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3日 星期四

胡國威專欄|業主市已悄然殞落

hk.finance.yahoo.com

工作之際,收到朋友突然WhatsApps說「忍唔住講」。原來他跟女朋友早前買樓,睇過不下數十個單位,其中一間心儀單位傾到七七八八。

他當時曾問過我一系列買樓程序,包括開票簽約注意事項、翻查單位是否凶宅、銀行是否估足價等,什麼都問得好詳細,連他倆口子都覺得十拿九穩,但埋門一腳,就是業主不肯接受其還價。

業主叫價800幾萬,他倆還價50萬元,聽起來還價不留情面,但實情以當時市場氣氛、息口持續上升的環境下,當時業主叫價本已高於市價,朋友純粹參考市價還價,更別說業主絕不是蝕讓離場,而是可套現獲利。談不攏,最終朋友再看低幾層的單位,用同一出價買入心頭好,並已經開始裝修。只是最近無聊望望成交紀錄,「最近睇番之前想買個單位,竟然以接近我而家買個價成交了」

這件事,令他回想到「自己當時傻更更衝上單位,但又要傾唔成」,結果卻是前業主用了五個月時間,接受便宜50萬元成交。

「好在當時無買到」。這句說話,起初我不太理解其意思,後來才忽爾醒覺內在的含意,原來他慶幸沒讓這位業主多賺50萬元,究竟要有多大冤屈才會產生這種心情? 我深信,議價過程中一定有點鬰結。

以前強橫的業主市下,買賣雙方議價過程僵持不下,對急於搵樓的準買家來說,既無奈且有壓力。有時以為勝券在握,卻埋門失手,患得患失,才衍生出這種心情。

政府全面撤辣後,至今已經超過兩個月時間,昔日業主市的橫蠻,今天不復再。現時二手市場很大程度受制於一手市場走勢,只要有新盤願意平價開售,即時可以冰封二手市場。所以,要出貨的業主也必須減價求售,否則以現時沿沿不絕的一手供應,準買家無必要低聲下氣乞求業主出售物業。

類近情況會否持續? 我相信仍會維持好一段時間。現時一手潛在供應112,000個,數字上再創出自2004年有紀錄以來新高,若以一年吸納14,900多個單位計算,要用上超過七年時間,才可全數消化。發展商也得把握市場氣氛減磅至上,故開價上會繼續以貼近或低於二手價賣樓,對二手業主形成一道壓力。

以今天一手新盤割價求售的走勢來說,準買家入市相對容易,因為他們選擇多了、價錢易傾了,但同時也要留意,別太盲目追捧樓價一定有升值潛力。若然一手新盤減價持續,這也容易令二手樓賣不起價,二手樓賣不到好價,失去了財富效應,這批潛在買家也失去了向上換樓的動力,這會影響未來樓市動力。

胡國威.網上平台《胡.說樓市》共同創辦人
網站:https://www.wuchatprop.com.hk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