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九成內地來港生畢業回流 港漂:生活十年仍覺「漂」

巴士的報

近年內地來港學生數量不斷上升,但超過九成畢業後離港,「剛畢業那幾年是最動搖的,住得貴,在這個城市又沒有立足點,很漂很漂的感覺。」在港十年的莎梨對《星島日報》記者感歎,加上內地和香港發生社會矛盾,彼此有成見,部分港漂很難融入本地。

來自江蘇的莎梨在二○一三年到香港大學讀一年制碩士課程,是少數畢業後留港的內地生。她留下的原因是當時的香港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兩人相識於大學本科,莎梨也是為他而來的香港。

莎梨發現,「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很多同學不會粵語,剛畢業也沒有工作經驗,在香港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最後實在不行就離開了。」

「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

統計數據顯示,二○一九年,入境事務處向內地學生發出的來港就學簽證約三萬零七百宗,較二○一五年增加六成五。但同時期,留港人數僅微升百分之二,約九千七百人。去年內地生留港人數更大跌至六千一百零五人。

除了求職困難,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許多內地生離開的原因。為了省錢,莎梨在畢業後的第一年,依然住在讀書時和同學合租的公寓中。她的房間僅得四十呎,一張碌架牀,一張小書桌,已經將房間擠得滿滿當當,連放衣櫃的位置都沒有,「這麼小的房間月租也接近四千」。

劉希(化名)租住的公寓也非常狹小,所以她盡量將個人物品控制在「一個行李箱內」。她碩士畢業後留港工作,至今已有四年,但這種居住狀態始終令她覺得「香港不是家」。

生活了十年仍覺「漂」

按照民間定義,港漂泛指從內地來港留學或就業,但未合資格獲得永居身分證的群體。但港漂Leslie對《星島日報》記者說,她身邊很多朋友在香港生活了十年,仍有那種「漂」的感覺。

封關對這類「港漂」尤為煎熬,甚至被逼要在兩地二選一。Leslie一位客戶的家人在上海,封關前每兩個禮拜就飛一次。如今由於隔離時間太長,他最終決定辭職,「如果不回去,不僅錯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會錯過給老人送終的機會。」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