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5日 星期日

樓市狂潮:地王燒熱樓市 摸頂風險大增

文匯報

鴨脷洲地皮以創本港賣地金額紀錄的168億元賣出,震撼全城。地王效應下,一手二手火承「瘋」勢,紛紛封盤加價。在二手樓價屢創新高之際,新盤開價一加再加,買家卻仍心雄入市,統計顯示,今年首兩個月新盤成交已達2,700宗,創近期新高。有學者憂慮,近期部分內房公司不惜高價以求擠進本港地產市場,高價買地的消息客觀帶動了香港樓價上升,一旦樓市轉向,無論內房企或現在入市的市民均會蒙受巨大損失,不可不察。
■香港文匯報記者 蘇洪鏘

雖然今日地價高低與數年後的樓價沒有必然關係,但近期多幅地王橫空出世,對樓市的影響卻不可小覷。啟德接連有地皮高價成交,近日鴨脷洲地皮以創香港賣地金額紀錄的168億元賣出,較市場預期上限高出近50%,皆是帶動近期樓市一再創新高的主要因素之一。在地王消息刺激下,一手二手樓盤紛紛加價,掀起新一輪的樓市狂潮。

中資為插旗 高槓桿搶地

有學者留意到,近期高價買地的內地房企,不少是以高槓桿操作,以小博大達成來港「插旗」目的;一旦樓市轉向,其所帶來的骨牌效應恐怕也會更大。如海航系公司自去年底豪斥近200億元三度掃入啟德住宅地,成為啟德大地主,最貴一幅每呎樓面地價高達1.36萬元稱冠區內。集團投得地皮後,即時將旗下公司海航實業(0521)的股份抵押抽水,現時幾乎押盡持有的海航實業。

另外,投得鴨脷洲地皮的龍光地產(3380)與合景泰富(1813)財團,截至周五收市,兩公司市值合共約330億元,地皮168.56億元的成交價相當於兩公司總市值逾半,胃口不可謂不大。

城市大學建築科技學部高級講師潘永祥認為,地皮價格賣得愈高,對財團的融資壓力亦愈高;不過由於公司的估值同時會上升,在大市繼續向上的環境下發展商會因而受惠。倘大市掉頭,財團則有追回估值差價的壓力。「假如樓價跌一成半,地價則需跌約兩三成。」風險可謂不小。有內地分析員指,海航集團的付息債務高逾3,000億元人民幣,按海航集團官網顯示,其總資產值逾6,000億元人民幣計算,集團負債率近六成,財務槓桿比率高達20倍。

據本報統計,本財年中資財團在本港大型物業市場至少投放逾530億元(見表),由官地、豪宅屋地、全幢商廈以至港鐵上蓋項目,紛見其影,更有愈來愈多三四線內房企新面孔加入競爭。潘永祥認為,近年不少內房企採取多元發展策略,陸續將戰線伸延至海外,加上人民幣貶值,令投資本港成為保值策略之一。在港零土儲的發展商要成功「插旗」,惟有藉着進取出價突圍而出;對於本地傳統發展商而言,不少本身持有來自官地、農地、舊樓的土儲,短期無急切搶地需要,故形成兩地發展商出價的巨大差異。

怕遲買更貴 恐慌入市增 

倘若樓市轉向,另一個令人擔憂的,無疑就是近期蜂擁入市的市民。在樓價屢創新高之際,新盤售價一加再加,買家仍踴躍入市,本報統計顯示,今年首兩個月新盤售出2,700伙。另據美聯物業房地產數據及研究中心資料顯示,今年首兩個月一手私宅共錄得2,146宗登記,按年同期急升兩倍;期內登記金額則合共267.64億元,按年增1.8倍,創有紀錄以來新高。有業界人士近日形容,市場惟恐樓價持續向上爭相置業,出現「恐慌入市」現象。

地產分析員林一鳴近日在facebook上的「樓市牛三」論,很能總結目前樓市的一些現象:「『牛三』是(股市)牛市最後的一個階段,市場情緒表現相當樂觀,壞消息會變成好消息,好消息會變成更好消息;全城一面倒看好後市,唱淡的人也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經濟有盛衰循環,樓市也有周期,尤其在好消息不斷的日子,市民更應保持清醒,衡量自身的需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