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7日 星期一

台灣當局再提高違規帶肉類入境罰款

NOW財經

【Now新聞台】台灣為防非洲豬瘟傳入,日前宣布提高旅客攜帶肉類入境的罰則,但情況未有改善。農委會宣布星期二起再加重罰則,初犯者罰款由5萬新台幣大幅提高至20萬新台幣,再犯者將罰款100萬新台幣。

台灣當局上星期五提高旅客違規攜帶肉類製品罰則,但未能遏止違規情形,首三天已查獲41宗個案,當中15宗罰款五萬新台幣。

行政院農委會因應查獲違規情況未有改善,決定再加重罰則。由星期二開始,若旅客由非洲豬瘟疫區攜帶豬肉或豬肉製品,初犯罰款由5萬新台幣大幅提高至20萬新台幣,第二次及往後的違規罰款亦提升至100萬新台幣。

農委會又表示,違規者中以台灣居民的大陸及越南配偶居多,當局將會從家庭入手宣導,另外以越南語等外語加強宣傳。

另外,陸委會稱當局已三度去信大陸,要求嚴格管控電子商貿平台輸出豬肉製品,但沒有回覆。

行政院長賴清德就指示農委會成立非洲豬瘟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周二會召開首次會議。

除了各地機場,交通部亦將加強海運及港口管理,包括留意兩岸定期航班「小三通」以及來自大陸的包裹。

星島日報

內地非洲豬瘟疫情蔓延,台灣農委會防檢局為避免疫情傳入,上周五(14日)實施新規,任何旅客攜帶任何疫區肉產品入境,最高罰款100萬台幣(約25萬港元)。不過,仍有不少旅客聲稱不清楚新規定,或以為非生肉、真空包裝的肉產品可以入境。防檢局組長彭明興指出,臘肉、香腸等是旅客最常犯法的違禁品,只有罐品可以攜帶入境。

彭明興續指,以往截查違禁肉品時,多數要求旅客即場丟棄並勸導不要再犯,並沒有任何罰則,故此或令台灣民眾和旅客誤以為可以攜帶。彭又指,只有罐頭、軟性罐頭如杯麵裡的乾製食物包可以入境。至於供寵物食用的罐頭,則禁止任何含牛肉的入境。

彭表示,因罐頭經過高溫、高壓滅菌消毒,可以常溫保存不需要冷藏,不會有疫病問題。而真空包裝則僅是把空氣抽出,還是必須冷藏,非洲豬瘟病毒仍能存活,因此不准攜帶入境。

據防檢局數據,自14日實施新罰則後,三日間在全國邊境機場、港口合共截查41件違法肉品。而遭罰款的旅客包括台灣、大陸、印尼、馬來西亞、越南及泰國等國家,他們從非洲豬瘟、口蹄疫、禽流感等動物傳染病疫區帶回禽畜肉品。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