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4月23日 星期三

飾金劃一價將成絕響

on.cc東網專訊

【on.cc東網專訊】 本港黃金飾品每日價格一直由兩個首飾業商會劃一釐定,但原來此舉屬典型「合謀定價」,很大機會牴觸明年實施的競爭法。商會代表指,有關做法已沿用逾半個世 紀,行之有效,擔心日後一旦改變會對市場造成混亂,商會短期內會與競爭事務委員會會面,要求獲豁免於法例監管。但競委會委員鄭建韓指出,劃一釐定金價的做法是抹殺市場競爭,令小商戶無法透過減價吸引顧客,市民或被迫買「貴金」,他表明此舉並不符合競爭法相關豁免條文的要求,亦只有停止劃一定價,市民才有機 會買平金。

市民日常在金舖內看見飾金、白金、金條等貨品的買賣價,一直是由九龍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和香港珠石玉器金銀首飾業商會釐定。兩個商會現時合共有近六百名會員,佔金飾市場逾八成商戶。兩個商會代表劉克斌指,商會是根據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每日黃金開市價去釐定每日金價,旗下會員 商號會跟從有關價格作銷售,此做法已沿用逾半個世紀,而即使非會員商號,亦會依商會定出的金價銷售,「個金價每間都一樣,你賣平啲,人哋會懷疑你啲貨,你賣貴啲,好難會有人幫襯你」。

被問及有關做法屬「合謀定價」,將會牴觸明年實施的競爭法時,劉克斌坦承知道此做法日後是「有問題」,更擔心會員可能因此誤墮法網,故希望與競委會會面,爭取豁免。他解釋指,商會並非經濟實體,且向會員提供金價資訊不牽涉任何利益,而有關做法有其經濟效益,對行業操作有穩定性作用,消費者亦會視為一個指標,擔心日後一旦改變或不能使用,會對市場造成混亂,消費者更是無所適從。競委會委員鄭建韓指,商會透過協議釐定劃一金價,且幾乎整個行業均跟從有關價格作銷售,是典型「合謀定價」例子,違反競爭法內第一行為守則,即多於一間企業通過協議限制競爭行為;有關做法 一旦被裁定違例,最高可被處以相等於最近五年內,其中三年最高本地營業額一成的罰款。

對於商會盼獲豁免,鄭建韓指競爭法內確有多項豁免條文,最主要是經濟效益一項,但他認為商會獲得豁免的機會甚微,因兩個商會擁有逾八成市場份額,即消除逾八成的市場競爭,而小金舖亦不能透過減價吸引消費 者,抹殺消費者買「平金」的機會。「一班商人定價錢,站喺佢哋嘅利益立場來睇,都唔會將個價錢定喺成個市場最平嘅水平」。他亦不同意商會指改變有關做法會 引起市場混亂,因有關改變只是恢復競爭,讓市場回復正常。

消費者委員會總幹事兼競委員委員黃鳳嫺指,市民購奢侈品例如金器等必會格價,但商會做法卻令市民格價意欲下降,變相削弱市民消費權益,呼籲商會檢視現行做法。

on.cc東網專訊

【on.cc東網專訊】 本港「劃一金價」的做法抹殺競爭,令市民可能被迫買貴金。但有業內人士聲稱,兩個商會計算金價的方法貼近國際金價,在未扣除其他成本時,利潤約為百分之十 至十一,屬全東南亞地區最低,加上現時資訊發達,商戶無可能開天索價。他又指,由於經營成本不斷上升,即使商會不再沿用劃一金價,金價亦難有大幅下調的空 間。

有業內人士透露,現時兩個商會每日釐定的「劃一金價」計算方法,是根據香港金銀業貿易場每日黃金開市價為基礎,乘以百分之十至十一, 再加約二百元逆水;由於貿易場是以九九九金計算,金行則是千足金計算,逆水即等於兩者差價,便是每日的劃一金價。有關利潤是未扣除人工、舖租等成本,又指 其他東南亞地區如內地及日本,其利潤分別是百分之二十及百分之十五,故本港金價可謂低絕東南亞。

該業內人士又指,現時資訊發達,商會劃定價格時如牟取暴利,一定會遭揭發。「國際金價上網都有得睇,市民只要留意一下,就會知道個價係貴定平,根本就呃唔到人。」他又指,由於人工、租金不斷上升,即使不沿用「劃一金價」,讓商戶自行定價,金價亦難有大幅下調的空間。

on.cc東網專訊

【on.cc東網專訊】 「劃一金價」在本港沿用逾半個世紀,實行初期確有便民之效。據入行逾四十載的兩個首飾業商會代表劉克斌憶述,上世紀五十年代時各金行金飾售價、成色不一, 且資訊不發達,消費者隨時被「搵笨」。商會遂於當時推出「劃一金價」,令行內有參考標準,市民亦可憑此作指標。但他重申,商會的壯大並非來自劃一金價,而 是八十年代末期推出的「優質足金標誌」,令會員商號數目大增,至今佔整個市場逾八成商戶。

劉克斌指,兩個商會創於上世紀二十年代,因當時 金飾珠寶商各自為政,幾乎每間金舖的售價均不同,加上資訊不發達,一般市民對金價的認知幾乎等於零。有業內人士有見及此,便先後組織兩個商會,每日為會員商號報一個參考價,令同行有「價」可依。不過,當時會員商號人數不多,會員亦不會完全跟從有關價格。

至五十年代,商會為建立商號信譽,便由商會釐定每日的公定金價,各會員商號須跟從公定金價,並會將公定金價寫在一個牌上,再掛在店內當眼處,故該舉動稱為「掛牌」,而金價又稱「牌價」。不過,有關做法仍不足以吸引同業入會,反而是要靠「優質足金標誌」。

劉克斌續指,六、七十年代,金舖雖會跟隨公定金價,但成色、含金量參差不齊,故兩個商會八十年代末期推出有關標誌。商會每年定期派人到參加計劃的商號抽取金 飾樣本,再交政府化驗所化驗,金器經驗證達到某成色標準時,始可獲該標誌:「市民之後買金都會揀有標誌嘅金行,行家見到人有我冇,自然爭住入會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