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1月16日 星期三

美媒引美高官證烏飛彈誤射波蘭 烏外長造謠論被「打臉」?

巴士的報

波蘭邊境小鎮普熱沃多周二(11月15日)遭到飛彈襲擊,造成兩名工人身亡。烏克蘭堅稱是俄方所為,殊不知不到一日,就迅速被美國「打臉」。

據知,俄軍當日對烏克蘭發動大規模空襲,期間有兩枚疑似俄軍發射的飛彈,跌入烏克蘭鄰國波蘭境內。由於波蘭是北約成員國,受俗稱「集體防衛條款」的《北大西洋公約》第5條保護,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當晚發表全國講話,批評俄軍襲擊歐盟成員國波蘭的領土,是一次非常嚴重的(戰爭)升級行為。

俄羅斯國防部反駁,重申俄軍未曾對烏克蘭接壤波蘭邊界附近的目標進行打擊,這些碎片與俄羅斯無關,又形容所謂「俄羅斯導彈落入波蘭境內」的說法是蓄意挑釁,目的是令局勢升級。

對此,烏克蘭外長庫列巴在推特表示:「這不是真的,任何人都不該相信或擴散俄羅斯的這種言論。」他也說俄羅斯現在正在製造謠言,企圖帶風向指稱引發爆炸的是烏克蘭防空部隊的飛彈,並強調「大家早就該記取教訓了」。

現時,俄烏雙方都在戰爭中使用俄製飛彈,因此,波蘭總統杜達的用詞相對謹慎。他指,目前無法確定飛彈由誰發射的,美國專家已前往現場進行調查,呼籲民眾和國際社會保持冷靜。波蘭總理莫拉維茨奇則認為,15日的飛彈應該是「單一行動」,暫時未見到有後續的飛彈攻勢,波蘭已加強空防,避免再次發生同類事件。

美國總統拜登16日早上與G7和北約領導人召開圓桌會議,並且在會後首次就事件表態。他表示,從彈道軌跡看來,飛彈不太可能是從俄羅斯發射的、「現在主張這一點還為之過早,我將確保我們查明到底發生了什麼,並且在調查過程中共同決定下一步行動」。與此同時,G7和北約在聯合聲明中,則用了較長篇幅,譴責俄羅斯的「野蠻攻擊」和悼念死難者。

《美聯社》指,拜登的表態確實讓人意外,認為他的情報來源除美方之外,還有波蘭總統杜達等人提供的第一手資訊。據說,事發時,亞洲仍是深夜,拜登正在熟睡,工作人員通知他後,隨即聯同國務卿布林肯和國安顧問沙利文,與杜達通電話,拜登承諾「美國全力支持和協助波蘭的調查」,並「重申美國對北約的堅定承諾」。

《美聯社》提到,烏克蘭擁有包括S-300防空系統在內的俄製武器,又引用至少三位匿名美方官員透露,墜落在波蘭境內的飛彈是來自烏克蘭防空系統,目的是攔截一枚來襲的俄軍飛彈。《美聯社》指,這幾位官員要求不具名,因為他們未獲授權公開談論此事。

值得留意的是,在《美聯社》引述美方官員說法前,俄羅斯軍事專家阿列克謝列昂科夫對《俄羅斯衛星通訊社》表示,俄羅斯巡航導彈是高精度武器,能夠在對敵電子戰和防空系統強力對抗的條件下使用,不可能偏離航向,但非正常啟動的烏克蘭S-300系統導彈倒有可能飛到那裡」,「這種例子之前發生過,包括烏克蘭用防空導彈擊中自家的住房」。

列昂科夫強調,俄羅斯無論空基還是海基巡航導彈的重量達400-450公斤,拖拉機和拖車在這種當量爆炸時會被炸成小塊,彈坑會很大。他推測,波蘭方面可能在拖拉機拖車下放置爆炸裝置進行「擺拍」。

針對北約條款,《華盛頓郵報》指出,自北約1949年成立以來,公約第4條至今啟動過7次,最近1次是在俄烏戰爭爆發後,位於北約東邊前線的波蘭、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共同啟動第4條。至於北約第5條,則啟動過1次,即美國2001年經歷911恐怖攻擊後,北約出兵阿富汗。

美國紐約大學法學院的非營利機構「布倫南司法中心」(Brennan Center for Justice)律師艾布萊特(Katherine Yon Ebright)撰文指,公約第5條的文字相當彈性,所謂軍事回應,是允許各成員國決定要以哪種方式回應。

艾布萊特說,美國國會是憲法賦予宣戰權力的對象,負責撥款、監督軍事費,因此,美國總統需要國會授權才能出兵。如果國會認為,有必要採取軍事回應,國會可以宣戰,或有限度地授權總統出兵。她還補充,2001年啟動第5條時,德國都同樣經過國會同意,才可出兵,所以,北約成員國很清楚立法機關授權的重要性。

翻查資料,俄羅斯15日向烏克蘭發動新一輪導彈攻勢,共發射約90枚導彈,主要攻擊烏克蘭的能源設施。烏克蘭形容,是近9個月戰事以來俄軍最猛烈一次攻擊,造成15個能源設施受損,全國約700萬戶停電。

深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