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大閱兵,激發內地民眾愛國主義激情,最近因為評論香港時局而聞名的內地網紅「兔主席」也撰文談感受。他認為,經歷了2019年夏天香港事件,內地民眾會選擇堅定地擁護祖國,擁護黨。
「兔主席」說,今年國慶空前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與香港事件有關。香港的反對派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他們選擇了西方,否定了中國,希望一舉通過暴亂脫中。這是他們歷史性的選擇。他們在全港大搞破壞,加上外國勢力的推波助瀾,只能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使內地人士更加愛國。
他認為,「他們選擇了站在祖國的一邊。之前,也許他們還對體制多有批評,對政策和路線表示不滿,對愛國主義保持警惕,以致於希望在政治上保持某種程度的中立。但經歷這個夏天,他們會選擇堅定地擁護祖國,擁護黨。」
文章全文如下:
人民的歷史選擇
今天一早就出國了,沒有即時看到國慶的慶祝儀式,確實有些遺憾。特別我的小朋友今年六歲,正是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認同的人生階段,錯過確實有些可惜。
但今年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在朋友圈上看到了鋪天蓋地的愛國主義激情。我向小朋友分享了大家的激動與喜悅。
我不知道有印象中上一次在國慶日如此自發的、真誠的、熱烈的、集體高亢的愛國主義表達是什麼時候?(北京奧運會是一個空前的事件,我覺得不可比。今年就是一個國慶。雖然七十周年,但顯然,年的絕對數量本身並不能解釋這樣的高漲情緒)。
這種情緒是改革開放四十載以來久違的,甚至可能是在這段時間裡空前的。
愛國主義熱情被空前地發揚起來了。人民群眾空前、團結地統一起來,而且帶有非常明顯的自發性、自主性。
這一兩年和朋友經常討論的一個主題是“國運”。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訊息萬變。誠然,萬事在偶然性之外,也有某些必然性,可以尋求某種解釋。但是當一個國家面臨的環境太複雜,選擇的道路也頗有挑戰,向前看不能排除各種不確定性,再加上海量資訊的干擾,就會讓一般人放棄判斷。一切交給“國運”,由歷史論斷。
但國家的發展從根本上是有自己的歷史邏輯的。
2019年空前愛國,就是國運。
就在過去一到兩年,不在少數的人對目前的方向和政策表示不理解和猶疑。還有抗拒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新時代下,對過去的許多政策方向進行了調整,不乏涉及一些從未被觸碰過的群體的利益、觀念、預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一個“存在”級別的問題。美國與中國的摩擦及背後的文明分野更加劇了這種憂慮。實話實說,對這種對抗,有相當數量的人表示不理解,抗拒,抵觸,恐懼,甚至戰敗主義、投降主義的同情者並不在少數。
從歷史角度看,在一個國家邁向新的方向時,肯定會有這樣的猶疑和分歧。這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這種猶疑和分歧,那才是不正常的。因此,在新中國建設以來,每一次的重大歷史決策時都有分歧。但艱難摸索過程中,有時候少數者/不同意見者可能是對的。但最終党和政府能夠重建共識,繼續前進。而我們黨誠可貴的,是能夠最大程度接納和吸收歷史經驗,在前人的經驗教訓中前行。
我一直認為讀黨史和現當代國史極為重要。許多過去與現在的東西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它也能為我們的未來指明方向。
2019年6月以來的幾個月非同一般:我們經歷並正在經歷香港事件。我相信,大多數的國人通過香港事件,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歷史,重新審視現狀(包括國家推行的各種政策,包括西方對華的這種態度),也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未來國家可能面臨的選擇。香港事件必定載入歷史,它還能幫助我們從更加立體的,橫縱向結合的維度看待我們國家的發展,甚至人類社會這樣的更宏觀的主題。
並且,民族情感是存活在我們意識中非常根本但可能埋藏在底層的東西。它通過常年的教育薰陶對我們產生影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只有當它被踐踏,我們才可能被感知。我們也極難去否定和排斥這種情感。這就是許多人為香港事件感到憤憤不平的原因。
經歷了2019年夏天香港事件,我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特別是那些一直有條件接受龐雜資訊,有一定既得利益、構建了相對獨立的價值觀和立場及認知慣性的城市職業與知識“精英”們),通過這個事情,得以重新確認了立場。
他們選擇了站在祖國的一邊。之前,也許他們還對體制多有批評,對政策和路線表示不滿,對愛國主義保持警惕,以致於希望在政治上保持某種程度的中立。但經歷這個夏天,他們會選擇堅定地擁護祖國,擁護黨。
這是一個由衷的、真誠的選擇,也代表著某種“和解”——在糾結和疑問中(必須說明,這是可以理解也應當被包容的),他們真誠地選擇了黨,選擇了祖國,把自己的存在、未來與發展與祖國聯繫在一起。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所列舉的群體不具備廣泛代表性。確實他們大多居於城市,受過高度教育,擁有良好的工作和發展前程。他們不是多數,但以他們的資源優勢和社會地位,對這個國家給予了不成比例的影響。黨和政府團結他們當然是重大勝利。
今日的中國和現當代史上所有重要歷史轉捩點一樣,都面臨人民做出的重大歷史選擇。我們經常說,“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空泛的看這種語彙堆砌是沒有感覺的。只有親歷了歷史事件才能理解其背後的含義。而選擇,可能是基於政治的、法律的、程式的,也需要基於情緒、情感、理智、價值選擇。這個“十一”非同尋常,我們可以看見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熱情地向全世界宣示自己的選擇。
援引西方的話語,這就是老百姓賦予的無上的political mandate。這就是sovereignty。運用這樣的空前政治資源,我們的領導人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實現人民的期望。
而香港事件——如果沒有香港事件,我們的國慶會達到這樣的空前效果嗎?我相信氛圍仍然熱烈,但也必須承認,群眾由衷自發的那一部分有不少來自香港。因為香港發生的種種,更大的激發了我們的愛國熱情。
實踐證明,香港確實成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某種意義上,也成了愛國的試金石。一些原本對愛國情感表示淡然甚至希望保持距離的人們也熱情加入到愛國隊伍中來了。
在今天愛國氛圍空前高漲的環境下,我們看到了一些反面因素。
一是香港的反對派,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他們選擇了西方,否定了中國,希望一舉通過暴亂脫中。這是他們歷史性的選擇。他們在全港大搞破壞,希望暴亂升級,達到進一步不可收拾的地步,逼迫北京或西方干預。他們的計謀不會得逞。而中央和內地人民當然希望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希望香港亂下去,但實踐證明,一部分反對派陷香港于混亂,而香港作為一個城市整體陷在其中集體不能自拔/自救,加上外國勢力的推波助瀾,只能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使內地人士更加愛國。香港的“革命”不能向北散播,而只會造成反效果,並加強內地的愛國情懷。這是香港反對派完完全全不能理解的。
二是境外媒體。他們沒有辦法理解中國人有可能發生自內心地擁護執政黨和政府。這種不理解本身不能說一定是惡意的——確實是不理解。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願接受也不願意瞭解,而希望進行否定,以維持自己“三觀”的正常運轉。當看到中國人民熱烈歡慶國慶時,他們的報導口徑無非是中國危機論;洗腦,並把70%的時間精力用於播放當日的香港內亂上,希望籍此為中華大陸的國慶紀念澆點冷水。但對國人來說,外媒的立場難道還重要嗎。
國運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中國的崛起,新的道路的申張,帶來文明的衝突及雙邊摩擦。
——各種摩擦、調整、積聚的風險使得許多人猶疑、帶有投降思想。
——中美摩擦也使得香港反對派希望抓住歷史時機否定中國,脫離中國。
——這種否定和脫中的企圖,加上西方政府的反應,又使得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
歷史充滿偶然,但也有必然。這段時間,許多人經歷了猶疑,到完成新的選擇。這也是國運。
歷史最終將為我們檢驗一切。
造訪過許多發展中國家,有一點心得是,經濟奇跡不是一個必然事件,而只有在特定場景和條件下才能發生,這其中又需要特定的必然和偶然。慶倖祖國的崛起與強大。中國的當代歷史也有非常值得我們謙虛學習地方,必有許許多多的發現,可以教育我們的子女,未來中華大地的主人翁。
祖國華誕之際,想再重溫一句最為打動我,願意時刻與後代分享的鄧公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熱愛著我的祖國。”
不經歷時間和歲月,不能體會其背後的深沉情感。
慶賀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生日!
2019.10.1 夜于緬甸仰光
「兔主席」說,今年國慶空前激發民眾的愛國熱情,與香港事件有關。香港的反對派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他們選擇了西方,否定了中國,希望一舉通過暴亂脫中。這是他們歷史性的選擇。他們在全港大搞破壞,加上外國勢力的推波助瀾,只能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使內地人士更加愛國。
他認為,「他們選擇了站在祖國的一邊。之前,也許他們還對體制多有批評,對政策和路線表示不滿,對愛國主義保持警惕,以致於希望在政治上保持某種程度的中立。但經歷這個夏天,他們會選擇堅定地擁護祖國,擁護黨。」
文章全文如下:
人民的歷史選擇
今天一早就出國了,沒有即時看到國慶的慶祝儀式,確實有些遺憾。特別我的小朋友今年六歲,正是愛國主義教育、培養民族認同的人生階段,錯過確實有些可惜。
但今年與往年不一樣的是,在朋友圈上看到了鋪天蓋地的愛國主義激情。我向小朋友分享了大家的激動與喜悅。
我不知道有印象中上一次在國慶日如此自發的、真誠的、熱烈的、集體高亢的愛國主義表達是什麼時候?(北京奧運會是一個空前的事件,我覺得不可比。今年就是一個國慶。雖然七十周年,但顯然,年的絕對數量本身並不能解釋這樣的高漲情緒)。
這種情緒是改革開放四十載以來久違的,甚至可能是在這段時間裡空前的。
愛國主義熱情被空前地發揚起來了。人民群眾空前、團結地統一起來,而且帶有非常明顯的自發性、自主性。
這一兩年和朋友經常討論的一個主題是“國運”。國際國內形勢錯綜複雜,訊息萬變。誠然,萬事在偶然性之外,也有某些必然性,可以尋求某種解釋。但是當一個國家面臨的環境太複雜,選擇的道路也頗有挑戰,向前看不能排除各種不確定性,再加上海量資訊的干擾,就會讓一般人放棄判斷。一切交給“國運”,由歷史論斷。
但國家的發展從根本上是有自己的歷史邏輯的。
2019年空前愛國,就是國運。
就在過去一到兩年,不在少數的人對目前的方向和政策表示不理解和猶疑。還有抗拒者。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是,新時代下,對過去的許多政策方向進行了調整,不乏涉及一些從未被觸碰過的群體的利益、觀念、預期。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根本問題,一個“存在”級別的問題。美國與中國的摩擦及背後的文明分野更加劇了這種憂慮。實話實說,對這種對抗,有相當數量的人表示不理解,抗拒,抵觸,恐懼,甚至戰敗主義、投降主義的同情者並不在少數。
從歷史角度看,在一個國家邁向新的方向時,肯定會有這樣的猶疑和分歧。這是正常的。如果沒有這種猶疑和分歧,那才是不正常的。因此,在新中國建設以來,每一次的重大歷史決策時都有分歧。但艱難摸索過程中,有時候少數者/不同意見者可能是對的。但最終党和政府能夠重建共識,繼續前進。而我們黨誠可貴的,是能夠最大程度接納和吸收歷史經驗,在前人的經驗教訓中前行。
我一直認為讀黨史和現當代國史極為重要。許多過去與現在的東西都能在其中找到答案。它也能為我們的未來指明方向。
2019年6月以來的幾個月非同一般:我們經歷並正在經歷香港事件。我相信,大多數的國人通過香港事件,讓我們得以重新審視歷史,重新審視現狀(包括國家推行的各種政策,包括西方對華的這種態度),也幫助我們更加清楚地看到了未來國家可能面臨的選擇。香港事件必定載入歷史,它還能幫助我們從更加立體的,橫縱向結合的維度看待我們國家的發展,甚至人類社會這樣的更宏觀的主題。
並且,民族情感是存活在我們意識中非常根本但可能埋藏在底層的東西。它通過常年的教育薰陶對我們產生影響,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只有當它被踐踏,我們才可能被感知。我們也極難去否定和排斥這種情感。這就是許多人為香港事件感到憤憤不平的原因。
經歷了2019年夏天香港事件,我相信,許許多多的國人(特別是那些一直有條件接受龐雜資訊,有一定既得利益、構建了相對獨立的價值觀和立場及認知慣性的城市職業與知識“精英”們),通過這個事情,得以重新確認了立場。
他們選擇了站在祖國的一邊。之前,也許他們還對體制多有批評,對政策和路線表示不滿,對愛國主義保持警惕,以致於希望在政治上保持某種程度的中立。但經歷這個夏天,他們會選擇堅定地擁護祖國,擁護黨。
這是一個由衷的、真誠的選擇,也代表著某種“和解”——在糾結和疑問中(必須說明,這是可以理解也應當被包容的),他們真誠地選擇了黨,選擇了祖國,把自己的存在、未來與發展與祖國聯繫在一起。
(有的人可能會說我所列舉的群體不具備廣泛代表性。確實他們大多居於城市,受過高度教育,擁有良好的工作和發展前程。他們不是多數,但以他們的資源優勢和社會地位,對這個國家給予了不成比例的影響。黨和政府團結他們當然是重大勝利。
今日的中國和現當代史上所有重要歷史轉捩點一樣,都面臨人民做出的重大歷史選擇。我們經常說,“人民的選擇”、“歷史的選擇”,空泛的看這種語彙堆砌是沒有感覺的。只有親歷了歷史事件才能理解其背後的含義。而選擇,可能是基於政治的、法律的、程式的,也需要基於情緒、情感、理智、價值選擇。這個“十一”非同尋常,我們可以看見廣大人民群眾自發、熱情地向全世界宣示自己的選擇。
援引西方的話語,這就是老百姓賦予的無上的political mandate。這就是sovereignty。運用這樣的空前政治資源,我們的領導人一定要做出一番事業來,實現人民的期望。
而香港事件——如果沒有香港事件,我們的國慶會達到這樣的空前效果嗎?我相信氛圍仍然熱烈,但也必須承認,群眾由衷自發的那一部分有不少來自香港。因為香港發生的種種,更大的激發了我們的愛國熱情。
實踐證明,香港確實成了一個行之有效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某種意義上,也成了愛國的試金石。一些原本對愛國情感表示淡然甚至希望保持距離的人們也熱情加入到愛國隊伍中來了。
在今天愛國氛圍空前高漲的環境下,我們看到了一些反面因素。
一是香港的反對派,在歷史的轉捩點上,他們選擇了西方,否定了中國,希望一舉通過暴亂脫中。這是他們歷史性的選擇。他們在全港大搞破壞,希望暴亂升級,達到進一步不可收拾的地步,逼迫北京或西方干預。他們的計謀不會得逞。而中央和內地人民當然希望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不希望香港亂下去,但實踐證明,一部分反對派陷香港于混亂,而香港作為一個城市整體陷在其中集體不能自拔/自救,加上外國勢力的推波助瀾,只能帶來一個結果,就是使內地人士更加愛國。香港的“革命”不能向北散播,而只會造成反效果,並加強內地的愛國情懷。這是香港反對派完完全全不能理解的。
二是境外媒體。他們沒有辦法理解中國人有可能發生自內心地擁護執政黨和政府。這種不理解本身不能說一定是惡意的——確實是不理解。且更重要的是,他們不願接受也不願意瞭解,而希望進行否定,以維持自己“三觀”的正常運轉。當看到中國人民熱烈歡慶國慶時,他們的報導口徑無非是中國危機論;洗腦,並把70%的時間精力用於播放當日的香港內亂上,希望籍此為中華大陸的國慶紀念澆點冷水。但對國人來說,外媒的立場難道還重要嗎。
國運是個非常有趣的東西。
——中國的崛起,新的道路的申張,帶來文明的衝突及雙邊摩擦。
——各種摩擦、調整、積聚的風險使得許多人猶疑、帶有投降思想。
——中美摩擦也使得香港反對派希望抓住歷史時機否定中國,脫離中國。
——這種否定和脫中的企圖,加上西方政府的反應,又使得中國人民團結在一起,一致對外。
歷史充滿偶然,但也有必然。這段時間,許多人經歷了猶疑,到完成新的選擇。這也是國運。
歷史最終將為我們檢驗一切。
造訪過許多發展中國家,有一點心得是,經濟奇跡不是一個必然事件,而只有在特定場景和條件下才能發生,這其中又需要特定的必然和偶然。慶倖祖國的崛起與強大。中國的當代歷史也有非常值得我們謙虛學習地方,必有許許多多的發現,可以教育我們的子女,未來中華大地的主人翁。
祖國華誕之際,想再重溫一句最為打動我,願意時刻與後代分享的鄧公名言:
“我是中國人民的兒子,我深情地熱愛著我的祖國。”
不經歷時間和歲月,不能體會其背後的深沉情感。
慶賀新中國建國七十周年生日!
2019.10.1 夜于緬甸仰光
1 則留言:
放心, 你地好快以後都唔使出國!
留係大陸種田,唔係分分鍾又來多次大飢荒!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