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本港零售業收入連縮兩個月,加上五一黃金周來港中國旅客減少,沖擊奢侈品銷情。金銀業貿易場理事長張德熙透露,期內黃金相關市場淡靜,本地金舖 「入貨量」按年大跌逾四成。記者巡視尖沙嘴多間金舖,發現名震國際的「中國大媽」豪氣不再。
記者:鄭柏齡 莊程敏
中國旅客向來鍾情本港黃金產品,去年曾因金價急跌,於4、5月間湧港「搶金」。但張德熙對本報表示,黃金周期間會員(零售金舖)取貨量按年大跌逾四成, 「唔少會員反映,成個黃金周都好靜,生意起碼跌兩、三成」。
淡市料延續至今年底
坊間指「反蝗行動」令消費市道轉差,但張德熙認為「唔係咁大影響,來港消費已好普遍,唔一定集中假期落嚟」;相反,中國經濟放緩對零售業造成更大沖擊, 「樓市差,中央又繼續打貪,令內地人買少咗首飾」。張德熙估計,金飾產品需求淡靜的局面,可能延續至年底;金價走勢持續牛皮,投機需求亦有限,「成個行業 都要消化,現時當係冷靜期,我諗第三季都冇太大起色,寄望第四季」。記者昨午在尖沙嘴多間金舖直擊,發現人流一般,銷售員較客人多的情況比比皆 是;部份「拍烏蠅」的金舖發現記者拍攝時,竟讓職員坐着扮客人。就觀察所見,不少中國旅客在店內逗留15分鐘或以上,經查問後大多回應「沒有買,只是看看」。去年曾來港掃金的「中國大媽」亦指,現時金價不吸引,消費意欲不高。
人均消費 一萬變三千
景福(280)旗下景福珠寶集團總經理陸烱鏞坦言,「大家都睇到黃金周生意唔好,『大小便』問題只係借題發揮」,他續指,去年4月「搶金潮」拉高銷售額基數,「今年一定差過舊年」;但撇除搶金潮影響,日常生意同樣欠佳,「淨返啲用家先會買金,銀碼細咗,本地客都少咗」。陸烱鏞舉例,以往客人消費一萬元,現時縮至三、四千元,「行家見到時勢唔對,要調整吓」;該行金飾採購部經理羅觀耀透露,近日購入的黃金貨量按年減少超過四成,「黃金周反應唔好,視乎需求所以入少咗貨」,撇除黃金周影響,近月的黃金平均入貨量亦較去年減少約兩成。
資料顯示,今年3月份本港珠寶首飾、鐘錶及名貴禮物等總銷售金額,按年大跌8.9%,創近五年來最大跌幅。在消費放緩、高基數「夾擊」下,市場對未來數月公佈的零售數據未感樂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