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4日 星期五

美國的虛擬國運 香港的飄移優勢

巴士的報

美國禁制中國應用軟件,香港上市的騰訊榜上有名,市值曾蒸發5000億港元,與此同時,香港受到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句”Go to hell”的詛咒,左右了前途信心,不過,壞消息迅即被消化。說實話,這不全因為香港是福地,而是美國國運出了事。

美國是「虛擬世界」的建立者, 1969年美國成功把4台分布在不同地區的計算機連接起來,開啟了今天的互聯網時代,推動了全球化經濟發展。2107年,特朗普試圖壟斷式控制互聯網,各國則早一步建立了「備胎」的新技術架構,打破了美國對域名分配的支配權,但美國要關掉域名服務器,其實嚴重影響全球互聯網運行。美國擁有這樣的「虛擬」實力,難道還不足恃?可以這樣說,不過,我想談的是美國的經濟,而不是科技。

最早看出美國墮入「虛擬經濟」陷阱的是美國經濟學家特里芬(Robert Triffin),60年代,他提出美元一旦成為世界貨幣,全球對美元無限需求的話,美國就要不斷向外買東西,釋出大量美元向外流出,但這樣便造成美國嚴重貿易逆差,長此下去,美國難以為繼,除非美國對外出口貿易大增,變成順差國才行。這是著名的「特里芬難題」(Triffin Dilemma),「難題」是怎可讓美國擁有世界貨幣特權,同時又是順差國呢?

特里芬認為,美國可保一時兩全其美,但美國經濟遲早有問題。然而,美國人是聰明優越的,不斷創新金融技術解決「難題」。由於美元的需求是無限的,於是美國經濟順勢從製造業為主,轉為虛擬金融發展,以美元攫取經濟利益。運作原理很簡單︰美國十多艘航空母艦,控制了石油輸出與全球貿易通道,隨時主導地緣政治走向,以配合華爾街的財技在背後操盤(1985年廣場貨幣協議對付日圓、1992年科索沃戰爭對付歐元、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爭奪東南亞資金等),美元實力50年不變。儘管有識之士如股神巴菲特,在2008年金融海嘯前夕已預知美國必然出事,不過,出事之後,美國放手一博大印錢紙,「量化寬鬆」令美國經濟復元,矽谷家科企輪番衝破萬億美元市值,美國再度偉大。

按道理,美國繼續推出新版本的虛擬經濟,需要做大做強一個可供日後「收割」的大市場,中國科技產業乘時而起,可謂天作之合,何解特朗普千方百計去阻撓華為、中興、騰訊、TikTok,還有阿里巴巴?也許這是「特朗普難題」,事關中國已追近美國,稍一不慎,換來的是中國超越美國成為No.1,美國怎樣既維繫虛擬經濟,同時又與中國合作,助其進步呢?

現在美國為恐禁制中國科技還不足夠,準備向中國唯一國際金融大都會下手。對於香港而言,的確幾閉翳。特朗普話「要收番香港」(美國取消對香港特殊地位、阻止海外資金流入),其所引起的負面連鎖效應很大,你說失去國際價值,我們還餘下什麼?

特朗普表明︰「中國人管理他們的國家,美國人管理我們的國家」,即是要走「一個世界兩個體制」之路,香港怎辦?好在中國轉以「一帶一路」戰略,西風不亮東方亮,香港急速轉移跟這個方向走,不隨美國go to hell,一切不是好了嗎?

深藍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