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5日 星期三

調查:內地30歲以下年青人7成存款不足10萬 港人儲蓄態度又如何?

巴士的報

疫情後本港年青人對儲蓄的態度更積極

近日,內地傳媒對生活在內地一線與二線城市年齡介乎20歲至30歲之間的年輕人,進行了一次關於「存錢與消費」的線上問卷調查。通過2035份有效問卷,得出內地年輕人對存款現狀、消費觀念、存錢態度等的轉變。

逾七成30歲以下人士 存款未到10萬元

在2035份有效問卷中,存款在1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下的年輕人超過七成。大部分受訪者的存款集中在3萬元以下和3萬至10萬元之間。

存款超過50萬元的受訪者,不超過2%;而存款超過百萬元的人,僅有數位。

對於現有存款的主要來源,大部分受訪者表示來自自己的工資收入。此外,也有部分人靠著兼職副業、獎金、家人支持等方式,攢下了部分存款。

從受訪者的月收入狀況來看,接近七成人士表示月入在1萬元以下,主要集中在5千元至8千以及 8千元至1萬元之間。而表示月入超過5萬元的,只有1%。月入超過1.5萬的受訪者不到20%。

此外,近7成受訪者目前為單身或者在談戀愛階段,已婚者逾20%,而已婚有小孩的受訪者只有10.5%。

掙的錢花哪兒了?存的錢放哪兒了?

大致了解了這些年輕人的收入情況與儲蓄情況後,接下來的問題就主要圍繞「錢的去向」而展開。近75%的受訪者表示,房租房貸是自己每個月的支出大頭。此外,在日常吃飯、買衣服包包、社交娛樂、美容護膚、旅游等方面每個月也要支出不少。

可以看出,當代年輕人的消費形式比較多樣化,除了最基本的吃與住外,年輕人也願意把錢花在提升自我、豐富自我的事情上。

其次,存下來的錢,都放哪裡了?

大部分年輕人表示自己把存下來的錢放在了微信或支付寶裡面,也有部分年輕人把存下來的放在銀行或投資基金股票等。至於存下來的錢打算干嘛,問卷顯示,買車買房和早日退休是年輕人存錢的主要動力。可見如今的年輕人,一邊被現實的房車壓力困擾,一邊也在為早已過上自由的「退休生活」而奮鬥。

對於存錢,大家態度如何?

事實上,關於存錢這件事,年輕人也沒少努力。問卷顯示,有超8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是有設定過存錢計劃的。不過有接近40%的年輕人表示,雖然自己有設定存錢計劃,但是計劃總是趕不上變化;能夠按時完成存錢計劃的年輕人,不到25%。

最後,當被問到要存多少錢才能讓自己「退休」時,有超5成的受訪者表示,自己若有50-200萬的存款,就會考慮「退休」。當然,也有不少年輕人表示,「退休」這件事情與存款沒有關係。

數據說明:

本報告數據調查截至2023年6月30日,有效樣本量為2035份。

受訪者中,男性占比48.3%,女性占比51.7%;受訪者均來自一二線城市;20~25歲受訪者占比51.3%,26~30歲受訪者占比48.7%。

對比內地的年輕人,香港人的儲蓄習慣和對儲蓄的態度又是如何?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存保會)連續第五年進行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今年調查顯示,香港人的儲蓄習慣及能力均較去年回升,其中包括近七成(68%)受訪者表示有儲蓄習慣,較去年上升5個百分點。

調查進一步訪問了18至29歲的年輕港人,了解他們的儲蓄理財習慣。在本港年輕人失業率仍然高企的情況下,雖然年輕人儲蓄習慣及能力有所下降,但仍有六成年輕人表示自己有儲蓄習慣。 在有儲蓄習慣的年輕受訪者中,每人每月的平均儲蓄金額為約5,000港元,較去年低約一成,當中有三分一人表示有定下年內儲蓄目標,是所有年齡組別中最高的群組,顯示年輕人對儲蓄規劃仍然積極。

受訪者平均認為擁有約59萬港元儲蓄方能獲得足夠「安全感」,金額亦較去年上升逾兩成。數據反映不少市民擁有危機意識,會較審慎評估個人財政狀況,認為在目前環境下要增加儲蓄才能安心。

香港人「儲蓄安全感」指標調查由香港存款保障委員會委託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於2022年8月3日至9月22日期間,透過隨機抽樣並以電話訪問形式,訪問了共1,005名18歲或以上的香港人,並對301名18至29歲年輕港人進行深入意見調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