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上周公佈了首季經濟數據,首季經濟增幅為7.4%,雖然優於市場預期,但若年度化後卻只有5.7%,並不算高,新增信貸及社會融資總量已較之前減少許 多,廣義貨幣供應(M2)按年增幅12.1%,更創下13年新低,現屆政府一面做結構轉型,同時又去槓桿化,更要兼顧保就業,中國經濟在這個新機師駕駛 下,會否出現一些問題?能否安全軟着陸?筆者認為難度不低,其中存在一定風險。
內地CPI僅2.3% 疑似通縮
筆者認同中國有潛在的債務和信貸風險,主要原因是2009和2012年這兩年間,中國整體信貸比例(社會融資總量相對GDP的比例)大幅上升,至今達到200%。要降低系統性風險,中國需要有系統地進行「去槓桿化」,換句話說,就是信貸增幅,要較生產總值(GDP)增幅低,否則,這個比例只會繼續危險地上升,後果不堪設想。
同時間,中國的調結構即增加內需,並且改變過往依賴高能耗高污染如水泥及低價貨品出口,增加高增值高科技高價值貨品出口比重,當然這在水多的時候較易進行, 但中國政府之前放水太多,調結構的同時卻要收水,增加了調結構的難度。不過,無可否認,從第一季度數據來看,調結構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例如第三產業 (service industry)同比提高了1.1%,佔GDP的比例達49%;居民收入佔GDP的比例上升;城鄉居民收入差距減低;社會消費品零售亦有12.2%增長。
值得留意的是,在去槓桿化的壓力下,「水」變得較「緊」(M2的低增長),CPI只有2.3%,以一個高增長的發展中國家來說,這個數字甚至可以說是有通縮的壓力。本來信貸和貨幣是一個銀幣的兩面,貨幣增加少,理應反映了信貸低增長;但事實卻非如此。
第一季新增社會融資總量是5.6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雖然減少了5,612億元,但是年度化後的數字,仍然是一個非常高的增長。
信貸猛增加,而貨幣卻緊缺,通脹低迷,通常反映了內在的「經濟病」,把新增的信貸都被沒有生產了的項目所「吃掉」了,換句話說,這些就是呆壞賬。
要同時處理當前的呆壞賬和調結構,筆者看不到無痛的方法,其中一項就是人民幣貶值。貨幣政策和滙率,也是一個銀幣的兩面,貨幣不能放鬆,唯有把滙率貶值。
展望未來,最重要是市場改革下,居民收入有沒有隨着生產力的提高而持續增加,全社會能否整體提高市場競爭力,減少資源浪費,能做到這樣的市場改革,才算正路 及健康,這是固本培元的長遠工作,需要每一季慢慢觀察。
適量推微刺激 有保有壓
不過,投資市場已反映了許多不安情緒,總理李克強曾表示,倘若經濟增長跌至6%,就會影響到就業率,預期中國政府不會讓經濟增幅持續下行,當新增固定資產投資(首季增幅降至17.6%)到某一位置,應該會出手做一些防守性措施,例如加強城鎮化及保障房投資等微刺激,令就業率不致受到太大的衝擊,做到有保有壓。黃元山
大學教授、國際投行前董事總經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