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歐陽偉昉)雖然很多人批評香港的金融科技(FinTech)發展不如內地,不過近年經過監管機構和業界人士大力支持,踏入回歸第20個年頭,香港的金融科技終有進展。金管局去年8月及11月發出兩批共13個「儲值支付工具」(SVF)牌照,為香港的移動支付邁出關鍵性的一步。
該局再於去年9月推出金融科技監管「沙盒」,幫助銀行加快推出新的金融科技服務。截至今年4月的7個月間,已有14個項目經「沙盒」作測試,部分更已推出市場應用。
區塊鏈是金融科技其中重要的部分,透過共享賬簿技術共享檔案,除可以確保文件真實性,防止竄改資料,亦能加快文件的傳送。金管局去年11月發表了首份區塊鏈技術白皮書探討如何使用,計劃今年會再發表第2份研究在按揭上應用。中銀香港則率先於去年11月底將技術應用在按揭估價,至5月底已完成超過6,000宗估值,佔該行整體按揭估值達七成,估價平台銀行數目預料會增至4間。此外,中銀香港已將技術引用到貿易融資,5月完成首宗本地貿易融資服務,下一步將推廣至跨境貿易融資。
生物認證日臻完善
除此以外,生物認證亦是金融科技熱門技術,花旗在去年6月已首先在電話銀行應用聲紋辨識技術,因每人聲紋獨特,連孖生兄弟姊妹也不能冒認對方,大大提升保安程度,匯豐今年3月推出聲紋認證,中銀香港亦表示快將推出。
在手機流行的世代,很多人會利用電話應用程式(Apps)處理銀行服務,中信在2015年12月推出指紋查賬服務,現時中銀、花旗、渣打、星展等銀行已經有應用指紋認識技術。至於在分行的生物認證應用,中銀在去年底已在分行試驗指靜脈技術,取代簽署以進行銀行交易,該行指今年將在全港各分行應用,亦計劃加裝在自動櫃員機以取代密碼,便利長者提款。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