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cc東網專訊
天氣潮濕的日子,不少人總覺得做事提不起勁,身體沉重,終日覺得疲累。對於此現象,有人會怪罪於濕氣,不過除了環境因素,不良飲食習慣亦會令濕氣在體內積聚,帶來「濕困」!有註冊中醫師教路飲食上應注意之處,為人體來一場「祛濕大作戰」。
告別冬天乾燥的日子,隨之而來就是濕氣加劇,註冊中醫師林婉珺指,春夏交接時期,尤其春分、清明、穀雨等節氣過後,天氣便會轉為潮濕,脾胃較虛弱或有過敏體質人士較易受濕氣影響。雖然今年天氣不如往年潮濕,但仍有不少人易感疲倦,甚至過敏復發,林醫師解釋,這可能是和飲食習慣帶來的濕氣有關。
凍飲、雪糕等食物對身體沒有益處,林醫師更指,這些生冷食物和性質寒涼的食材一樣,會令濕氣在體內積聚,芋頭、糯米等口感「黐笠笠」的食物亦然,會導致將食物和營養運送到身體各個部分的脾胃運作失常:「堆積咗啲濕氣喺脾胃內,就容易攰,或者手腳覺得好沉重、特別容易眼瞓,甚至有啲人會出現口乾問題。」作息時間欠佳和壓力亦會令情況惡化,過敏人士更有可能出風疹、蕁麻疹、濕疹,免疫系統差的人甚至有可能出現牛皮癬。
如不幸出現過敏情況,林醫師建議先戒口,避免進食生冷、難消化或濕重的食物:「奶製品都係屬難消化嘅食物。另外菇類因為生長喺一啲潮濕地帶,所以都係屬於一啲濕重嘅食物。」貝殼類、蝦、蟹等性質較濕毒的海產也少吃為妙。
有食物會令濕氣在體內積聚,當然也有食物可以祛濕,林醫師指,可多進食馬鈴薯、蕃薯等「黃色的食物」,而白朮、茯苓、淮山、扁豆、薏米等藥材也有袪濕功效。說到要從飲食上祛濕,不少人也會想到飲用檸檬薏米水,林醫師指熟薏米對健脾止瀉十分有效,但生薏米性質較涼,體質偏寒涼的人士則建議加入熟薏,以生熟薏米各一半混合烹煮。至於清熱解毒的綠豆,體質寒涼人士就不太適合。
林醫師又建議市民,可用雲苓、白朮、薏米、白扁豆和瘦肉煲煮湯水,以達袪濕、健脾胃之效果,而受濕疹困擾的人士可加入防風、土茯苓、赤芍,有止癢之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