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7日 星期一

花旗:美股仲有大把空間跌 不排除跌至4500點

hk.finance.yahoo.com

華爾街專家警告,隨著特朗普團隊加大關稅力度,股市大有空間繼續跌。

標普500指數(^GSPC)剛剛經歷了自2020年3月以來最糟糕的一周,華爾街並不確定拋售是否已經結束。

花旗美國股票策略主管Stuart Kaiser在周日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他認為美股「還有很多下跌空間」。

Kaiser表示,最壞情況的關稅結果仍未被納入盈利預測或股票估值。同樣,如果經濟真的放緩至令人擔心的衰退水平,股市還沒有充份反映這種結果。

Kaiser說:「我們仍然非常謹慎。估值、定位和風險定價方面的調整還不夠,因為每股盈利表現和經濟增長預測遠未反映潜在的關稅影響。標普500指數跌至4500點左右並非不合理。」

周日晚,與標準普爾500指數(ES=F)掛鈎的期貨暴跌超過4%,而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NQ=F)期貨下跌近5%。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期貨(YM=F)下跌3.7%。納斯達克指數周五收跌,而標準普爾500指數的跌幅較2月份的紀錄高出17%。

經濟學家們嚴厲警告,特朗普總統推出多個世紀以來最大規模的關稅舉措,足以令美國經濟停滯不前。

摩根大通是第一家預測特朗普關稅將會令美國經濟在下半年陷入衰退的華爾街大行。

花旗的Kaiser則指出,如果經濟陷入衰退,標普500指數可能會進一步下跌。

根據他的研究,自1948年以來,在經濟衰退期間,標準普爾500的平均下跌幅度為22.1%。22.1%的跌幅將使標準普爾500指數跌穿4800點。

Kaiser寫道:「這樣,在估值、定位和風險定價方面的調整取得了顯著進展,但盈利表現和經濟增長預測仍未充份反映潜在的關稅影響。」

隨著股市在2025年開始下跌,華爾街愈來愈多地談論,聯儲局、白宮或其他政策制定者會否介入以阻止混亂並幫助金融市場。

在特朗普的「解放日」衝擊之後,似乎並沒有任何「策略」發揮作用。

美國商務部長Howard Lutnick周日在一個節目中說:「特朗普關稅不是開玩笑的。」

周五,聯儲局主席鮑威爾暗示,投資者不應預期央行減息會立即帶來紓緩。

鮑威爾說:「現在談論針對這些措拖的適當貨幣政策還為時過早。我們今天還不能滿有信心地說。」

結果是股市插水式下滑,看不到明顯的結束跡象。

Renaissance Macro經濟主管Neil Dutta周日在一份報告中寫道:「聯儲局還沒有準備好介入,如果總統認為經濟狀況良好,他沒有理由改變方針。在我們預測貿易政策前景之前,投資者需要知道,看跌期權的行使價繼續下跌。」

Dutta補充說:「所以,你要麼認為關稅是達到目的的手段,要麼認為關稅本身就是目的。每個人愈早意識到這可能是後者,我們就愈早開始談論重返市場。」

撰文:Josh Schafer

關稅對消費者無影響? 美前財長斥「有史以來最大自殘」 分析:2018年教訓證「風暴才剛開始」

巴士的報

特朗普瘋狂加徵關稅引發多方反對和批評,美國國內亦掀起「自救運動」,民眾除了加緊囤貨,更湧上街頭抗議。美前財政部長直斥,關稅政策是有史以來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最大自殘傷口。分析認為,根據2018年貿易戰的歷史教訓,風暴才剛剛開始。

白宮國家經濟委員會主任哈西特日前為特朗普關稅政策護航稱,美國消費者不會付出更多代價,且美國長期存在貿易逆差的原因是供應非常缺乏彈性,他又指,已有逾50國家要求協商。特朗普表示,「這是一場經濟革命,我們一定會贏。儘管不容易還是要挺住,最終結果將會是歷史性的。」

針對哈西特的護航,美國前財政部長勞倫斯·薩默斯直指,特朗普關稅政策是有史以來給美國經濟造成的最大自殘傷口。薩默斯表示,關稅將導致物價上漲,加劇通貨膨脹率,進而降低人們的消費能力,也意味著就業機會的減少。

美國民眾則已經直接用行動證明,究竟特朗普關稅政策有無影響。大家紛紛在網上搜索哪些商品會因關稅漲價並瘋狂囤貨,「我該在關稅實施前買什麼」、「我該搶購什麼」等關鍵詞成為Google熱搜詞,不少美媒也根據相關信息給民眾列出了「購物清單」,在清單中,「中國」一詞幾乎貫穿始終。據報道,纽約市民諾埃爾·佩格羅在兩日內花費3500美元囤積電子產品,甚至因搶購中國電視機跑遍多家商店。

除了加緊囤貨,民眾還湧上街頭,抗議特朗普的關稅政策,而一批來自科技和金融行業的知名人士也在組團前往特朗普的海湖莊園,希望和特朗普就其全面徵收關稅一事進行常識性討論。

為何特朗普要「冒天下之大不韙」瘋狂打關稅戰?特朗普政府的核心論點是:長期貿易逆差源於「不對等的關稅與非關稅壁壘」,加徵關稅將迫使貿易夥伴讓步,同時通過「成本轉嫁」吸引製造業回流美國。但這個算盤是否敲得響?

央視新聞旗下公眾號「玉淵潭天」引用幾組與2018年貿易戰相關的數據,分析關稅政策將如何震盪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

回顧2018年,美股至少經歷過3次大的波動,每一次都與特朗普政府當時的政策有關。2018年2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出現單日下跌175點,創下當時的歷史最大單日跌幅;2018年9月底到10月第二周,蘋果、亞馬遜等科技企業股價大幅下挫;2018年12月,道瓊斯指數出現單日下跌653點,標普50指數接近熊市區域。

當時特朗普同樣揚言,美國經濟基礎異常強健,意即沒有受到影響。

然而,以2018年12月的股市崩盤為例,加州的科技初創企業受到了毀滅性打擊。

很多原本計劃在2018年底或2019年初上市的加州科技企業,都不得不推遲上市。例如Uber,2018年美國資本市場認為其上市將是2014年以來美國交易所規模最大的IPO,但2019年年中最終上市後,表現始終勉強,甚至出現了認為Uber等公司「幾乎沒什麼價值」的聲音。可以說,這次的崩盤,深深傷害了美國的科技產業,這種傷害,是長期的甚至是不可扭轉的。

在與關稅戰直接相關的產業,影響同樣顯著。2018年,特朗普政府主動挑起對華貿易摩擦,中國對美國大豆等商品加徵25%的關稅作為反制。

當年,美國對華大豆出口量暴跌約70%,出口額暴跌約40億美元,大豆期貨價格也降至9年來最低水平。雖說2020年美國大豆出口額又上升至25億美元,超過了貿易戰前的水平,但2018年美國中西部6個州的農場破產率上升30%,2019年美國農場破產率上升20%。很多美國人的生活因此改變,行業內的公平競爭也受到了破壞。

在製造業方面,特朗普政府認為加徵關稅能讓美國製造業重建,解決經濟「空心化」問題,「鐵鏽帶」也不再「生鏽」。2018年3月,特朗普政府宣布對進口鋼鐵徵收25%的關稅,實施後美國國內鋼鐵價格上漲,美國鋼鐵行業公司的賬面數據好看,美國鋼鐵公司還宣布重啟伊利諾伊州的工廠,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期間,美國鋼鐵廠增加了4800個就業崗位。

然而,鋼鐵價格上漲導致汽車、機械、建築等行業的成本上升。據統計2018年鋼鋁關稅導致美國下游製造業反而損失了7.5萬個崗位。例如「美國的酒桶」公司,作為美國唯一的不鏽鋼啤酒桶製造商,因關稅政策用不起美國鋼,不得不裁掉三分之一的工人以維持運營。到2023年,美國鋼鐵公司宣布無限期關停伊利諾伊州的工廠;到2024年,該公司因近年來持續虧損,差一點被賣給日本製鐵公司。

也就是說,關稅也並沒有「保護」美國的鋼鐵行業。當時美媒諷刺稱,「特朗普徵收鋼鐵關稅,保護了鋼鐵製造商雇傭的14萬工人,但這些關稅也懲罰了以鋼鐵為原料的各行業中的650萬人。」

再看當時的貿易戰,給美國民眾帶來了什麼實質性影響。

美國密歇根大學經濟學和公共政策教授賈斯汀·沃爾弗斯指出,「關稅從根本上重塑美國人的生活」。他舉例,2018年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導致洗衣機的價格上漲近100美元,很多家庭選擇繼續使用老化的機器,從而帶來了一系列新的成本,如老化機器的噪音、洗滌後烘乾效果很差的衣物,以及更高的水費和電費賬單。關稅的總成本不僅僅是從你賬戶支出的金額,還包括它們迫使你做出的決定,這些決定會引發新的成本。

總括而言,無論是美國民眾的抗議聲,還是經濟晴雨表的數字波動,再到行業指標的起落,都顯示了這場瘋狂關稅風暴剛剛開始,它還將席捲、牽扯美國經濟的方方面面,加劇社會分裂與全球經濟動蕩。

深喉

不再可靠!特朗普陰晴難測 德國考慮將1200噸黃金儲備撤回

hk.finance.yahoo.com

由於特朗普政策難測,德國正考慮撤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約 1200 噸黃金,價值高達 1130 億歐元。

德國的財富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賺取的,當時因出口激增,導致德國與其他國家的巨額貿易順差,這些盈餘在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下被轉換成黃金,目前官方存量為 3,352 噸,其中約 1,236 噸存在聯準會。

然而,美國新政府把整個歐盟也放進加徵高額關稅的目標名單中,德國開始反思是否調整各方面對美依賴關係。一些參與組成新一屆德國聯邦政府的高層人士呼籲重新評估「黃金存美」安排,理由是擔心美國不再是德國的「可靠夥伴」。

根據德國媒體《畫報》報導,將領導下屆德國政府的保守派基督教民主聯盟(CDU)高層已經討論將黃金從紐約撤出,因為擔心華府不再是可靠的合作夥伴。

德國前政府部長萬德維茨(Marco Wanderwitz)表示,「當然,這個問題又出現了」,他長期主張應制定政策,允許德國官員定期到紐約檢查黃金,或完全撤回黃金。他曾於 2012 年遊說要親自去檢查黃金儲備但被拒絕。

分析師指出,如果德國從美國撤出黃金儲備,意味著聯準會的安全性和可信度遭受質疑,可能引發連鎖反應:隨著地緣政治緊張加劇,會有更多國家撤回存放在美國的黃金儲備。

2025年4月5日 星期六

道指收市瀉2231點 納指墮熊市

信報財經新聞

中國反擊美國的進口關稅政策,令全球貿易戰升級,環球股市周五面對進一步拋售,美股道指急瀉超過2200點,失守4萬點關口,三大指數跌幅介乎5.5%至約6%,納指收市較歷史最高收市紀錄滑落超過20%,墮入技術性熊市區。與此同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周五在一個周年會議上發表演說,指新關稅對經濟的衝擊看來較預期嚴重,聯儲局將確保不會引發通脹升溫問題。

中國連環拳反制美國關稅

鮑威爾表示,聯儲局已準備好隨時考慮作出政策調整,並謂必須確保物價上調不會導致通脹持續攀升,說聯儲局有責任維持通脹穩定,但直言關稅可能帶來持續的通脹影響。他發言前,美國總統特朗普於社交媒體呼籲鮑威爾「停止玩弄政治」,說「現在正是減息的完美時機」。

納指陷熊市 歐股重挫

道指連續兩天裂口向下,低開448點後,臨近收市跌幅曾擴大至2281點,低見38264點;標指及納指亦以貼近全日低位收市,以重磅科企掛帥的納指100指數下瀉超過6%,自高位調整20%,亦陷入技術性熊市。俗稱「恐慌指數」的VIX波動指數曾再飆升51.77%至45.56。中國對美國關稅作出強硬回應,反映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走勢的納斯特中國金龍指數一度急挫逾11%。

金龍中國指數倒退8.87%

至美市收市,道指報38314點,瀉2231點或5.5%,為2020年6月新冠疫情以來最大單日跌幅;標指挫5.97%,報5074點;納指插5.82%,報15587點;金龍中國指數倒退8.87%。歐股沽壓沉重,英、法及德股分別重挫4.95%、4.26%及4.95%。

重磅股中,特斯拉(Tesla)遭摩根大通唱淡,股價狠插10.4%,蘋果公司再瀉7.3%,輝達(Nvidia)、亞馬遜及Meta跌幅介乎4.2%至7.4%。銀行股沽壓大,摩根大通、高盛及摩根士丹利跌幅在7.5%至7.9%之間。波音暴挫9.5%,為表現最差道指成份股;Nike反彈3%,為唯一錄得升幅的道指成份股,主要由於特朗普說,越南提出希望與美國達成協議,越方將把關稅降至零。

上月新職22.8萬 就業仍穩

美國勞工部公布,3月份非農業職位增幅從2月經向下修訂後的11.7萬個,升至22.8萬個,遠多過預期的14萬個,顯示在本周關稅措施出爐前,當地就業市場穩健。上月增長職位主要來自醫療護理、運輸和倉庫,以及消閒和餐飲業,但聯邦政府職位則自2022年以來首度連跌兩個月。美國上月失業率增加0.1百分點,至4.2%,高過原先估計維持於4.1%,反映勞動參與率升0.1百分點至62.5%;期內平均時薪按年增長3.8%,增幅低過前一個月及預期升4%。

10年期美債息跌穿4厘

美國10年期債息跌穿4厘,一度大跌17.22個基點,至3.8564厘;對息口較敏感的2年期債息急瀉22.05個基點,至3.4611厘,為2022年9月以來低位。交易員押注聯儲局今年將減息至少4次。

亞洲股市周五跌勢未止,越南股市一度再冧5.8%,收市跌幅收窄至1.56%;日股日經指數低收2.75%。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國會上形容所面對關稅是「國家級危機」,並稱政府考慮採取反制措施,如報復性關稅或透過世界貿易組織(WTO)採取行動。

格羅斯警告影響未完勿撈底

據美國銀行引述EPFR Global資料顯示,截至4月2日為止一周,全球股票基金吸資21億美元,但美股基金連續兩星期錄得資金流出,涉及47億美元。

前「債券大王」格羅斯(Bill Gross)警告投資者不要撈底,形容當前是一場「史詩式的經濟和市場事件」,類似1971年美國結束金本位,只不過負面影響更加立竿見影。他又認為特朗普不會很快退縮,因為他的個性太強硬。

現貨金價曾跌超過3% 紐油挫逾7%

「末日博士」魯賓尼(Nouriel Roubini)預期市場調整將略為進一步加深,直到特朗普重拾「理性」令緊張形勢降溫,讓市場情緒穩定下來。

美滙指數回穩,曾倒升1.09%至103.18,歐羅回吐1.16%至1.0927美元,日圓一度漲1.03%至144.56兌每美元,其後曾轉挫0.92%,報147.4。布蘭特期油插水6.5%,收報每桶65.58美元,創4年新低,兩日跌幅達14%;紐約期油急挫7.41%,收報61.99美元。現貨金價一度挫3.15%,低見每盎斯3016.17美元。

中國強硬反制 美股暴瀉 特朗普:中國「驚慌失措」

hk.finance.yahoo.com

中國政府今日宣布對美國實施全面反制措施,將自4月10日12時01分起,對所有原產於美國的進口商品加徵34%關稅。此舉是對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54%累計關稅的直接回應,標誌著全球兩大經濟體間的貿易戰進入新一輪升級階段。

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在財政部網站發布公告,嚴厲譴責美方做法「不符合國際貿易規則」,是「典型的單邊霸凌行為」。公告強調美國此舉不僅損害中方合法權益,也危及全球經濟發展和產業供應鏈穩定。值得注意的是,中國政府特別說明現行保稅和減免稅政策維持不變,並設置了為期一個月的緩衝期(4月10日至5月13日),期間已啟運貨物可免於加徵新關稅。

美國股市對此作出劇烈反應,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連續下跌,累計跌幅超過1500點(3.6%),納斯達克和標普500指數跌幅均超過4%。市場恐慌情緒蔓延,投資者擔憂全球經濟可能陷入新一輪衰退。

特朗普總統在社交平台Truth Social迅速回應,指責中國「驚慌失措」,並聲稱「這是他們承受不起的」。他同時向國際投資者喊話,強調其政策立場不會改變,現在仍是「致富的最佳時機」。這種強硬表態顯示美國政府無意退讓,雙方貿易對抗可能持續升級。

特別值得關注的是,中國此次反制措施涵蓋所有美國商品,不同於過往針對特定產品的選擇性關稅,顯示其反制決心。在當前全球經濟復甦乏力背景下,這場貿易衝突可能對脆弱的世界經濟造成嚴重衝擊。市場參與者需密切關注後續發展,並做好風險管理準備。

作者:MoneyClub

信報財經新聞

美國總統特朗普周三於美股收市後公布對等關稅後,美股過去兩日累計下瀉逾10%。美國財長貝桑(Scott Bessent)及白宮首席經濟學家Stephen Miran均為特朗普關稅措施導致股市大跌辯護。

貝桑:近期美股大跌不是MAGA政策導致

貝桑周五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根據他以往從事對沖基金經理的經驗,近期美股大跌市的根源,始於中國人工智能(AI)初創公司DeepSeek的產品帶來挑戰,對美股「科技七雄」(Mag 7)產生負面衝擊的延續,而不是「讓美國再次強大」(MAGA)的政策導致。

屬制定關稅政策的關鍵人物之一的Stephen Miran周五接受彭博電視採訪時表示,特朗普以歷史罕見的廣度和速度出手,解決了一個數十年來持續惡化、削弱美國競爭力、繁榮與經濟的問題,市場出現一些波動是在意料之中。

Stephen Miran:減稅和監管鬆綁足以抵消關稅帶來衝擊

Stephen Miran反駁華爾街日益加深的衰退擔憂,稱特朗普的減稅和監管鬆綁計劃將足以抵消關稅上調帶來的任何衝擊。

他又稱,本身不是專業的預測人士,所以不一定會給出概率數字,但進口僅佔美國經濟的14%,只有那種非常非常劇烈、極其巨大的衝擊才可能讓人認為會出現經濟衰退這樣的後果。

Stephen Miran上月曾經在國會揚言,即使實施高關稅,美國經濟仍會有優秀表現。

2025年4月2日 星期三

摩通料樓市未跌完 必需品零售市場呈回穩

信報財經新聞

摩根大通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香港地產的下跌趨勢仍持續,但部分子行業或將回穩。

報告指出,除領展(00823)於下月公布業績外,本地地產股的業績大部分已登場,總體而言,由於開發利潤率受壓和寫字樓租金持續下跌,盈利按年跌6%,但大部分地產股的派息都能維持。

考慮本地地產股子行業的穩定性和估值,首選為太古地產(01972)及領展,前者料將受惠中國零售業改善,領展則可望受惠於香港必需品零售企穩。

住宅市場方面, 摩通認為,發展商的利潤或持續受擠壓,隨着發展商主動減價推售新盤,今年本港住宅樓價價仍有機會下跌5%。

香港零售市場,商戶租金的調整分歧,九龍倉置業(01997)對其以奢侈品為主的商場持謹慎態度,領展則指零售有所改善。摩通認為,必需品零售市場呈回穩,但非必需品仍然面臨挑戰。

香港寫字樓市場持續弱勢,報告表示,2024財年平均租金收入按年跌4%,而自2020年以來的租金收入跌15%,所有收租股都錄得租金下跌,大部分並預期調整會持續至2025財年。

瑞銀:若關稅或地緣政治風險升溫 金價或見3500美元

信報財經新聞

瑞銀財富管理投資總監辦公室在報告中預測,黃金價格有望達到每盎斯3200美元。如果關稅相關風險或地緣政治風險上升,金價可能會達到3500美元,這是預測的上行情景。

彭博引述瑞銀報告指出,除了避險需求外,還看到投資者對黃金的長期配置需求增加的跡象。黃金ETF的全球流入量達到歷年來首季的高位,全球主要地區持倉量均有較大增長。

報告稱,全球投資者正努力應對潛在的滯脹、衰退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以及貿易和經濟的不確定性,即黃金作為對沖尾部風險的作用再次成為投資者關注的重點。

隨着各國央行在過去3年中以創紀錄的速度購買黃金,加之美元或面臨貶值風險,私人投資者似乎也紛紛效仿央行,增加了黃金敞口。今年首季黃金ETF和以往同期相比的逆勢流入,加上央行持續的黃金購買和強勁的零售金幣、金條需求,可以被視為黃金市場的廣泛積極情緒。

退休香港中產 擠爆深圳樓市?

hk.finance.yahoo.com

近幾年,網上從不缺「香港賺錢深圳花」的消息。

香港人在深圳山姆排隊搶購的新聞還沒過去多久,港人北上潮水有了新變動:香港人正在北上置業,擠爆深圳樓市。

數據顯示,部分樓盤香港買家的比率高達三成,深圳福田口岸附近新盤香港客戶的比重超過兩成。

據《鳳凰 WEEKLY》上周六(29 日)報導,在這些香港買家中,活躍著許多銀髮族的身影,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養老。

北上養老的香港人過著最讓打工人羨慕的生活,他們吃著粵菜,講著粵語,結伴打麻將、唱 k,閒來無事就散步買菜…… 在中國生活節奏最快的城市之一,過著最鬆弛的晚年生活。

以至於坊間開始流傳起一個無法被驗證的新傳說:

深圳幸福指數最高的人,並非大廠員工和科技新貴,而是北上養老的香港人。

84 歲香港老人何伯每個月領港府派發的生活金 4,000 多元,用 2,000 元在深圳租下一室一廳。要是在香港,2,000 塊只能租一間 6 平方公尺左右的「劏房」。

根據 2025 年 2 月的數據,若民眾想在香港市中心租一居室,平均每月要付房租 1.6 萬港幣,基礎生活開支接近 9,000 港幣,總生活費近 2.5 萬港幣。

來到深圳的何伯,每天晨起鍛鍊,然後到超市裡買菜煲湯總花費只需 30 多元。

跟香港相比,深圳的物價十分低廉。

香港賣到 15 元上下的純淨水,在深圳只需要 2 元一瓶。在香港,80 元只夠吃一頓午餐簡餐,在深圳已經可以下館子了。作為全廣物價最高的城市,深圳的雞蛋、蔬菜、肉類等食材價格依然比香港便宜 50%~70%。

衣食住行便宜就算了,在深圳娛樂的花銷也遠低於香港。仔細核算唱 k、看電影等日常娛樂活動的成本,港深兩地的價差甚至可以接近千元。

據數據庫公司 Numbeo 的測算,在香港生活每月開支約為深圳的 2.4 倍。

飯後,閒來無事的何伯,還會再找個茶餐廳,點個菠蘿油和港式凍奶茶,日常坐一下午跟老友吹水。

是的,他的老友也是來深圳養老的香港人。

更多鉅亨報導

2025年4月1日 星期二

廖美然2025驚駭預言 台灣兩岸戰爭終局怵目驚心

【全程字幕】賴清德迫孩打仗當炮灰!? 蔡正元轟綠權貴"子女躲美抗中"台灣孩子死不完!? |國防部:持續秉持"不升高衝突.不引發爭端"嚴陣以待

【每日必看】中4軍種抵台罕見2沒有|解放軍對台軍演國防部部嗆:作戰能力虛假

0401中共突發圍島軍演?

胡‧說樓市|生活成本不斷加! 今年差餉又要交多啲!

hk.finance.yahoo.com

樓價尚未有顯著上升的信號,但租金卻節節上升,逼近歷史高位。擁有物業收租的投資者若能在低位入市,自然會感到回報不錯,但不要以為租金升幅對小業主沒有影響。政府在每個財政年度都會更新差餉物業估價署的租值,這直接推高應繳付的差餉及地租。每個財政年度開始時,政府都會重估「應課差餉租值」,並將載有全港「應課差餉租值」的名冊在每年三月底至五月間公開,供公眾免費查閱。今年你又需要多交多少差餉?

全盛時期 可獲四季差餉寬免

政府財政赤字嚴重,需要透過舉債等方式增加收入之餘,政府對惠及民生的措施也大幅縮水,包括連續第三個年度削減全港小業主的差餉及地租寬免。

全盛時期,我們可以獲得四季的差餉寬免,首兩季的上限為1,500元,後兩季為1,000元。但自2023年度起,政府已減少寬免,只提供兩季寬免,每季上限1,000元。2024年再減至一季寬免,上限仍為1,000元。下一年度再縮減,只在第一季提供寬免,金額上限降至500元。

由於我們繳交的差餉與租值息息相關,當租金不斷上升且政府縮減差餉寬免時,以前視為微不足道的開支,現在可能會額外感到負擔。《胡‧說樓市》編輯部在過去幾年研究的案例反映了這一點。

政府放寬細價樓印花稅,400萬元以下物業只需繳付100元印花稅,十大屋苑之一的「沙田第一城」開始有「低於400萬元」的選擇。但當物業估值下滑,業主的物業價值大幅縮水時,下一年度所需支付的差餉及地租卻逆市上升。

這個早幾年前創出呎價新高的單位,位於5期50座高層G室,我們一直追蹤其租值變化。單位實用面積303呎,業主當年以680萬元買入,差估署的評估租值從2021至2023年都維持在129,480元,去年調升至133,320元,今年再更新至142,680元,按年上升7%。

由於政府按租值徵收5%差餉及3%地租,業主全年須繳付11,414元給政府,扣除首季僅500元的差餉扣減,令第一季應付金額減至2,353元,第二至四季須全額支付差餉及地租,每月須支付2,853元給政府。全年就要繳付超過萬元,比2024年多支出1,250元。

大單位業主負擔更重

映灣園賞濤軒3座高層F室,實用面積502呎,政府在評估其應課差餉租值時,由2021年以來都未有調升過,連續幾年維持在每年131,760元,但下年度卻大幅調升至158,160元,增加20%。

因此,按同樣的計算方式,在扣除所有寬免後,業主2024年全年僅須交9,540元差餉及地租,但明年卻需增加至12,152元,支出增加2,612元。

細價樓多幾千元的支出,總體來看未必太誇張,但對於其他大單位的業主而言,負擔可能更加明顯。例如,海怡半島17座高層G室,實用面積1,338呎,租值由2023年的518,400元,上調至2024年的533,400元,下年度將增至549,600元。這個單位的業主每年所須繳付的差餉及地租高達四萬多元。2024年須繳付41,672元,而下年度須繳付43,468元。

當然,由於差餉估價署是根據一個時期的租金來評定「應課差餉租值」,因此有可能與當下的狀況有所差異。如果你不同意估值,必須在5月31日之前向署長提交表格R20A的建議書,估價署署長會在12月1日前發出決定通知書。如果你對裁決仍然不滿意,則可以在收到通知書後的28天內再提交申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