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周紹基) 美國狂印銀紙,推低美元,令與美元掛鹇的港元變相跟隨貶值,黃金向被視作保值及抗通脹的理想之選,事實上,金價今年來錄得23%升幅,遠遠拋離港股 4.9%的升幅,買金顯然大幅跑贏大市。不過,講到買金的回報率,黃大仙標金會的阿婆反而勝過不少專家,原因是阿婆獱的是實金,專業投資者卻是用孖展來買 賣,結果專家看對了市但卻輸足十年。
港人對實金投資敏感度低
金價近期屢創新高,近日高見創紀錄的每盎司1,366美元,儘管市場一直有指黃金泡沫已瀕爆破,但 繼續看好的人更多。本港有實貨黃金出售的中銀香港及恒生銀行均表示,實貨黃金十分缺貨,無論是金粒、金牌,甚至金幣等均供不應求。不過,有金商指其實是銀 行的實金存貨本身不足,並不是買實金的港人大幅增加,香港市面上的金條存量其實相當多,此外,港人對通脹的敏感度也偏低,本港散戶暫未有大規模買金條以抗 通脹。
馮志堅:多數不會持長線
匯金黃金總經理馮志堅接受香港文匯報訪問時表示,黃金展開升浪已經有十年,但港人對持有實金的需求 一直偏低,反映他們對金價走勢不太敏感,最近多了人買實金,或多或少被最近金價升浪所影響,而非因抗通脹因素,但相信當中大部分人也不會長線持有。他又 指,相較歐洲人甚至內地人,港人對實金投資的敏感度其實非常低,國際金條亦有跡象迅速流向歐洲及內地。
金飾保值作用大打折扣
有資深黃金交易員對本報表示,上兩代的港人,由於經歷戰亂,持有實金有很大的安全感,但這個風氣在 過去幾十年已徹底改變,首先是本港買金的渠道已變得很少,三十年前,市民可以在銀行輕易買到金條金幣,現在要買實金,由於銀行不想找地方放實金,市民唯有 改去金行,但金飾卻非黃金投資的理想選擇,因為金飾的定價與含金價值相去甚遠,買賣差價又高,金飾的價值很大程度視乎手工及鑲嵌的寶石,故達不到實金保值 的意義。
現在市民若要買金條,便要親身到黃金批發商直接購買,但由於交易規模少,金商一般不會送貨。市民亦很少認識在港具公信力的黃金批發商及精煉商。這亦衍生另一問題,是金條交易在本港買賣相對股票等繁複,除物流問題外,也沒有太多地方向公眾收購金條。
金價起落大 炒孖展易損手
其次為港人短炒風氣旺盛,他指這十年黃金牛年,不少人都看好金價,但由於他們寧願將資金投資在孖展 黃金買賣,也不去持有實金,由於金價起落大,借孖展極易損手,結果看對了市但卻輸足十年,回報反而不及收實金放在銀行保險箱的黃大仙標金會的阿婆。上述三 大因素,令本港買實金的風氣,難以與數十年前同日而語。
他表示,即使香港政府,目前的儲備中亦只有2.1噸黃金,反映政府亦沒持實金的意念,眼光也落後於外國央行及投資者,到了香港也愈來愈多市民去買入實金金條,反而預示了黃金泡沫即將爆破的先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