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月在「亞洲」最搶眼的事項莫如日本無視周邊國家強烈反對,將130萬噸核污水傾倒入海,遺害全人類。爲何只是在「亞洲」有反對聲音而不是在「全世界」?就是因爲美國的政治和操縱輿論所保護,在歐美主流媒體只是輕輕提及。西方政府和媒體利用群眾的盲目性,肆意顛倒黑白,混淆是非。
有良知媒體特意在西方國家(尤其是七大工業國 -- G7)採訪民眾,大部分受訪者對日本排放核污水竟毫不知情。雖然有少部分知道,但他們都認為將核污水排海是沒有問題,因為美國政府是這樣說的!見微知著,難怪很多常常標榜環保爲主的國際機構對日本危害全球的排核污水低調處理,因爲資金來源大部分是G7(歐美及日本政府)所資助。再次赤裸裸反映國際組織的利益輸送及坦蕩蕩暴露西方媒體的道德雙重標準。
對「全球」經濟及政治而言,最吸引眼睛的事件應該是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舉行的第15屆金磚國家峰會,確定了擴充6個新成員國,包括在非洲政經分量頗重的埃及、非洲經濟蓬勃的埃塞俄比亞、南美洲的阿根廷及中東三大產油國沙特阿拉伯、阿聯酋與伊朗。金磚組織强調要將地緣經濟及地緣政治結合,以抗衡G7地緣經濟及政治的霸權,因爲很多發展中國家受不了G7的經濟及政治剝削與壓迫而極力希望加入金磚組織。金磚組織壯大,更大之影響是挑戰G7對自然資源及糧食的定價壟斷,建立國際更公平的新定價及交易體系。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的數據,2010年G7的GDP
佔全球之34.3%,而金磚五國的GDP只佔全球之26.6%。IMF預測2023年G7的GDP佔全球之29.9%,而金磚五國的GDP則可達全球之32.1%。
事實上,總結今年上半年GDP增長率數據,金磚成員國家印度為6.95%(印度的經濟體量只是中國的五分之一),而中國為5.5%,全球的GDP增長率卻少於3%。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三分一,高度評價中國為實現全球經濟增長發揮的強而有力之引領作用。如今多添6位重分量的成員國,相信金磚國家的GDP佔全球的比重定會穩步上揚,抛離G7愈來愈遠。全球貨品交易用「非美元」及「非歐羅」結算的比例將會持續上升,「半球化」的格局更加明顯。
衆所周知,中國近年和平崛起,大力倡議「人類命運共同體」。然而,美國政客是既得利益者,仍奉行「美國優先,白人至上」,爲了維護經濟、科技、軍事和外交的領域之霸權,與其附從國全面圍堵中國。更無所不用其極地對中國實施打壓,濫加制裁板塊大企業,限制資金投資。作爲中國南大門及全球最自由金融市場的香港,自然難以獨善其身,亦被針對。這也解釋部分理由爲何過去大半年中國及香港股市的成交量相對上少。當然,疫後開關,國内經濟數據的復蘇程度與市場期望有落差,也影響投資者的參與程度。
上星期初,中央政府調整國策步伐,大力激化經濟活動。首先,將A股印花稅減半(是15年來首次調整證券交易印花稅)、限制大股東減持A股及階段性收緊新股發行節奏。房地產上市公司再融資亦不受破發、破淨或虧損所限制,對內房企業再融資提供更大空間,可減輕內房資金鏈的壓力。落實「認房不認貸」後,內地金融部門再次推出全國性優化樓市信貸政策,包括容許存量首套房貸利率調整、調整首套房和二套房的最低首付比例及取消大城市非核心區域的限購令等等。下月中內地樓市傳統的「金九銀十」銷售旺季之數據將會反映政策的成效。其後,內地主要商業銀行更再度下調存款利率;減低存息有利引導居民降低儲蓄,鼓勵消費,推動内循環,配合外循環,全面發展高質量經濟。香港作爲中國南大門及國際金融中心,必同步受惠於高質量經濟。
剛出爐的國内財新與標普全球聯合公布,內地8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升至51,創6個月高位,好過市場預期中值的49.3,反映製造業景氣改善。除出口不振外,供應、需求、就業指數皆處於擴張區間,價格小幅上升紓緩通縮壓力。不過內部需求持續不足,因此增加居民收入仍是政策重點。上星期中央政府的調整國策步伐,已反映靈活地針對不同板塊,對症下藥,相信有利整體經濟的發展。
然而,地緣政治局勢仍是充滿太多變數。「俄烏之戰」已超過500天,現時依然在膠著狀態。雖然從近期部分歐洲政客的言論及歐洲人民的表現,反戰的情緒開始高漲,但是美國政客爲了軍工複合體及能源商的龐大利益,不會這麽輕易容許和談。相反地,更在其他地區不斷渲染戰爭論,大力出口過期次等武器。因此,其他地緣政治局勢如中東以巴衝突、朝鮮半島、東海、台海、南海等等會否產生火花,也是不能掉以輕心。
綜合上述因素及趨勢,相信9月份的國内經濟將會慢慢重回正軌,穩步向前,有利相關板塊。香港作爲同步的高質量發展,也會受惠於國内經濟增長。國策板塊之質優股,包括先進人工智能、高端航天科技、尖端軍事工業、互聯網平台、潔净能源、電動汽車、内循環及ESG等,表現應該不錯。雖則如此,地緣政治仍是充滿變數,美國之僞善,一邊全面打壓,一邊假裝示好,隨時挑起地緣政治緊張,影響股市走勢,不可不防。作爲短綫投資\投機,定要一眼關七,耳聽八方,適時獲利,嚴守止蝕!
黎永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