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2日 星期五

【新廣東 新機遇】廣東育逾十個產值超萬億產業集群

文匯報

公布「製造業當家22條」 提「大產業」「大平台」等「五大提升行動」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方俊明 廣州報道)廣東加快「製造強省」建設的總「路線圖」和「施工圖」亮相!1日,《中共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於高質量建設製造強省的意見》(簡稱「製造業當家22條」 )對外公布,提出 「五大提升行動」,將培育形成10個以上產值超萬億元的戰略性產業集群;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常態化對接合作機制」,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深化與港澳的合作模式創新。

「製造業既是廣東深厚的『家當』,也是廣東高質量發展的『利器』。」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廳長涂高坤在發布會上表示,去年廣東製造業總產值突破1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全部製造業增加值4.4萬億元,佔全國的八分之一強。

加快「製造強省」建設

涂高坤指出,「製造業當家22條」是廣東加快「製造強省」建設工作的總「路線圖」和「施工圖」;將着力實施製造業當家「大產業」立柱架樑行動、「大平台」提級賦能行動、「大項目」擴容增量行動、「大企業」培優增效行動、「大環境」生態優化行動等5大提升行動。

其中,培育壯大千億萬億元級產業集群。在超高清視頻顯示、新能源、生物醫藥與健康、數字創意等領域,培育新增3到4個「萬億元級戰略性產業集群」。推動半導體與集成電路、高端裝備製造、前沿新材料、安全應急與環保、精密儀器設備等新興產業躍增發展,培育新增4到5個「超五千億元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

到2027年,廣東工業投資年均同比新增超過1,000億元,培育形成10個以上產值超萬億元的戰略性產業集群,超過10家製造業企業進入「世界500強」。到2035年,廣東現代化產業體系基本建立,製造業綜合實力達到先進水平,「製造強省」全面建成。

深化與港澳合作模式創新

廣東「製造業當家22條」還提出,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常態化對接合作機制」,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高端裝備製造、工業互聯網、生物醫藥等領域深化與港澳的合作模式創新。

中山大學區域開放與合作研究院院長毛艷華表示,相比以往粵港產業合作的「前店後廠」,現在隨着國際創新特別是技術創新加速,粵港產業融合加深,需要建立健全「粵港澳大灣區產業發展常態化對接合作機制」。譬如,香港目前加速創新科技,同時搭建國際化金融、法律、稅收、信息等服務平台,與深圳的科技創新、廣州的商貿集群、珠三角其他城市的先進製造,相輔相成優勢互補。

形成全鏈條產業創新合作模式

毛艷華稱,廣東將在上述多個產業領域深化與港澳的合作模式創新,這包括從基礎研究、人才培養,到技術攻關,再到成果轉化等形成全鏈條產業創新合作模式。合作機制亦可從目前的政府部門、官員等之間的層面,進一步擴展至各重點合作平台、不同產業業界等各環節的全面常態化對接合作。

「我們團隊匯聚了一批來自內地、香港的科學家,南沙作為粵港澳全面合作示範區也給予很多很好的創業支持。」廣州理文科技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表示,該公司由中科院院士、香港浸會大學前校長陳新滋創辦,目前從事新材料開發和試驗,涵蓋從鋰電池電解液添加劑、藥物中間體,到藥物雜質分析、電子通新材料等。而廣東將在上述多個產業領域深化與港澳的合作模式創新,對於跨境合作團隊發展是一大利好,也期望具體配套設施實施細節盡快落地。據悉,位於南沙的粵港澳(國際)青年創新工廠目前已成功孵化數十個項目;而整個廣東建成面向港澳的科技孵化載體超130家,在孵港澳創業團隊和企業近1,100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