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0月1日 星期三

F35 美製王牌災難

文匯報

美國國防工業巨擘洛歇馬丁研發的F-35「閃電II」聯合攻擊戰機(JSF),被視為有力問鼎美國海陸空三軍主力寶座的第五代戰機。然而這架被華府寄予厚望的未來王牌戰機,開發過程嚴重超時超支,不僅耗費了華府高達3,990億美元(約3.1萬億港元),堪稱史上最貴,過去兩年更因故障三度需要全球停飛。考慮到現時F-16等第四代戰機仍能夠勝任戰鬥任務,再次掀起美國輿論爭辯,到底這場「豪賭」是要繼續下去,還是止血離場? ■香港文匯報記者 陳國麟、劉敏霈
美國F-22「猛禽」戰機在2005年投入服役,被視為拉開了第五代戰機的序幕,全球均期望F-35 會聯同中國殲-20、俄羅斯蘇霍伊T-50等戰機成為環球市場主流。然而這期望明顯落空,目前僅430架第五代戰機已經投入服役或被訂購,不及原來預測的 5,000架的1/10。即使是「大前輩」的F-22,也不過在美軍早前空襲敘利亞時才首次參與實戰。
洛歇馬丁涉政治利益 
美國政府推動削支,再次重燃圍繞F-35的爭論。支持派提到現今被視為成功的F-15、AWACS和 C-17等飛機,研發時同樣也超時超支,同時指出多個美國盟友均計劃以F-35取代現有戰機,故這不僅牽涉金錢問題,同時也牽涉到美國的信譽和國際地位, 半途而廢只會帶來更多開支。
不過反對派質疑F-35的能力,尤其華府把戰略重心轉移至亞太區,考慮到島鏈的地理形勢,飛行距離較短的F-35將顯得十分吃力。此外,美國作為假想敵的中國和俄羅斯所研發的最新雷達,已證明有能力偵測到F-35,令這部以隱形性能作為招牌的戰機實力大打折扣。
軍事分析機構IHS簡氏亦指出,當前最先進的防空系統能力據估計短期內不會有大突破,未來戰機面對的作戰環境不會有太大差異,這可能令第五代戰機陷入「殺雞焉用牛刀」的尷尬處境,尤其是F-16和「暴風」等第四代戰機不僅同樣能勝任,造價和出擊費用還便宜一大截。
縱然F-35在本土備受質疑,但華府削支面前依然力保F-35研發項目的預算,背後牽涉到政治利益。 報道指,洛歇馬丁為爭取議員支持F-35,有計劃地從全國各地聘用供應商和外判商,意味幾乎所有州份均能從項目中得益。被視為F-35最大反對者的共和黨 資深參議員麥凱恩,便曾怒斥它是「軍工-國會集團」的最差例子。
開始構思第六代戰機 
雖然第五代戰機仍未成氣候,但美軍已開始展望下一代戰機。美國空中作戰司令部主管霍斯特奇將軍今年7 月透露,軍方正構思第六代戰機,並稱新一代戰機將跟以往款式完全不同,「不必是另一架單座位戰機」,亦可能配備雷射武器。報道指,美國空軍希望能在 2030年代,讓第六代戰機投入服役。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