報導稱,中國正在快速擴大有關液化天然氣的長期合同。中國的天然氣需求在2021年創下歷史最高增速,針對LNG的需求比2020年增加18%,達近7900萬噸,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LNG進口國。今後中國對LNG的需求量很有可能突破1億噸。

「日本確實有在能源方面擔憂的邏輯」,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17日對《環球時報》記者分析稱,受政治因素影響目前歐洲對俄羅斯天然氣的需求大大減少,但是中國的需求還在增加,而且中國近年同俄羅斯天然氣合作正在加深。

林伯強表示,日本的天然氣需求處於比較穩定的階段,而中國的天然氣進口增長速度很快,這屬於正常的市場需求,所以國際市場參與能力肯定是中國比日本強。他認為,中國過去幾年增加LNG採購量時,並沒有影響國際市場的供需狀況,當時LNG價格也在較低水準。西方對俄羅斯的政治態度才是影響國際能源供需狀態的重要因素。

深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