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今天議息,如無意外,歐羅將啟動2011年7月後首次加息行動,即無論上調幅度是0.25厘或0.5厘,都是歐債危機後11年來的「創舉」。
歐洲深受俄烏戰事打擊,能源問題未解,加上通脹肆虐兼政局欠穩(英國首相約翰遜落台、意大利總理德拉吉請辭又添變數),簡言之,歐洲政經問題千頭萬緒,解決需時,前景複雜難測,即使加息也受制於宏觀條件,對歐羅的刺激料屬短暫性,何況收水「鷹」氣亦遠未及美國聯儲局。事實上,歐羅上周已數次跌至與美元平價,一年之間兌美元貶值約一成半,近日借議息強力反彈,惟市場仍預期「一算」難保。
日本央行亦於同日議息,由於圓滙比歐羅「貶得更勁」,其鴿派作風會否稍為鬆動,而滙價究竟有否「政策底」,投資者都十分關心。當然,論市場注視程度,下周7月26日至27日美國聯儲局議息的結果仍是焦點。
美國6月消費物價指數(CPI)爆錶,曾令市場預期聯儲局會把加息幅度由上次的0.75厘提高到1厘,但連偏鷹的官員都即時出言「撲火」,雖意味進一步加大力度收水的機會銳減,卻代表今次調升0.75厘幾成定局。
附【圖】所見,聯儲局在本輪加息周期已三度調高利率合共1.5厘,而G10貨幣(十大交投活躍貨幣)中,只有歐羅和日圓尚未有動作,其餘「G8」自去年8月開始合計上調利率27次,相關基準利率加幅介乎0.5厘到2.25厘,還有瑞士與澳洲分別相隔15年和12年來首度加息。如計及歐美將相繼提高利率,意味除日圓和挪威克朗外,各國利率都已高於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之前。
順帶一提,若把新興市場也納入計算,情況更為誇張:2021年開始,俄羅斯九度加息,從4.25厘上調至20厘,其中一次加了10.5厘,今年4月起卻多番減息;南韓6次共加1.75厘;巴西也加了11趟,合計調高11.25厘。
各央媽急速收水,當然是為了遏下尚未見頂的通脹,箇中原因其實是央行於爆疫時期依舊迷信量化寬鬆的成效,更後知後覺未有及早收水所致,面對物價失控,唯有寄望藉「報復性加息」收拾殘局。然而,目前環球經濟增長放緩跡象明顯,而緊縮政策的效果或滯後,不排除央行礙於經濟形勢,「報復性加息」需要提早收手,否則等到衰退真的降臨才行動,恐怕又一次被譏落後形勢。
面對環球宏觀經濟走下坡,央行轉軚機會不細,相信只是時間問題而已。惟若今次加息周期不足兩年即結束,經濟能否因此重拾動力,暫時未許樂觀。一旦衰退來臨,央媽屆時又會祭出哪些招數刺激經濟,且拭目以待。
信報投資研究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