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31日 星期日

美國陷50年最嚴重能源危機

文匯報

美國正面臨能源供應短缺和價格高企的困局,陷入自1973年石油危機以來,近50年來最嚴重的能源危機。總統拜登政府提出從化石燃料迅速過渡至綠色能源的策略,但未能制訂有序的轉型計劃,以致在大量化石燃料發電廠關閉下,綠色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展進度卻追不上,造成嚴重的能源缺口,加上當地頁岩油行業發展失衡,令生產商錄得虧損,即使現時能源需求迫切,也不願大幅增產。在近月石油供應緊張及需求猛增的情況下,最終引發能源危機。

在俄烏衝突爆發後,美西方對俄能源實施制裁,企圖藉此打擊俄經濟,結果引發全球能源供應緊張。美國廣泛地區在踏入夏季後受熱浪籠罩,對能源需求大增,由於供不應求,導致燃油價格飆升,汽油平均價一度首次升穿每加侖5美元水平,家居和辦公室使用的天然氣價格也升至14年來高位,電網營運商更警告或需限制供電。

頁岩油行業失衡不願大幅增產

美國多年前曾因「水力壓裂」技術取得突破,得以大量開採頁岩內的天然氣和石油,令頁岩油業蓬勃發展,吸引不少投資者,美國甚至從油氣淨入口國變為淨出口國,並超越沙特阿拉伯,成為全球最大石油生產國,美國當時能源供應充足,並且價格低廉。

然而頁岩油生產商得到注資後,卻毫無節制地擴張規模,導致很多頁岩油井缺乏生產效率,開採成本亦較預計高,根據德勤會計師事務所的研究,頁岩油行業的資產規模估計在2010年至2020年間減損3,000億美元(約2.4萬億港元)。頁岩油行業的龐大損失令投資者卻步,令油企不得不縮減預算,對發展策略顯得更審慎。即使現時可以透過高油價賺取大量利潤,仍不願大幅增產,以致無法滿足不斷增加的需求。大部分頁岩油公司的預算目前仍然低於新冠疫情前水平,明年估計只會增產3%。

拜登「盲反」化石燃料

位於科羅拉多州的油氣公司Bonanza Creek過往為擴張業務而投放大量資金,後來因巨額虧損,在2017年申請破產保護,原本計劃在2020年再度增產,最終因疫情打消念頭,並將資本支出從2.25億美元(約17.7億港元)大幅縮減至6,500萬美元(約5.1億港元),同時解僱數十名員工。Bonanza Creek去年11月與另一間公司合併,成為Civitas Resources,除了不考慮增產,亦計劃將剩餘現金回饋股東,而非投放在新項目,埃克森美孚和雪佛龍等競爭對手亦紛紛採取類似策略。

拜登上任後,一直希望加快綠色能源發展,減少對化石能源的依賴,認為化石燃料已是夕陽行業,在投資者紛紛減少投資下,近年便有不少使用化石燃料的發電廠關閉。但發展綠色能源需長期投資,不能一蹴而就,結果造成能源供應缺口。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弗里德曼指出,拜登根本未能了解能源問題的癥結,暫緩汽油稅或消耗戰略石油儲備並非全面解決方法,應在轉型至可再生能源的同時,以最潔淨方式生產油氣,盡可能減少甲烷洩漏,形容美國不能如「關掉開關掣」般一下子切斷化石燃料,需經歷循序漸進的過程。

籲拓可再生能源缺風險管理 放任競爭致市場大亂

《華爾街日報》分析認為,美國當前的能源危機,與聯邦政府的政策脫不了關係,當局在過去30年一直鼓勵能源業競爭、對外出售天然氣及呼籲開發可再生能源,並為此放寬對能源業的規管,但在缺乏風險管理的情況下,有關政策造成反效果。

美國於30年前通過《能源政策法案》,除放寬對發電廠的規管外,同時解除對天然氣的價格上限,以鼓勵行業之間的競爭,結果導致全國各地湧現大量能源企業,引發市場混亂,對各州監管機構及電網管理商帶來重大挑戰,加上各州份訂下不同的減排目標,監管部門的跨地區協調工作亦變得非常困難。

此外,政府鼓勵全國各地發展可再生能源,然而政府卻沒有充分考慮到轉型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危機。例如加州大幅減少依賴燃煤發電,轉而使用太陽能發電,但加州兩年前熱浪來襲,在夜間的太陽能發電供應變得緊張,加上配電及後補方案不足,結果導致出現大規模停電。

美國前天然氣貿易商阿諾表示,加州過往一直從鄰近州份進口大量電力,但其他州份有不少電力企業在激烈競爭下已經倒閉,產能大幅減少,以致在2020年時無法向加州供電以解燃眉之急,「市場上已失去太多產能,現在整個市場都無法找到可依賴的電力替補來源。」

前總統奧巴馬、特朗普及現任總統拜登均積極鼓勵美國輸出液化天然氣,雖然令美國今年成為全球最大的液化天然氣出口國,但實際上使國內消費者要與外國買家競爭,導致美國本土天然氣價格被推高,最終還是由民眾「埋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