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收緊對中國半導體產業限制之際,中國芯片製造設備生產商受益,來自中國晶圓代工廠的訂單近幾個月持續增加。
外媒近日報道指,研究顯示,中國國內設備製造商,例如北方華創和中微公司,得到中國晶圓代工廠的中標比例遠高於往年,因為國內芯片製造商正在競相用國產替代品取代外國製造的設備。
華泰證券上個月對182份招標的分析顯示,今年前8個月,在中國晶圓代工廠的機器設備招標中,有近一半(47.25%)由中國本土製造商中標。
該券商的分析師表示,今年7月至8月,中國供應商的中標比例高達62%,相比之下,3月至4月僅為36.3%。
這標誌該行業的轉折點,反映業內認為美國對技術進口的限制不太可能放鬆,且有可能變本加厲,因此要靠自力更生,科技自立自強才是前進方向。
一位知情人士表示,「在制裁前,中國頂尖晶圓代工廠會使用來自中國供應商的少量機器,但當新增產能時,他們實際上將只能嘗試使用新設備。」
他說,「現在晶圓代工廠正在用其擁有的每台外國機器測試中國製造的設備,如果發現後者滿足其需求,就會更換所有(外國)設備。他們想要盡可能減少外國機器。」
華商光電科技產業研究院發佈的一份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內地半導體設備廠商前十大公司營業收入合計超過160億元,同比增長39%。
有分析師表示,中國製造商越來越擅長製造蝕刻和清潔等領域的生產設備,並且正在全球範圍內展開競爭。一名半導體分析師表示,中國製造的芯片設備的質量提升速度超過他的預期。他說,「從強勁的營收增長數據可以看出,中國半導體設備領域無疑正在取得巨大進步。」
不過,中國的半導體產業仍然存在一些痛點,特別是在光刻設備方面,它需要複雜的光學元件和精密加工。
拜登政府強化針對中國芯片產業的限制措施,試圖阻止北京獲得尖端技術來加強自身軍力。中方已經多次就美國對華芯片出口管制表明立場。外交部發言人毛寧18日表示,中方認為美方應當停止將經貿科技問題政治化、工具化、武器化,停止擾亂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穩定。中方將密切關注有關動向,堅決維護自身權益。
毛拍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