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6月29日 星期二

資金又流入美元


外匯油價跌, 金價昨晚大回吐, 依家上證 -104, 睇怕下午港股大插 !

買實金一定要去有信譽商戶

珠寶設計師走歪路 鑄假金塊行騙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ecJaYjoJRw&feature=related

2010年6月28日 星期一

用50天線和100天線更準確

剛剛睇到, 原來用50天線 cross 100天線來測升跌更準確, 不過要預防 cross 完可以再 cross !

恒指來緊上定落 ?

繼續死亡交叉 ?



轉變黃金交叉 ?

2010年6月26日 星期六

又係買股好定買樓好的問題

剛在某網誌答人問題 !

無錯買股可以用少 D 資金, 提實貨轉名又唔係太難, 稅收費用包在內唔多覺; 如是高息股又有現金流 ! 難就難在買邊隻可以長期升值
買樓用的資金比較多, 手上唔夠錢當然要做按揭, 手續比較多: 差餉、管理費、電錶、水錶、煤氣錶樣樣要理; 出租驚租霸
再比較下點解樓比較可以賺到錢 ?
就如wan自己說的, 樓唔可以只買一部份, 而要一間間咁買, 所以迫你大手買, 之後升值當然會賺多過股票, 因為買股你唔會把同數量資金買曬一隻股, 而剛好隻股又是最大升值個隻, 多數人會愈買愈多隻, 最終會有幾隻是蝕本貨 !
其實無一樣投資是無風險的
你須衡量自己能承受的風險去選投資 !

還有一樣野可以比較買股同買樓的分別 :
買樓做按揭去銀行借錢, 可以借五至七成, 而利息是 p-, 就係得幾里還沒計 Hibor 的低息環境 !
買股票大藍籌都可以用來低押借錢, 但只可以最高五至六成, 利息是 p+, 我以前做的公司要 p+3, 就係 8% !
所以可以見到樓的信譽比股票高, 銀行會收你樓, 不過唔會要你股票, 而股票會直斬倉沽出市場換返現金 ! 如果你見到股仔跳價跌是多數有孖展客俾人斬倉 !

全球最大金幣拍賣

英女皇一早知黃金的價值, 只有世人(包括你和我)才以為紙幣就是寶 !

文匯報

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全球最大金幣拍賣。

220磅 面值750萬元

 該枚楓葉金幣由加拿大皇家鑄幣廠鑄造,直徑53厘米,厚3厘米,重達100公斤(約220.5磅),全球僅5枚,其餘4枚由英女王伊利莎伯二世(她的面像鑄在金幣其中一面)等人擁有。

 金幣幣值100萬加元(約750萬港元),黃金純度為最高的99.999%,根據昨日的市價,用料價值為327萬歐元(約3,129萬港元),拍賣行以此為底價,最後由一家西班牙貴金屬貿易公司在沒對手下以底價投得。  

■路透社

昨晚美元轉弱


是否轉勢就沒知 !

2010年6月25日 星期五

美參眾兩院協商小組通過金改法案

睇來美國人將來借錢會無以前咁易 !

tw.money.yahoo.com

(中央社記者劉坤原華盛頓2010年6月25日專電)經過長達1年的奮戰,美國1930年代大蕭條以來的最大金融改革終於成功在望。聯邦參議院和眾議院協商小組今天清晨表決通過兩院折衷條文。歐巴馬總統對法案通過表示欣慰。

協商小組昨晚挑燈夜戰,至今天清晨5時39分終於表決通過。眾院協商成員以20票對11票,參院協商成員以7票對5票,分別表決通過法案。

歐巴馬在今晨出發前往加拿大出席8國集團(G-8)和20國集團(G-20)峰會前,發表感謝聲明,讚揚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嚴厲的消費者保護法案。

這項法案預料將順利獲參眾兩院聯席會議表決通過,並可望於7月4日國慶日前,送請歐巴馬簽署生效。這將是歐巴馬政府繼推動健保改革後的另一項重大勝利。

這項法案對消費者的保護,小到簽帳卡,大到華爾街高風險金融交易,都有鉅細靡遺的規定。

法案設定金融風險的預警機制,成立權威的消費者金融保護局,監視金融借貸,規定大型公司倒閉清算辦法,及設定其他監管金融機構投資法規。

美國財政部長蓋特納(Timothy Geithner)在協商小組通過法案後發表聲明,讚揚國會展現了美國已準備好走在國際前端的榜樣。

金改法英文講解


睇來銀行以往大賺特賺的時代已過去 !
文匯報
美國國會兩院經過逾21小時馬拉松式談判後,昨日終於敲定金融改革法案,為總統奧巴馬出席多倫多二十國集團(G20)峰會前打下強心針。眾院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弗蘭克表示,銀行和對沖基金將要合共繳付190億美元(約1,478億港元)銀行稅,共同承擔金改成本。

 是次金改,是自1930年代以來最徹底的一次,以加強保護消費者、收緊金融監管和大幅減少業界利潤為目標。當中徵收銀行稅的建議,預料會惹來銀行業極度不滿。建議規定,資產超過500億美元(約3,889億港元)的銀行、擁有逾100億美元(約778 億港元)資產的對沖基金,均需按資產比例支付金融改革經費。

 國會談判代表也通過改良版「沃爾克法規」,禁止銀行坐盤交易。通過金改最大阻力之一的掉期交易問題也出現突破性進展,法案容許銀行將3%一級資本投資於對沖基金。銀行家表示歡迎,認為是對業界的正面訊息,容許金融機構持有內部對沖基金和私募基金,毋須出售絕大部分相關業務。

 華爾街大型金融機構因從事過度冒險投資,引發全球金融危機,還要華府動用公帑拯救,公眾怒不可遏。民主黨借助民意,在過去一年辯論金改案期間不斷收緊監管條文,最終法案過關,被視為民主黨繼醫改後另一次勝利。有共和黨議員則強調金改案是「單方面繳械」,使美企與外國競爭時大失優勢。

 金改案準備於下周表決,趕及奧巴馬在下月4日簽署生效。

香港銀行公會利率2010-06-25

香港銀行公會

香港時間25/6/2010
早上11時15分的結算率。
到期日 港元利息結算率
隔夜 0.07929
1 星期 0.14929
2 星期 0.32643
1 個月 0.45321
2 個月 0.48571
3 個月 0.51750
4 個月 0.55786
5 個月 0.60857
6 個月 0.66500
7 個月 0.72000
8 個月 0.78000
9 個月 0.83571
10 個月 0.89929
11 個月 0.96643
12 個月 1.03571

大量空置房 礙中國經濟發展

文匯報

【本報記者楊奕霞首爾24日電】環球經濟研究院院長、《貨幣戰爭》作者宋鴻兵在此間表示,由債務引發的金融危 機正向全球蔓延。他預言美國經濟將在明年第一、二季度出現二次探底,再次導致經濟衰退。同時,正在發生危機的希臘、即將發生危機的東歐、西歐各國以及英、 日、美等國會如多米諾骨牌一樣相繼爆發金融危機。而中國空置的大量住房凝固了巨額國家財富也是目前中國存在的嚴重問題。

美國經濟明年或二次探底

 宋鴻兵此次出席由韓國《亞洲經濟》報社在首爾主辦的「2010國際金融論壇」,並發表演講。演講中 他再次強調了自己在《貨幣戰爭》一書中指出的債務過度是導致全球金融危機的根源。雖然目前美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其債務增量遠超過GDP增 量,2012-2014年美國難以逾越債務高牆,無法根本解決就業問題,因此經濟復甦也僅能是短期的刺激現象,預計明年將出現二次探底。

 宋鴻兵稱,債務過度堆積是目前歐美國家普遍存在的弊病。因此他預言,主權信用危機的多米諾骨牌已 經形成,希臘、西班牙正在發生金融危機,而葡萄牙的危機也即將出現。同時不能逃脫危機命運的東歐、波羅的海三國和中西歐各國將於今明兩年內爆發。英國、日 本危機則延緩至2011-2012年,最後在2012-2014年,美國再次發生金融海嘯。

 在宋鴻兵看來,解決問題的出路在於大幅降低經濟體總負債佔GDP的比重;調整經濟體負債的結構、強化生產投資、弱化消費負債。同時創新貨幣供應機制:進行非債務貨幣的探索,如黃金、碳排放、創造就業匯票等。

3年後中國勞動力現短缺

 對於中國存在的問題,宋鴻兵直言不諱:大量空置住房凝固了巨額國家財富,大大降低了經濟發展效率。 據國家電網公司的電表統計:6,500萬套住房的電表連續6個月讀數為0,這意味覑如果這些空置住房可容納2億人口。假如平均每套住房價格為50萬,如果 用於風險投資鼓勵創業、扶持中小企業發展,則將會誕生6,500萬個公司,即便存活率為10%,也會有650萬個中小企業生存下來,如果每個企業僱用20 人,將會帶來1.3億個就業機會。

 與此同時,宋鴻兵還表示了中國人口未來的隱憂。2013年中國將出現勞動力短缺現象,而到 2015年,人口紅利小時,人口負擔率開始上升。2025年中國勞動力人口達到頂峰,2035年中國人口達到頂峰。中國產業結構和發展模式將面臨巨大調整 壓力,必須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模式,以應對未來出現美、日歷史上因老齡化帶來的經濟蕭條。

2010年6月24日 星期四

金價升油價跌


美股也跌 !

Think the Gulf Spill Is Bad?

finance.yahoo.com

by Robert Kiyosaki
Tuesday, June 22, 2010

The world knows BP is a disaster, a monster of a disaster. Every time a TV news station shows oil gushing from a broken pipe -- one mile below the ocean’s surface -- the audience feels sick. Scenes of oil-soaked pelicans struggling for life angers and saddens us. The financial losses endured by small businesses and fishermen cannot be imagined, let alone conveyed by the media interviews alone. BP is a disaster whose scope is beyond comprehension.

I was in England this month when President Barack Obama blamed and criticized BP for this tragedy. His criticism sparked the anger of the English. Politicians wanted him to tone it down, to be more careful in his choice of words. English Prime Minister David Cameron told Obama “not to go after BP for the sake of it.” Richard Branson said he was “kicking a company when it was on their knees.” Their concern was not for the environment or those suffering the ravages of this disaster. Their concern was for the pensioners who are counting on BP for a secure retirement

On June 17, the UK’s Daily Mail ran a headline screaming, “Bullied Into a £13 Cave-In." Brits are angry with Obama for pressuring BP to suspend dividend payments and set aside $20 billion for the clean up. Obama’s strong-arm position has affected British pensioners, who own 40% of BP, as well as American pension funds that own 39%. In other words, the economic damage of BP goes far beyond the Gulf. The damage is spreading to pensions, pensioners, and portfolios all around the world.

Ground Zero for the Next Disaster

While in London, I decided to go to dinner at London’s Canary Wharf, ground zero for the next BP. Only a few years ago, Canary Wharf was one of the centers of the financial universe. Condo prices were sky high, offices were packed, and high-paid bankers filled Canary Wharf with wealth and excitement. Today Canary Wharf seems to be dying. It has lost its vibrancy. Many restaurants and offices were nearly empty and there were few lights to be seen in those once high-priced condos.

Canary Wharf will be the next BP, and its BP stands for Bomb Production. Canary Wharf is much like AIG, a factory for exotic financial products known as derivatives. The problem is that most people do not know what these murky and mysterious products are ­-- and that includes the people who make or buy them. It’s why Warren Buffett has called derivatives “weapons of mass financial destruction.” That is how powerful they are.

Back in 1966, when I was a student training to be a ship’s officer, my ship carried bombs from California to Vietnam. During World War II, a ship exploded while loading bombs at Port Chicago, California, the port where the bombs were loaded onto ships. The explosion flattened everything for miles. It is said that the ship’s anchor, which weighed tons, was found more than 60 miles away. Derivatives -- financial bombs -- have the same power if they accidently detonate inside a bank’s balance sheet.

Financial Bombs

The subprime disaster was a result of financial bombs -- derivatives -- exploding in financial institutions such as AIG and Lehman Brothers, as well as banks and financial institution throughout the world. After the bombs AIG manufactured exploded, AIG received $181 billion in taxpayer funding and immediately sent $11.9 billion to France’s Societe Generale, $11.8 to Deutsche Bank, and $8.5 billion to Barclays Bank of Britain. U.S. taxpayer money was going to bail out banks around the world. During the last three months of 2008, AIG was losing more than $27 million an hour. That is how powerful these derivatives can be. The problem I see is this: There are many more such bombs still sitting in balance sheets all over the world.

Military bombs are classified by weight such as 500, 750, and 1,000 pounds, while financial bombs have interesting labels such as CDO (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ABS (asset backed securities), and CDS (credit default swaps). While they sound exotic and sophisticated, when put in everyday language, a CDO is simply debt sold as an asset. And CDS, or swaps, are simply a form of insurance. Since the insurance industry is strictly regulated and the bomb factories producing CDS did not want to comply with insurance industry regulations, they simply called them “swaps,” rather than insurance.

To make matters worse, rating agencies such as Moody’s and S&P (and even Fed Chairman Alan Greenspan) blessed these financial bombs as safe, sound, and good for you. It was almost as good as the pope blessing these products. In 2007 the subprime boom busted, and we know what happened from there.

The problem is that approximately $700 trillion of these financial time bombs are still in the system. While people watch the BP disaster in the Gulf, few people are aware of the other BP -- the financial bomb production -- that is still going on. If this derivative market begins to collapse, we will see another disaster.

Most of us know there is not enough money in the world to fully clean up the Gulf. The same is true with the $700 trillion derivatives market. If just 1% of the $700 trillion derivatives market goes bust, that is a $7 trillion disaster. The entire U.S. economy is only $14 trillion annually. A 10% failure, equating to $70 trillion, would probably bring down the world economy. As with the BP Gulf disaster, there is not enough money in the world to clean up the next disaster.

Could It Happen?

Could such a financial disaster happen? The answer is “Yes.” In fact, just as President Obama pressured BP into doing the “right thing,” so is he pressuring the financial markets to do the right thing. The president and our congressional leaders are pushing through financial reform legislation. My concern is that, if not handled delicately, it is this financial reform that will set off the derivative time bomb -- the next BP.

Currently, derivatives are traded over-the-counter. This mean derivatives are uncontrolled, unregulated, and unsupervised. Proposed financial reform legislation is pushing to have derivatives traded through an exchange. This will bring in greater transparency and controls. My concern is, when this happens, the change to an exchange system will reveal fraud and failures we do not yet know about today. It will be like turning on the light and watching the cockroaches (bankers) run for cover.

While it is commendable that President Obama hold the rich and powerful accountable, I wonder what the price will be? And how many BPs can we afford?

400商品撤銷退稅 中國響退市信號

文匯報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羅洪嘯、劉曉靜、李理23日電】 隨覑中國經濟的逐步企穩,中國為應對金融危機而出台的刺激經濟政策出現逐步退出跡象。財政部和國家稅務總局日前聯合宣佈,明確從7月15日開始,取消包括 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建材等在內的406個稅號的產品出口退稅。這是繼去年6月上調出口退稅率後,財稅部門首次改變出口退稅率政策,同時也是近三年首度反向 操作,調低出口退稅率。專家指出,隨覑產業結構調整的不斷深入,未來一段時間中國還將進一步取消或降低其他「兩高」(高污染、高能耗)產品的出口退稅。

 據了解,本次取消出口退稅優惠的產品分6大類共406項產品,包括部分鋼材、有色金屬加工材、銀粉、酒精、玉米澱粉、農藥、醫藥、化工產品、塑料及製品、橡膠及製品、玻璃及製品等。此前這些產品均享受5%到17%不等的出口退稅率優惠。

鋼材企業臨衝擊

 此輪出口退稅政策調整對鋼鐵業衝擊最為明顯。此前大部分產品享受9%的出口退稅優惠,而根據這次調整,國內主要鋼材出口品種(包括熱軋、中厚板、型鋼產品等)所有退稅優惠將被取消,加上前期鋼材國際反傾銷,令鋼材出口雪上加霜。

 國家發改委經濟研究所經濟形勢研究室主任王小廣向本報記者表示,兩部委出台取消出口退稅政策發出了中國刺激經濟政策退市的信號,這是符合時宜的。他指出,去年對出口的刺激是為了應對金融危機,並不等於國家支持「兩高」產業發展。

 此外,從今年上半年的出口形勢看,經濟明顯呈復甦態勢,加上政策刺激比較多,國內投資帶動高耗能企業發展。但這樣持續一段時間後,對資源需求壓力大,部分行業面臨產能嚴重過剩的情況,有必要進行調整。

產能過剩須調整

 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左小蕾亦向本報指出,在全世界各主要國家退市的背景下,取消出口退稅優惠是中 國已開始逐步退市的手段之一。實際上,從去年11月份開始,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就開始動態微調,回歸常態。下一步政府宏調的整體戰略將是減少經濟的對外依 存度,推動產業升級以及刺激消費。

 海關總署數據顯示,今年前5個月中國進出口總值達1.1萬億美元,同比增長44%,其中出口5,677.4億美元,增長33.2%;進口5,323.5億美元,增長57.5%。

 目前中國出口已超過全球出口比重的10%,從美國和日本的經驗看,這一比重已基本達到瓶頸值,出口份額的繼續提升將面臨較大的貿易壓力。有分析人士認為,此時主動進行出口退稅的結構性調整,將有助於緩解貿易爭端,實現出口產品的升級轉型。

2010年6月23日 星期三

大陸銀行人民幣開戶手續

文匯報

1)未開賬戶的:港人需帶身份證、回鄉證和3個月有效住址親自前往深圳銀行開設人民幣賬戶,然後可在香港銀行通過電匯賬戶匯存人民幣,到期取現也需電匯回香港。

2)已開啟賬戶:只需在香港電匯人民幣存款即可。

3)港幣現金:在羅湖或皇崗口岸通過外向兌換點或在銀行進行兌換,然後將其存入銀行,取現時不准電匯,仍需自己帶回香港。


文匯報


1)未在深圳開設人民幣賬戶的話,要想在深圳存人民幣,必須本人親自攜帶身份證、回鄉證和近三個月有效住址證明赴深,才可以開設人民幣賬戶。

2)港人開戶後可在香港電匯人民幣至其深圳賬戶,但一天不可超過8萬元人民幣。如果通過香港的母銀行與深圳的子銀行進行電匯,如東亞或恒生等香港和深圳間銀行電匯,則免收電匯費用,否則要收電匯費用。

3)人民幣定期存款到期後,如港人想取出存款將其兌換成港幣轉回香港時,以前的電匯必須再以電匯的方式轉回香港,不能取出現金帶回香港。如港人從香港帶現金在深圳存款,當到期後,他們也只能取現自己帶回香港,不能通過電匯轉回香港。

註: 帶人民幣過關每人唔可以多過(好似)兩萬 !

2010年6月22日 星期二

分析指中國匯改對石油需求影響難料

news.on.cc

【on.cc專訊】 中國宣布提高人民幣匯率彈性後,油價最初上漲2%,石油市場正在苦苦思索中國匯改政策將帶來何種影響。分析師稱,油價最初上漲這種下意識的反應已逐漸消退。因為出口成本上升,或將導致中國出口減速,從而降低製造業的油品需求。

中國是全球第2大石油消費國,預計今年全球石油總需求增幅的大約40%將來自中國。分析稱,石油市場可能把中國匯改的影響看得過於簡單,只看到成品油零售價下降的可能性。中國的有車族大軍還在日益擴大。

德意志銀行分析師Paul Sankey表示,交易員認為,匯改使中國消費者所需支付的成品油價格下降,但實際上中國的成品油價仍受政府控制,只是有限制地與國際原油價格掛勾,因此中國的油品價格不一定會下降。

Sankey稱,德意志銀行將2010年中國石油日需求增幅預期維持在70萬桶不變。他說,中國的匯改舉措,可能將在短期內給石油市場帶來動力,但市場基本上仍供應充足。他補充,仍將今年的油價預期維持在71美元/桶,低於普遍預期。

專 門研究中國市場的美國獨立分析師Paul Ting表示,人民幣兌美元走強,將降低中國的石油進口成本,但這影響可能將是漸進的。他說,在推動油價走高方面,觀念的作用,可能要超過市場的簡單反 應。但人民幣升值,可能會使中國下游石油產業的利潤率逐漸擴大,進而刺激企業生產更多石油產品。

Ting預計,中國石油需求量將增加約 775,000桶/天,日需求量達到910萬桶,但仍不到全球最大石油消費國美國日需求量的一半。人民幣升值,實際上將使下游石油產業利潤率上升,從而緩 解中國上調國內油品價格的壓力。大方向而言,這將有助於中國遏制通貨膨脹,但如果其結果導致國內需求上升,或石油市場感覺需求上升,則全球油價可能面臨上 行壓力,進而導致通貨膨脹擔憂捲土重來。

他稱,預計油價不會大幅上揚,但從上述匯率-通脹-價格-需求循環來看,油價是看漲。

金市殺好倉

金價今晚見新高後挾好倉, 所以買金要買實金而唔係買期金 !

2010年6月21日 星期一

投資和做人一樣

一定唔可以做井底蛙, 一定要睇遠 D 和睇下外面發生 D 乜野, 而避免自己跌入陷阱 !
早排諗極都唔明點解 D 人還會跌入寶藥黨或祈福黨陷阱, 就係太多人無留意外面發生乜事 !
還有就是無知, 唔去理解自己做緊乜, 就去買投資產品; 迷債唔係債券和掛鉤票據大風險都唔知, 蝕曬錢自己受苦 !

好多人最愛睇的是, 有人日日同你講, 買啦, 買啦, 優質股票唔怕買, 放十年廿年就會翻三翻, 到時財務自由啦, 哈哈 ! 人地常說, 風水佬呃你十年八年, 呢樣就可以呃你廿年後才發覺無得退休 !

如果專家預言變事實, 幾十年後, 資源用完, 無電大家玩完, 你手上的股票睇怕也玩完了, 所以不可不防 !!!

好耐無寫訓話啦, 因為早已寫了厚厚的投資手冊, 以為 D 人自己會去睇, 唔曬重複再重複 !

還有, 我日日辛苦記錄的文章是好有用的, 一定要讀和記住 !

恒指裂口高開

恒指收 20912 +625, 901億成交 !
可能會在 21371 樓下橫行, RSI 和MACD已去到高位, 等待線圖變化 !

北京出現假恒生櫃員機

去禁機最好選銀行中的櫃員機, 唔好去單獨機提錢 !

蘋果日報全文

【本報訊】內地假貨充斥,除了名貴跑車法拉利、 iPhone外,現時更出現假櫃員機。最近在北京鬧市宣武區有人在街頭擺放一部假恒生銀行櫃員機,有市民不虞有詐使用時被套取資料及密碼,結果存款盡失; 當地公安昨已派人將該假櫃員機拆走,並全力追緝歹徒。有本港保安公司顧問形容,歹徒利用假櫃員機犯案的手法匪夷所思。

解構假櫃員機四大破綻

1)被食卡翌日可在此機取回

2)收條出口只貼上紙張,根本不能出收條

3)只用膠水臨時貼着鍵盤保護罩

4)現金出鈔處被封密

2010年6月19日 星期六

能源危機後患無窮

蘋果日報

上星期談及美國著名石油地質學家金.克勃( King Hubbert),預測石油產量大約在 21世紀初會「見頂」,克勃的計算理論基本上是按天然礦物供求曲線來推論,以有限的資源由發現至耗盡,其中生產的分佈是按一鐘形曲線( Bell Shape Curve)設定,由開始至全盛,由全盛至終結,其中各佔一半,上升的周期較慢,因用者較少,下滑的周期較快,因用戶不斷增多,而資源日益減少。

大停電恐頻繁出現

近年在這方面研究的國際級權威人士有克 勃的入室弟子,蜆殼石油( Shell)前全球勘探總經理金寶博士( Dr.Colin Campbell)、法國國家石油公司( Total-Elf-Fina)前全球首席勘探總裁金.拉克拉裏博士( Dr.Jean Laherrere)、美國加州理工大學( Cal Tech)教授理查.鄧肯( Prof. Richard Duncan)等,這些國際級專家學者都一致認同, 2005至 2010年左右全球石油產量將見頂,其中偏差(包括人為因素、減產及提價)不會超過 5至 10年,而多組數位顯示, 2003至 2004年可能是「頂峯」,高峯過後,隨之而來的是油價飆升、高通脹、大衰退、食物危機及戰爭等不幸事件。
鄧肯教授在 1996年初就估算以亞洲人口佔全球 60%,而石油儲量只有 8%,每年只能供應全球 10%所需,隨着人口爆炸性上升,需求倍增,危機將隨時爆發,其後 1997年發生亞洲金融風暴,可謂不幸言中。事實上,他的預測更令人不安:除非人類能及早發現其他石油取代品,否則 21世紀開始將頻繁地發生大停電,直至「洋燭」時代再出現。
這一預言有些已兌現,例如早前美加發生幾十年來未有的大面積停電;近日中國也鬧電荒,很多地方無電供應,都可能是先兆,美國前總統布殊的能源顧問馬菲.西文士( Mattrew Simmons)亦說「處境非常危急,這是全球最嚴峻的問題」。

鄺社源

30億內地游資 爆炒緬甸玉

玉石牛市第三期 !

文匯報

【據中通社18日電】內地各路游資今年甚為活躍,在炒過股市樓市農產品後,又盯上了緬甸的無價之寶——玉石。據悉,今年以來,挺進緬甸爆炒翡翠原石的內地游資起碼有30億元。

 與玉打了30多年交道的廣東平洲珠寶玉器協會會長梁晃林慨嘆道,現在的玉石市場「虛火」虛得讓人摸不覑頭腦:今年從年頭到年中,原石玉價已大漲三成多;以往上千萬元的原石玉已經是天價了,現在上億元的原石玉也如春筍般地冒出頭來。

成品玉石亦受瘋狂追捧

 一位不肯透露姓名的福建翡翠商人說,今年以來,挺進緬甸爆炒翡翠原石的中國游資起碼有30億元。來自平洲珠寶玉器協會的數據顯示,今年1-5月,該協會新增會員達2,600多人,創有史以來最高紀錄,比去年全年入會者還多了100多人。

 原石的「瘋狂」,開始傳導到玉石成品市場,一塊手指尾大的玻璃種緬甸玉,無色的是上萬元,有點綠色起碼四五萬元,「玉迷」們瘋狂追捧,只要有貨,一律「通殺」。

 做玉器生意20多年的南海商人郭先生,剛從緬甸當地政府舉辦的玉石原料拍賣會上回來,他說,這個拍 賣會他每年必去,但這麼多年來從未見過像今年這樣熱鬧的場面,就像「趕墟」似的,原計劃5,000人參加,結果來了8,000多人,2,000平方米的洽 談大廳被擠得水洩不通。參與拍賣會者九成是華人,與往屆不同的是,今年有一半是生面孔。

上億元原石 「不眨眼」拿下

 這些首次入市者出手豪爽,有的人根本不看玉質,好像每塊石頭裡都藏覑寶玉似的。緬甸的原石玉商人可 能也嗅到了中國商人的炒玉風,趁機抬高了價格,玉石原料的起拍價比往年增加了10%。沒想到的是,中國商人根本不在乎這點上漲,追價追得更兇。郭先生說: 「拍賣會上,一塊幾千萬元的毛料,我們出價時要猶豫很久,而那些游資二話不說就買了。以往上千萬元的原石已經是天價了,只有超級大戶才敢問津,現在動輒上 億元的原石,那些游資眼都不眨就要了。」

 據《羊城晚報》報道,從2003年開始,緬甸玉石的價格就一路走高,每年均以10%-30%的幅度增長,今年的原玉石價已大漲了三成多。在郭先生看來,原石價格上去了,但玉石質量卻是一年不如一年。

 「現在80萬元一公斤的毛料,質量還不如10年前3萬元一公斤的。」郭先生說,今年的緬甸玉石原料拍賣會涉資估計達50億元人民幣,比上屆翻了一番多,再創歷史新紀錄。

Central banks join the gold rush

finance.yahoo.com 全文

Foreign governments have been getting in on the recent gold rush, driven by continued fears about Europe's debt crisis and the pace of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Those concerns have been propelling the precious metal to record highs over the past 18 months. In fact, gold posted a new intra-day high Friday, when it reached $1,260.90 an ounce. A day earlier, it reached a fresh record high closing price of $1,248.70 an ounce.

Last year, foreign central banks were net buyers of gold for the first time since 1997. India, China and Russia have been the biggest buyers. And more recently, the Philippines and Kazakhstan jumped into the fray with big purchases of the precious metal during the first quarter, according to data released by the World Gold Council Thursday.

金銀高收

本人流動資金中, 實金 profit 升咗 51%, 而股票 profit 升咗 15% !

2010年6月18日 星期五

中央叫停鋼鐵業擴產

蘋果日報

【本報訊】國務院辦公廳昨發出通知,要求 2011年底前不再核准、備案任何擴大產能的鋼鐵項目,並對 05年以來建設的鋼鐵項目進行清理。同時,內地排名首 10位的鋼鐵企業集團鋼產量佔全國產量比例,需在 5年內從 09年的 44%提高至 60%以上。

飾金價新高

差價也去到 1040 蚊, 12500/11460

金條, 金粒價 11900/11500



所以愈遲買, 就愈唔著數 !

2010年6月17日 星期四

房利美房貸美紐交所除牌

明報即時新聞網

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發表聲明,要求兩大抵押貸款巨頭房利美與房貸美從紐約證交所和其他全國性證交所退市。

「退市」消息一出,令兩房股價暴跌約4成。至周三收市時,兩房股票在投資人急速拋售下,房利美股價已不足40美分,房貸美股價也僅為50美分左右。

引發美國本輪金融危機的房貸美和房利美,自2008年9月起即由美國聯邦住房金融局接管。如今,兩家公司股價長期低於1美元,已不符合紐約證券交易所交易規則,退市只是早晚問題。聯邦住房金融局認為,兩房退市可以避免持續的最低價格水平和股東投資的損失。

房貸美發表聲明表示,計劃將其普通股和優先股從紐約證交所退市,正式的退市時間將在今年7月8日左右。

房利美則表示,計劃將其普通股與優先股從紐約證交所和芝加哥證交所退市。

退市之後,預計房利美與房貸美的股票將在場外櫃台交易系統進行交易。

(中新社)

有排悶市

只等十天線, 二十天線和五十天線重遇 !

2010年6月15日 星期二

大市悶到嘔


不如出去行下街好過 !

2010年6月13日 星期日

炒金熱潮空前 銀行紛擴金庫

文匯報

部分全球最大的銀行與保安公司正忙於修建金庫,用作儲存價值數百億美元的金條與金幣,旨在利用黃金需求飆升與金價屢創新高獲利。

 鑑於憂慮全球經濟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投資者對黃金的興趣日益濃厚,導致長期儲存空間短缺,促使銀行多年來首次新建金庫。

按金價百分比 儲費水漲船高

 銀行家表示,金庫儲存業務已變得非常賺錢。由於儲存費是按照金價百分比收取,金價不斷上升,儲存費也水漲船高。金價本周創下了每盎司1,251.2美元的名義新高,自1月份以來累計上漲14.5%。在周四的交易中,黃金交易價格為1,226美元。

 金礦商Petropavlovsk主席漢布羅說:「人們對實體黃金的興趣空前高漲,這正造成各種各 樣的緊張。」增加的需求大部分來自於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全球最大的ETF「SPDR Gold Trust」周四持有的黃金量達到創紀錄的4,200萬盎司,按當前價格計算,總值達515億美元(約4,017億港元)。

 一些銀行表示他們仍有儲存空間,另一些則表示金庫空間接近飽和。不少銀行稱,他們正在或計劃修建 新金庫。摩根大通最近在新加坡開設一座新金庫,瑞士安保公司Via Mat International則剛在倫敦西部開設一座銀保險庫,德意志銀行正考慮修建一座新金庫。巴克萊資本駐倫敦全球大宗商品業務主管瓊斯表示,巴克萊正 「積極研究貴金屬儲存業務」。 

■英國《金融時報》

2010年6月12日 星期六

櫃員機觸覺標記下月完成安裝

請當局重視保安問題, 唔係遲下又見盲人禁機俾人搶錢新聞 !

hk.news.yahoo.com
(星島日報報道)銀行公會宣布,全港二千八百部自動櫃員機,將於七月初完成安裝觸覺指示標記,方便視障人士辦理自動櫃員服務。

  銀行公會去年六月,以試驗性質在全港八十二部自動櫃員機安裝觸覺指示標記,標記分別安裝在自動櫃員機上的「入卡處」、「鈔票出口」和「通知書出口」位 置,以協助視障人士辨認自動櫃員機各位置的功能;根據公會的調查顯示,近八成受訪的視障人士希望有更多自動櫃員機觸覺指示標記。

  公會主席洪丕正表示,有關的試行計畫自去年推出以來,成效理想,為方便視障人士,業界決定將安裝計畫推廣到全港二千八百部櫃員機。公會將密監察全面推出觸覺指示標記後的效果,並繼續與視障人士團體溝通,以了解其需要。

本報記者

2010年6月11日 星期五

NOW 財經新聞 - 索羅斯

索羅斯說海嘯第二波剛開始 !

大家要防六月有波動, 睇實線圖是否死亡交叉直插落去 !

2010年6月10日 星期四

資金流出美元


油和外幣升, 金企穩, 美股又升 !
不過港股唔炒短線的都係等線圖明朗化先再買入 !

2010年6月7日 星期一

点评近期金融形势

宋鴻兵博客

2010-05-29
我认为在危机判断上,尼尔弗格森比鲁比尼更深刻,这不 是因为我和弗格森更熟,事实上我始终认为弗格森和蒙代尔等都是世界货币派,弗格森更是罗家的学术代言人,老蒙每年来中国10几趟四处游说,核心就是统一货 币有理。弗格森的观点更有历史纵深感,和他交流是能够领悟很多东西的,但我认为他的动机有问题。

  刚才看到鲁比尼发表文章说泡沫必然而且 已经破裂,危机并未结束而是进入了一个新阶段。老鲁并非始终如一,记得去年5月在韩国数字论坛上老鲁曾大谈世界经济复苏如何值得期待,他是主题演讲,我是 论坛演讲,我们的观点截然相反,我认为金融海啸第二波难以避免,在晚宴上他曾调侃我要把末日博士拱手相让。

  IMF 看着西班牙经济越来越不顺眼了,其实我在央视的直播节目中反复提到西班牙就是下个危机爆发点,其规模是希腊的5倍,7月之前就会见分晓。因为它的十年国债很可能出现被抛售的局面。葡萄牙也在劫难逃。

   每当我看到券商和基金的所谓分析报告时,都不禁仰天长叹,这些毫无全球战略视野的股市评论究竟要害死多少人才能明白最基本的道理呢?不理解世界统治精英 的人脉关系和思维方式的人根本无法理解金融市场的波云诡异,而付出代价的永远都是普通股民。金融圈的朋友们对危险如此麻木的盲目乐观情绪令人担忧。

   危机倒逼改革,制造和放大危机是加速改革的不二法门,这一过程将是残酷甚至是血腥的。危机之后的欧洲将不再是同样的欧洲,更大的主权信用危机将陆续爆 发,总有一天这一危机也将冲击中国,中国将被迫交出部分金融主权,而被抽离了货币发行权的政府,仅仅是维持金权专政的工具而已!

  美元最终会与欧元一起消亡,关键是美国人民不会同意的,所以美元的危机必不可免。国际银行家有了美元这种世界货币还不够吗?答案是不够,因为还有200种主权货币,美元对其他国家的货币只能间接发生作用,这个财富蛋糕切得很不爽嘛。

   我还可以大胆预言,欧元会完结吗?断然不会!因为这是国际银行家50年奋斗成果的结晶,是未来世界货币宝贵的试验田。最后所有主流学者的意见会高度统 一,结论就是:罪恶的不是统一的欧元,罪恶的是不统一的欧元区国家的财政!很多人误以为是美元暗算欧元,其实未必,统治美联储和欧洲央行的本是一群人!

   刚看新浪新闻:诺奖得主斯宾塞:欧洲财政主权的完结。观点:“目前身陷财政失衡与主权债务危机困境的欧元区拥有强大而自主的中央银行,但同样面临财政分 散、并在政治上仅实现了部分统一的现实”。真是妙得很,众口一辞的大合唱:消灭货币主权,消灭财政主权!问题是,最终的集权在谁的手上?!

  我本人从不是悲观主义者,关键是准确判断形势,冷静分析,我们不幸赶上了80年来最大的危机,我们又有幸碰到了80年来最大的机遇。胜败只在一念之差。

   人类的本能是渴望安全和成就,但我们生活的世界的现实却是残酷而冰冷的,如果不能保护自己,或将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这些人会本能地倾向于接受利好的消 息而屏蔽掉所有坏消息,无论问题有多么严重,他们的接收系统都是封闭的。这就是为什么金融海啸会给这么多人带来伤害的重要原因。

  天真的 投资者们相信经济真的在复苏,投资暴利机会再次重现,一切都会回到2006年的光景。而在我看来,世界正来到1929年大危机之后的1933年转折点,那 时世界经济再度恶化陷入第二轮危机。2007年危机之后的4年,美国股市可能跌回8500点,甚至更低。持有长期价值投资信念的投资者将成为市场中瞩目的 祭品。

  IMF将成为世界中央银行,它将监管世界各国政府的财政、税收政策,而SDR(特别提款权)将会僵尸复活成为世界统一货币的有力 竞争者。中国在上交全部金融主权之后,会得到最多10%的小股东地位。嘿嘿,大股东们分不分红就全看别人的心情了。SDR将会用黄金作为部分支撑,主要原 因是各国主权信用已经烂透了。

  2012到2014年美国将会迎头撞上9.6万亿美元的还债高墙,从而触发美元信用大危机,而英国和日本 的主权危机会来得更快些。人们不需要太多的想象力就能看到一场类似目前欧元体系的重大问题,2-3年后各国媒体的通栏标题将是“世界各国都需要统一的货 币、财政和税收纪律”,否则谁也无法单独摆脱危机。

  看看鲁比尼今天的说法吧:“鲁比尼警告称,若不能统一执行相同的财政纪律,欧盟可能 解体”。所谓“统一执行相同的财政纪律”的实质就是统一财政和税收体系,货币、财政、税收乃是构成国家金融主权的三大要素。欧洲统一了,世界统一货币和世 界政府的理想还会远吗?危机倒逼改革,而危机是可以被策划的!

  就国内情况而言,政府为了控制资产泡沫而打压房市,股市受国际金融形势的 制约而难以大幅反弹,过剩资金必须要寻求出路,政府必须也只能打开垄断行业,从而疏导虚拟逐利资本向实业投资转化,以创造就业,刺激经济发展。过剩资本的 另一个避风港就是黄金和白银等贵金属,这与世界各国的情况类似。

  黄金看涨的主要原因就是7500亿欧元拯救计划中的主要部分(约 5000亿欧元)仍将以发债的形式解决,更大规模的负债将进一步动摇欧元乃至整个纸币体系的信用。德国各银行的金币销售量从半年前的日均 2000-3000盎司,飙升到目前日均销售50000盎司。资金正以前所未见的规模从纸币资产向贵金属资产转移。

  欧元危机的最终结果 就是迫使欧洲各国进一步放弃国家主权,达成财政、税收的一体化,统一受欧洲中央银行的“监督”,而欧洲央行是超越各国主权政府、不受任何民主选举制度约束 的不折不扣的私有中央银行,从奥巴马、沃克尔、英国首相、IMF最近的表态看,一个欧洲合众国将崛起于主权债务危机的废墟之上。

  我们掌握的信息表明:西班牙与葡萄牙的国债问题可能在今年6月底以前暴露出来,其中6000亿欧元的两牙1期国债被压在欧洲中央银行手中,套现出来的10年期国债将在此时遭遇沉重抛压,近期黄金、欧元、美股、港股、上海股市震荡的根源就在于此。望广大投资者当心风险。

50天線已跌穿250天線

大市向淡已形成, RSI和MACD 要尋底啦, 所以不急於買貨 !

黃金持續跑贏股債

蘋果日報

我先前已指出,如果一定要抓到引發這一場金融危機的元凶,頭號嫌疑犯肯定是美國聯邦儲備局。 2001年起聯儲局「人為地」把利率控制在偏低水平,此舉不但觸發樓市泡沫,還造成其他泡沫。
聯儲局所打的如意算盤,就是希望透過低息政策,一方面刺激信貸增長,另一方面可以鼓勵企業和個人消費,並且將閒錢投放到回報較吸引的資產市場。
在一定程度上,聯儲局是成功了。當時,零期限貨幣(註: MZM,相當於 M2貨幣供應減去定期存款,再加上貨幣市場基金)以及小額定期存款,相對於 Wilshire 5000指數的比率的確有所下降。在此期間,股市節節上升,而房價則穩定下來。
不宜瞓身投資股票

當我分析到時下的經濟、社會和地緣政治前景,我對於「瞓身」投資股票卻有所保留。不過,我認同 F. Scott Fitzgerald的觀點,他強調人們應具備能力在同一時間接受兩種相反的論點。因此,當我意識到聯儲局決定在一段長時間維持「零息政策」時,我又質疑現金是否最穩陣的投資。
就算聯儲局在未來收緊貨幣政策,舉例說把基準利率調高到 5厘,但到時通脹率可能達到 8%,換言之實質利率會變成負 3厘。今時今日,若果一家中央銀行採取這種「擴張性」的貨幣政策,到頭來的結果就是貨幣崩潰。
在 1979年,墨西哥奉行極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此舉導致墨西哥披索在 1979至 1989年期間狂瀉,兌美元暴跌逾 98%,當年墨西哥股市的表現又如何呢?
用當地貨幣單位計,墨西哥 Bolsa指數由 1066點的谷底勁彈至 1987年的 343,545點,於 1988年報 139,620點。不過,當換算成美元計算, Bolsa指數從 1979年的 48點升至 1987年的 220點, 1988年底回至 62點。
換句話說,如在 1979年的高位 70點入市,以美元計價,到 1988年的時候他基本上沒有賺到甚麼大錢,這是由於墨西哥披索貶值,幾乎抵銷了股市的升幅。
美元美債未必穩陣

以上例子可得出一些啟示:用本地貨幣計,如央行狂印銀紙,房地產和股票等資產的價格會上漲。然而,倘若換算成一種強勢貨幣來計算,股票或許只算是原地踏步。所以,聯儲局一日由伯南克掌權,美元和美國國庫債券未必真的是想像般那麼穩陣。
長線而論,我相信黃金會持續跑贏股票、現金和債券。當然,其間股票或會有一些時間會勝過黃金,正如去年一樣。
因此,目前我唯一鍾情的「貨幣」就是黃金,並仍然建議大家持有。不過,我察覺到很多散戶手頭上沒有太多黃金投資,因為他們早已賣掉,並希望等待較低的價錢才買回。

麥嘉華

2010年6月6日 星期日

上市陷阱 一切都是老千的安排

東周網

實戰教室 - 黃毅力

我有一位認識了超過十年的客戶,這十年來,我眼見他在國內的公司由三百人的小廠,變成三千人的大廠、由小屋搬大屋、亦由中小企東主,變身上市公司主席。我可以說是見證着他的變遷。

一個月前他來電,說希望將手頭上的七輛汽車立刻變賣套現。細問下才得知,他已陷入嚴重財困,將會一無所有,而事情都是由當天認識了數位從事金融顧問 的朋友開始。他說:「七年前在飯局上,我認識了數名自稱金融家的朋友,他們說可以協助我的公司上市,但是當時我明白要安排公司上市將會是『一闊三大』,單 是上市前的開支已過千萬,所以根本沒有這個打算。

「但是那位金融家跟我說:『因為你公司實力雄厚,所以我們『免費』幫你安排上市,只要你在公司上市之前,用成本價將部分股份轉售給我們,那就已經足 夠了。』我計過數,只要公司的操控權還在自己身上,既然有人願意包銷上市前的部分股份,又何樂而不為?絕不能錯失機會吧!當我打好這如意算盤後,上市的安 排亦一切順利,我也與他結成好友,更覺自己終於遇上伯樂!

「後來,那位金融朋友更介紹我去炒樓炒股票,短短半年便已經賺了二億元,相反,做廠時日捱夜捱,一年的利潤也只得四千萬。錢又怎會嫌多?既然炒賣的錢那麼容易賺,我便將做廠賺到的錢都拿去投資,希望三年內可以賺個十二至十八億。

「那時我開始沉迷炒樓,問銀行借錢也很容易,因上市公司是不需要個人擔保。於是身邊出現了許多banker,他們有如酒吧的知客,天天上來求我借錢,我也愈借愈多,愈炒愈紅,卻沒有察覺到樓市的起與跌,只不過是一個循環。

「隨着樓市下跌,我不單止將賺回來的錢『輸突』,工廠在營運上也開始出現周轉問題。於是那位『伯樂』又再出現,他說:『你可以將你的上市公司按給我 們,這樣你便可以有錢周轉,但只是有一個條款:如果你公司的股價跌多於20%,我便會要求你還錢,如果你不還錢,我更可以沒收你抵押的上市公司殼。』

「當時我盤算過後,相信自己的公司品牌及實力足以穩定股價,加上自己仍是一名大股東,股價沒可能出現多於20%的波動,風險並不高,於是我便押了公 司的『殼』給那位金融家。怎料兩個月後,市場突然流傳我公司『唔掂』,股價更在主板上直插30%!那時我完全不能理解,但為了不想破產,亦明白『留得青山 在,哪怕無柴燒』的道理,便惟有將自己上市公司的殼急賣套現還債。我相信那位金融家也做了我第三次伯樂,因他的資金打救了我,令我避過破產危機。

「可是今天我終於知道,原來由提議將公司上市、知客般的銀行家、市場謠傳及股價直插等各種事情,都是他巧妙安排的!由他哄我上市開始,早已洞悉我整間公司及財務上的實力,亦清楚當中是有利可圖,因為只要我成功上市,在聯交所掛了牌,單是這個殼也值一億元!

「後來他跟我打好關係後,便教我炒樓、買Accumulator,令我不務正業,而我也因貪念沒有收手,那便正中下懷。同一時間,他在市場上不斷用 低價吸納我公司的部分股份,儲了貨,到時機成熟,便趁我病,攞我命,將我的股價壓低,迫使我要按照借貸條款,將數十年的心血雙手奉送!到了今天我已一無所 有,全都只因當天一個『貪』字!」

一個人的成與敗,都是在於對「貪念」的自我管理。希望各位中小企僱主或做實務生意的人,看過我朋友的經歷後,請警惕自己,小心行事,不要被「貪」字所迷惑!

2010年6月5日 星期六

內地通脹續加速 日用品掀漲價潮

文匯報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海巖4日電】受原材料、運輸及人力成本等持續上升的影響,近期內地奶製品、麵包等食 品,日用紙張、茶葉、棉布等多種日常生活用品悄然漲價。此間經濟學家向本報指出,儘管近期通脹呈趨緩形勢,但前期工業品出廠價格(PPI)的快速上漲,不 僅令企業生產成本大幅增加,苦不堪言,更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對日用品價格產生拉動作用。

 中信證券分析師劉雁群向本報分析,今年以來PPI快速上漲,4月同比上漲6.8%,5月預計將達到7%左右。原材料價格上漲令產品成本增加,油價上漲增加運輸成本,而近幾月來內地人員工資亦出現較大幅度的提高,這些都導致企業面臨成本壓力,而最終將傳導到消費品價格上。

棉花累升六成 服裝漲價15%

 據《第一財經日報》報道,近期國內棉價連連走高,中國棉花價格指數顯示,標準棉的價格已從今年2月 的不到1.5萬元/噸上漲至5月的17,289元/噸,而去年年初標準棉的價格僅為10,966元/噸,從去年年初至今,累計漲幅已經逼近60%。目前國 內商場裡的服裝品牌今年價格普遍上漲10%~15%,而不少出口服裝企業只是將訂單價格微調3%~5%,遠遠低於原材料成本上漲的幅度。

 而乳製品價格上漲的苗頭早在3月即已顯露,近期內地部分賣場收到雅培、多美滋等國外品牌奶粉漲價 約一成的提價通知。而考慮到市場份額等因素,國內奶粉企業大多暫未調價,但是企業紛紛表示,感受到了成本上漲的壓力。光明乳業公關部經理龔妍奇表示,目前 並未接到公司價格上調的通知,但是她表示,國內原材料價格確實在上漲,不僅是原材料,整個產業鏈的價格都在上漲,比如能源價格、運輸價格等。

飼料成本高企 拉抬奶粉價

 商務部市場運行調節司監測報告稱,乳製品價格上漲主要有三個影響因素:一是原料奶供應緊張;二是奶 粉消費增長較快;三是成本上漲,玉米、苜蓿等價格上漲,增加原料奶生產成本。報告認為,短期內乳製品價格將延續上漲走勢,受奶牛養殖、乳製品包裝運輸等成 本上漲及進口奶粉價格上漲的共同影響,國內乳製品價格大幅回落的可能性較小,特別是中高檔液態奶、保健酸奶和嬰幼兒奶粉價格仍有繼續上漲可能。

 另外,受國際紙漿、甘蔗渣等原材料價格上漲的影響,內地生活用紙近期亦開始提價。佔據內地生活用紙15%市場份額的金紅葉紙業有限公司,近期已將其產品提價10%。

 多家上市食品企業在財報中亦都提到,生產成本大幅上升,毛利受壓,醞釀漲價。康師傅稱,一季度該集 團所需的原材料價格大部分出現雙位數升幅,其中方便麵主要原料棕櫚油成本比去年上漲30%,飲品主要原料PET膠粒及糖價相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30%及 50%以上。另外,除了原材料成本增,人工成本也在上漲。

歐羅跌穿1.20


昨晚美國一開市, 乜都倒轉曬, 金升油跌, 外匯跌, 美股大跌 -323
睇來六月都係麻麻的啦 !

2010年6月4日 星期五

金價回吐油價升


又有機會買平金啦 !
股市還須等變化明朗先買 !

2010年6月3日 星期四

技術性反彈


死亡交叉的威脅沒除, 都唔明點解好多人又買滿倉的貨啦 !

The Rich List Poor on Gold

睇來金價還有好多水位升, 因為大眾持貨實在太少啦 !

www.kitco.com

Bloomberg reports that: “More than half of the investors surveyed said they are more cautious than they were before the crisis, Barclays said in a statement in Hong Kong today. About 2,000 wealthy investors who have more than 1 million pounds ($1.47 million) in investments from 20 countrie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in February and March, it said. “The uncertainty around the prospects and timing of the global economic recovery is causing investors to favor” equities and real estate.” Almost 90 percent of the surveyed investors in Singapore said the property market is likely to perform well in the next 12 months, while 68 percent of the Australian respondents said they are positive on equities, according to the survey.

2010年6月1日 星期二

50天線就來穿250天線

恒指向下行的機會大過向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