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2月24日 星期三

滬深廣磁懸浮鐵路來了 深圳至北京只要3.6小時!還可能駁到香港

巴士的報

現時中國大陸全國主要城市已接通高鐵,但未來雄心更大的計劃要來了,就是磁懸浮鐵路!

高鐵時速300多公里,但磁懸浮鐵路快差不多一倍,可達600公里,一接通磁懸浮,行車時間就比高鐵少近一半。

廣東省近日推出雄心壯志的磁懸浮列車計劃。廣東省國土資源廳發佈了《廣東省國土空間規劃2020-2035年》,對未來15年的國土空間安排進行瞭解讀和展示。規劃提出廣東省全省常住人口將以年均增長約115萬的速度增長,到2035年達1.3億,同時省域空間內將預留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和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

《規劃》明確:省域空間內將預留縱橫兩條高速磁懸浮廊道,分別是縱向的「京港澳高速磁懸浮」以及橫向沿海的「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廊道。從線路的走向上看,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三橫六縱兩聯」中的京港澳通道,滬(深)廣高速磁懸浮對應的是國家沿海通道。

這是廣東首次提出預留建設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通道。深圳到上海約1500公里,如時速以每小時600公里算,大約2.5小時就可以互通深滬兩市。深圳至北京約2200公里,如果乘坐京港澳高速磁懸浮,大約3.6小時可到達北京,比高鐵要節省超一半時間。

要注意的是,《規劃》提出的滬(深)廣高速磁懸浮目前僅是預留的廊道,並非進入規劃建設階段的新線路。不過,根據此前官方公布的信息看,滬(深)廣高速磁懸浮首先建設的極可能是廣深段。

2020年9月,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何華武在「創新與新興產業發展國際會議」上表示,當前中國時速600公里高速磁浮列車已進行的選線方案研究共有兩條,分別是滬杭磁浮與廣深磁浮。其中,廣深磁浮將選取廣州東至深圳香蜜湖東站方案,全長約110公里,設廣州東站、東莞蛤地站、深圳香蜜湖站,未來有望接入香港九龍站。

按照時速600公里計算,廣深磁懸浮鐵路投入運營后,廣深兩個機場或只需20多分鐘(含停站時間)即可到達,打造兩市中心城區的高速通道,實現實現廣深同城化。

目前,廣州和深圳的交通已十分便捷。時速200公里的廣深鐵路、時速350公里的廣深港高速鐵路,使兩個城市時空距離越來越近。但兩地之間的交通壓力也開始顯現,尤其是節假日。對廣深之間的高速磁懸浮通道,當前市場預期的備選方案如下:

一、白雲機場-廣州火車站-南沙樞紐-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二、白雲機場-珠江新城-南沙樞紐-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三、白雲機場-天河公園-寶安機場-前海-香港西九龍﹔

四、白雲機場-天河公園-東莞市中心-福田-香港西九龍。

從目前公開的線路方案可以看出,專家們更傾另一個向從廣州東站到深圳香蜜湖方案。

廣東亦正謀劃5大都市圈。

除了磁懸浮,《規劃》還提出,廣東將以超大特大城市以及輻射帶動功能強的大城市為中心,以1小時通勤圈為基本范圍,建設廣州都市圈、深圳都市圈、珠江口西岸都市圈、汕潮揭都市圈、湛茂都市圈等5個現代化都市圈。

此外,《規劃》將計劃構建「12312」交通圈。粵港澳大灣區、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內部1小時交通圈﹔粵港澳大灣區至粵東西北地區形成2小時交通圈﹔3小時通達全國、東南亞主要城市﹔12小時通達全球主要城市。

為此,廣東要構建「三橫六縱兩聯」的綜合交通體系。《規劃》提出,未來廣東將形成「一核兩極多支點」的空間格局。

「一核」指未來將強化珠三角核心引領作用,推動廣州深圳雙城聯動,推進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發展,攜手港澳共建國際一流灣區和世界級城市群,形成帶動全省發展的主動力源。

「兩極」則包括支持汕頭湛江建設省域副中心城市、培育汕潮揭都市圈和湛茂都市圈,推動港產城有效銜接聯動協同,把東西兩翼地區打造成全省新的增長極,與珠三角沿海地區共同打造世界級沿海經濟帶。

「多支點」則意味著未來將建設若干個重要發展支點,增強汕尾、陽江的戰略支點功能,打造珠三角產業轉移承載地、產業鏈延伸區和產業集群配套基地,增強韶關、清遠、雲浮、河源、梅州等北部生態發展區,地級市中心城區的綜合服務能力。

總的來說,廣東省的15年規劃宏圖極大,視野廣闊,單是全面舖開磁懸浮鐵路建設,就是雄心極大的計劃。

毛拍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