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島日報
(星島日報報道)中央與港府近日積極推動中港兩地科研合作,冀將粵港澳大灣區打造成國際科技創新中心,一直着重將科研知識轉化成技術及產品的理工大學,亦積極把握機遇。理大校長唐偉章接受本報專訪時透露,早前與深圳大學合作建設的「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將以「一院多點」方式在不同地區運作,當中會爭取正式落戶河套區,冀成首批進駐創科園的機構。兩校現時正與其他內地及東南亞地區的大專院校洽商,吸引更多人參與科技知識轉移的工作。記者:羅尹彤
大灣區規劃工作正如火如荼,理工大學今年早已乘勢推出多個灣區合作項目,繼二月成立粵港澳大灣區生物科技和轉化醫學研究中心平台後,七月分別公布與深大設立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又成立免疫治療合作研究中心及粵港澳超算聯盟。
「我們辦學的宗旨是將科研成果轉化成為一些產品或技術,在大灣區的新發展框架內,似乎這個方向,亦是國家領導人所支持,我們認為現時是一個非常好的機會,繼續提高這方面的水平。」理大校長唐偉章說,理大在大灣區的發展已有一段時間,包括與不同省市的院校合作,又於深圳南山區設有理大產學研基地,現時學校正籌備新的合作項目,包括七月中與深大簽訂合作備忘錄的「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
大灣區國際創新學院希望推動中港兩地的創新創業發展,幫助科研人士進一步將他們的研發成果產品化,現時正研究以「一院多點」的方式,將不同項目安排在不同地區落實。唐偉章指出,現時正為創新學院選址,總體方向是爭取將來正式落戶河套區,成為入駐深港落馬洲河套創新及科技園的首批機構。
創新學院初期會以虛擬的方式開展工作,包括共同推展創業培訓、科創孵化培育、科技成果產業化等計畫。「課程主要提供予一些團體,並針對不同科研領域進行數星期的培訓,目的是讓他們在自己的專業內,加快將科研成果經過一個課程,變成一件產品。」他說,首先開展的科技創業人才培育及加速計畫,有參考美國國家科學基金及新加坡的相關培訓,項目包括為期四至十周的科技創業培訓班,結合大灣區內政府及產業資源,支援團隊快速成長,並尋找合適的市場。
「單是我們理工大學,過去六年都協助同學創立了超過二百個初創企業,如果我們與其他大學一起攜手,培育人的力量就大得多,當然希望有乘數效應!」他認為,當更多人參與,就可利用兩校資源支持更多初創人士,實行「一加一大過二」。
唐偉章表示,創新學院正積極與不同地區的大專學院洽商,主要來自東南亞地區,「會從一個開放的態度去覆行,希望一步步,將來再有美洲、歐洲等大學參與。」創新學院正研究與世界大型灣區,如東京灣、矽谷及紐約的知名院校和企業合作交流,希望互相學習推動創新創業的模式及方法,而學院可協助他們將科技成果及企業進入大灣區,以至內地市場。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