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19日 星期一

381所虛假大學曝光 京佔三成

文匯報

不法團夥採電騙等手段 千元售3萬考生信息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王玨 北京報道)內地高考填報志願在即,381所「虛假大學」被媒體曝光,其中北京有115所,堪稱「重災區」。值得關注的是,虛假大學犯罪團夥如今還採用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新興犯罪手段,肆意買賣考生個人信息。調查發現,在以「高考名單」、「招生資源」等為名的QQ群中,有群主稱千元(人民幣,下同)就可買到3萬多名考生的信息。

內地民間教育服務類網站--上大學網從2013年到2016年共曝光6批虛假大學名單,共381所,其中北京有115所,數量最多;其次是上海,有29所。上大學網創始人夏雪表示,經長期的觀察、研究、分析和對比,該網發佈的虛假大學主要存在以下六方面問題:一、無民辦高校辦學資質,不具備招生資格;二、和正規高校名稱極為相似,混淆視聽,如把「大學」改成「學院」,把「北京」改成「中國」等,如中國郵電大學,中國國際工商管理學院,中國師範大學等;四、招生和廣告不備案,評估和年檢不參加;五、都建有虛假網站,多有被曝光不良前科;六、批量抄襲正規高校往年簡介、盜用圖片、文字等,涉嫌團夥作案。

製假成本低 屢禁不止

從2013年至今,不少被上大學網列為虛假大學的學校已經難覓行跡,電話不通或換號,官網打不開或者很久未更新。夏雪表示,虛假大學製假成本低,而且屢禁不止,「雖然我們每年發佈一批就死掉一批,但可能第二年會捲土重來,重新註冊一個網站,改一個高大上的名字,通過地下產業鏈復活」。

有教育專家指出,上述曝光的虛假大學和「野雞大學」有所不同。按國外情況,「野雞大學」是確實存在的大學,只是學歷不被承認;而網上公佈的虛假大學沒有實體,只通過網站進行招生詐騙,其行為與電信詐騙性質相似。據《羊城晚報》記者暗訪發現,虛假大學犯罪團夥如今還採用電信詐騙、網絡詐騙等新興犯罪手段,肆意買賣考生信息,形成了一個利潤巨大的利益鏈條。在多個以「高考名單」、「高考數據」及「招生資源」等為名的QQ群中,充斥着「求2017廣東高三名單」、「求山西17屆高三名單」之類的消息;賣方信息也不勝枚舉,例如某群主稱擁有廣東汕尾3萬多名考生信息,售價一千元,包括考生姓名、學校、住址、電話、性別等信息。

切斷產業鏈 加大排查 

值得注意的是,每年高考前後大批虛假大學的違法違規行為近乎公開,然而卻愈演愈烈,嚴重影響考生填報志願。北京101中學2017屆畢業生吳青林表示,每年填報志願前,學校有專門的指導和預警,強調按正規渠道填報志願,要求學生查詢教育部、市教委、市招辦等政府權威部門網站信息,最後還會有老師對學生的每一份志願表進行審核。

有教育專家指出,若要徹底消滅虛假大學,就必須對其違法性進行認定並釐清各相關部門的責任,通過綜合執法與治理,消除虛假大學的生存土壤,切斷其違法產業鏈。教育部門首先應從監管上發力,對各類虛假教育類網站進行大排查;其次對考生、家長和社會加大宣傳力度,及時公佈具有高招資格的高校名單,並曝光虛假大學「黑名單」,提高考生及家長的防範意識;最後是提高犯罪的違法成本。對虛假大學要「零容忍」,提高製假、售假犯罪團夥的違法成本。

文匯報

四招識破虛假大學 

1、抄襲正規高校信息
虛假大學的校名,通常與正規高校名稱相似,其網站上的簡介、圖片也常盜自正規高校。

2、網站域名不規範
經教育部批准的高等院校官方網站,域名後綴一般為「edu.cn」,而虛假大學多為用於工商金融企業的「.com」等後綴。有些虛假大學會在「.com」前加入「-edu」或「edu」,蒙騙考生、家長。

3、網站內容錯漏百出、不更新
大部分虛假大學網站的設計錯漏百出,網站上的「公告」、「新聞」等內容常年不更新,且與學校無任何關係,或都是垃圾信息。

4、聯繫方式不靠譜
網站上留下的校址、聯繫電話,一般不存在或打不通。網站域名、備案號信息在工信部系統查不到。

香港文匯報記者 王玨 整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