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4日 星期五

70歲老股民憂財產化烏有 盼監管機構助追討賠償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最近收到一位70多歲的小股民來信,指目前有多間內房股長期停牌,到9月底更有部分要除牌退市,他指這關係到數十萬名投資者的重大財產,可能都會化為烏有。他期望監管機構能為小股民追討賠償。

這位小股民表示,上述停牌公司在停牌前最後一份年報中,都描述公司的前途光明,資金充裕。但結果過去三年來,卻生意慘淡、債務違約,甚至連業績都發不出來,會計師也對他們的賬目保留意見。

他指出,有關股份一旦除牌,將令廣大股民損失慘重,他甚至要破產收場,他希望當局可以推出一些措施,監管這些內房股去保障小股民利益。

文匯報

業界:若失上市地位 相關公司更難債務重組

俗話「樹大有枯枝,族大有乞兒」,港股中也有不少「爛蘋果」,近年經濟環境複雜,除牌公司急增,今年來已有25間公司除牌,接下來有10多隻已經長期停牌的內房股,本月底起將陸續瀕近停牌18個月的除牌「死線」,根據港交所現行規則,小股東約400億元的股票將變「牆紙」。近日香港文匯報收到小股東來信,期望監管機構網開一面,准許公司復牌,然而投資風險自負,監管機構也愛莫能助。市場人士則指,如近日補發兩年業績的恒大(3333),兩年合共虧損5,820億元人民幣,總負債2.44萬億元人民幣,如此高的負債,即使勉強復牌,股價也隨時歸「零」,是否復牌無大分別。◆香港文匯報記者 周紹基

長期停牌的恒大距離除牌死線,僅餘下不足兩個月,該集團為求成功復牌,在7月17日補發了業績,但顯然仍未能滿足所有復牌條件,復牌暫仍無望。除了恒大,目前還有10多隻內房股接近除牌「死線」,預計在9月底前,會出現一波內房股除牌潮,大量持有該批內房股的小股東將血本無歸。有評級機構憂慮,多家內房企被退市,或會影響債務重組,打擊投資者信心。

逾10內房物管股面臨退市風險

根據港交所相關規定,上市公司如果停牌18個月仍然不能復牌,將面臨除牌,而刊發業績便是其中一個復牌條件。目前本港內房及物管股中,一直不能披露2021年財報的公司有10多間,最快將在9月底退市。目前仍在停牌的內房股中,以恒大、旭輝(0884)、上置(1207)、花樣年(1777)、天山發展(2118)、奧園(3883)、力高(1622)、當代置業(1107)、三盛(2183)、陽光100(2608)等規模較大,且距離18個月「死線」不遠。上述股份在停牌前市值約400億元,若計及有關股份在停牌前半年的累積跌幅,投資者的損失肯定達到數千億元,當中如恒大,該股在2017年高峰時,市值便超過4,000億元,而現時僅剩217.87億元,市值蒸發95%。

對此,港交所回應表示,會繼續致力維持市場公平有序,運作順暢,會繼續留意事態發展,並跟相關上市發行人保持溝通。

憂重挫投資者信心 打擊股市

標普全面評級企業評級部董事廖美珊指出,退市通常是因為業務嚴重萎縮,公司不具持續經營能力,屬經營面問題,一旦被除牌,便會影響到公司的債務重組,除透明度下降,投資者亦會失去信心,更重要的是,債務重組方案可能性會降低,最惡劣情況下,甚至可能出現清盤的局面。換言之,失去了上市地位,相關的財困內房股更難獲救。

內房股從港股退市已有前車之鑒。2021年9月20 日,新力控股股債雙殺,股價一日內暴跌87%,隨後停牌。同年10月11日,該股更債務違約。其後,新力未能按照港交所的指引實現復牌,並在4月13日起被除牌,新力的股東與債權人均損失慘重。回到今日,若到了今年9月底,更可能有10多隻內房股一下子被除牌,對股市及股民帶來的衝擊肯定更嚴重。

即使恒大補交了業績,但也只是滿足了其中一項復牌條件,下個難關是債務重組方案。宏高證券投資經理梁杰文指出,恒大最新業績顯示其總負債高達2.44萬億元人民幣,出現資不抵債的「負資產」,有機會不滿足《上市規則》第13.24條中,證明其擁有足夠業務及資產支持營運這一項。

不過,梁杰文指出,聯交所可因個別情況行使酌情權,例如恒大預期有大量樓盤可供銷售,或者大量債權人選擇「債轉股」的方案,都可以減輕負債,都助其達成條件。惟參考今年來,復牌內房股的股價普遍均大瀉五至七成,以恒大的負債,股價甚至可能跌九成,這根本與全輸沒太大分別。

不排除聯交所視情況作寬限

為免除牌,其實多間內房相關股也在努力,好像融創(1918)、佳兆業(1638)、世茂集團(0813),以及物管股彩生活(1778),恒大系的恒大汽車(0708)及恒大物業(6666)等股,都陸續成功復牌。會計界人士稱,其實復牌程序可以在短時間內完成,關鍵是公司與債權人何時達成共識,一旦完成債務重組,並撤銷清盤呈請,基本上已可申請復牌,但根本上要證明有關企業有足夠的經營能力,如果重組過程未完成便到「死線」,也不排除聯交所會作出寬限的可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