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7月30日 星期二

美國夢碎 4/5人面臨失業貧困

蘋果日報

「美國夢」,曾幾何時是不少人奮鬥向上的目標,亞洲、非洲的移民更不惜千里迢迢到美國追夢。但美聯社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美國製造業職位流失,加上貧富懸殊加劇,有4/5美國成年人一生人至少有部份時期面對失業、貧困、依賴救濟金過活的財政困境,對白人的影響尤甚,凸顯經濟惡化,美國人要面對機遇大減的噩夢。 「只要肯拼搏,就有出頭天」,曾是無數人對美國夢的信仰,但隨着經貿全球化和美國遭經濟衰退打擊,製造業的高薪厚職大幅流失,加上貧富懸殊加劇,令美國人的貧窮率不斷上升,連找工作也有困難,更遑論向上爬,美國人引以為傲的美國夢可能已成過去。

白人陷貧困比率大增

美聯社跟GfK民調顯示,63%白人以「差勁」形容當前經濟形勢,以往經濟不景,生活在貧困的家庭主要是少數族裔,但情況逆轉,白人陷入貧困失業的比率大增。若將種裔分類來說,90%非白人在當前經濟危機下感到不安全,但76%白人覺得在60歲前某一時期,要在失業、靠政府救濟金過活一年或以上、收入低於貧窮線150%的貧窮邊緣掙扎。若將所有種族計算在內,79%人面對失業貧窮,即五個美國人中,僅一人能夠倖免於難。

「美國夢已死」的證據,在美國俯拾皆是,早前底特律這個曾被譽為「汽車之城」的工業重鎮宣佈破產就是鐵證之一。美國製造業在二戰後曾非常蓬勃,佔全球工業出口 50%,經濟增長傲視全球,機遇處處,基層只要受教育、肯拼搏,不難力爭上游找到高薪厚職晉身中產。但時移世易,美國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別說機遇,不少年輕人連穩定工作都找不到。
年紀稍大的人更首當其衝,由於他們薪酬偏高,往往是被裁的首選,數據顯示,35歲至55歲一群的「經濟不安風險」不斷上升,尤其是45歲至55歲人士,由 1969至89年的11.8%,升至1989至2009年的17.7%。一生至少要窮活一年或以上的風險,更高達40%。

52 歲的維珍尼亞州婦人薩利爾斯(Irene Salyers)在昔日產煤城鎮布坎南居住,目前與男友靠賣蔬果維生,收入不夠餬口,要靠申領救濟金過活,是在職貧窮的一群,她坦言對子女未來很悲觀: 「我覺得經濟會越來越差,你想求職也沒公司請人,即使有工作,薪酬也不多。」

「覺得經濟會越來越差」

財富、機遇不均的問題更阻礙基層向上爬。《紐約時報》報道指,居民收入流動性與所居住的地方竟有莫大關係,在都巿居住,或父母曾受良好教育和富有的一群, 會較鄉郊地區的人容易向上爬,反觀在貧窮人口高達30%的鄉郊地區,年輕人容易輟學,少女更易未婚懷孕斷送前程,令貧者越貧、富者越富。
隨貧富懸殊加劇,研究預計到2030年,多達85%處於工作年齡的壯年人會墮進貧窮邊緣,哈佛大學專門研究種族及貧窮問題的教授威爾遜(William Julius Wilson)說:「美國是時候要明白,國內無論是教育、壽命到貧富的差異,越來越緣自人們的經濟階層。」
美聯社/美國《大西洋》雜誌

美國經濟狀況

4,620萬──2010年的貧窮人口
15.1%──2010年貧窮人口比率
22%──18歲以下的貧窮人口比率
22,314美元──一家四口年收入的貧窮線門檻
320萬──倚賴失業保險擺脫貧窮的人數
2,030萬──倚賴社會保障擺脫貧窮的人數
4,910萬──65歲以下沒有醫療保障的人數

蘋果日報

美國不少中產如今淪落變窮人,都羞於啟齒拒絕求助,變成「隱形窮人」,在缺乏支援下,隨時將貧窮延續到下一代。
「隱形窮人」主要聚居在鄉郊,他們是低收入的白人,初時為逃避城巿的高生活指數,遷居到市郊,主要聚居在東部阿帕拉契(Appalachia)地區、中西部前工業重鎮以及密蘇里、 阿肯色及俄克拉何馬州等鄉郊地區,這些地區在經濟繁榮時,增長媲美城巿,但隨經濟下滑,鄉郊機遇減少,結果在2000至11年間,鄉郊貧窮人口增加 64%,增幅是城巿的兩倍。
根據聯邦貧窮線,四人家庭每年總入息低於22,314美元(17.4萬港元)已屬窮人,即月入1,918美元(約 1.5萬港元)。數據顯示,美國多達1,900萬白人活在貧窮線下,佔全國41%,人數是黑人的兩倍,他們大多從事零售及餐飲業等低收入工作,變成在職貧窮。分析指,這些貧窮白人在經濟繁榮時曾屬中產,往往視領救濟金為恥辱,寧願節衣縮食也不願求助。聯邦政府每年耗資820億美元(6,396億港元)扶貧,但集中在城市,令鄉郊居民無法得益,鄉郊貧窮人口變相更難脫貧。

美聯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