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30日 星期四

連鎖超市Tesco通脹浪潮下拒加價 卡夫亨氏停供應焗豆茄汁等產品

星島日報

美國卡夫亨氏(Kraft Heinz)食品公司周三(29日)宣布,暫停向英國最大超級市場集團Tesco供應部分產品,包括焗豆和茄汁,因為雙方在售價上發生爭拗,Tesco拒絕在通脹高企情況下加價。英國和美國近期都受到高通脹打擊,Tesco一直抗拒加價,以免加重消費者負擔。

卡夫亨氏的產品例如焗豆和茄汁一向受到英國消費者歡迎,Tesco就貨架上不再有這些產品供應,向公眾道歉,但該集團指出:「我們不會把不合理的價錢轉嫁給消費者,以免加重他們的負擔。」兩家公司將繼續談判,有信心找到方法解決這場糾紛。卡夫亨氏也作出回應,指商品價格和生產成本不斷上漲,而該公司又要維持產品的高質素,因此加價是迫不得已的。

在英國零售雜貨市場佔有率高達27%的Tesco指出,在普羅大眾家庭開支不斷上升的壓力下,該集團有責任為顧客爭取最好的權益。在這段期間,顧客可以選䐟其他品牌的同類產品、或者Tesco自家品牌的產品,希望盡快解決問題,讓卡夫亨氏的產品恢復正常供應。

在勢不可擋的通脹潮下,歐洲各地的零售商與大型食品供應商之間的關係愈來愈緊張,但只有類似Tesco這麼大規模的企業,才有實力與供應商角力及討價還價。英國第二大超市集團Sainsbury表示,仍然有售卡夫亨氏生產的各種產品。2016年, Tesco也和供應商鬧過一次類似的糾紛,當時停售另一食品集團聯合利華(Unilever)的10多款食品,包括麵包。

回歸25|習近平抵港 發表講話全文

星島日報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與夫人彭麗媛下午乘搭專列,到達西九龍高鐵站。習近平隨後發表大約3分半鐘的講話。

講話全文:
大家好,在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之際,我再次來到香港,感到十分高興。明天是香港回歸祖國25年慶典日,全國各族人民都將和香港同胞一道慶祝這件喜事。在此,我向香港同胞致以熱烈祝賀和美好祝願。距我上次到香港來已經過了5個春秋,這5年我一直關注着香港、牽掛着香港,我的心、中央政府的心和香港同胞在一起。過去的一段時間裏,香港經受了一次次嚴峻考驗,戰勝了一個個風險挑戰。歷經風雨後,香港浴火重生,呈現出蓬勃的生機,事實證明「一國兩制」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它能確保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維護香港同胞的福祉,「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

正所謂「行而不輟,未來可期」,只要我們毫不動搖地堅持「一國兩制」,香港的未來一定會更美好,香港一定會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作出新的、更偉大的貢獻。我就說這些,謝謝大家!

深圳2022年度計劃供應商品房6萬套及公共住房6.5萬套

星島日報

深圳市住房和建設局印發《深圳市住房發展2022年度實施計劃》顯示,2022年度,深圳計劃供應商品住房用地215公頃;計劃新開工商品住房建築面積700萬平方米,約7萬套;計劃批准預售和現售商品住房面積600萬平方米,約6萬套。

根據《計劃》,深圳市2022年度計劃供應公共住房用地150公頃;計劃建設籌集公共住房不少於12萬套(間);計劃基本建成(含竣工)公共住房2.7萬套(間);計劃供應分配公共住房不少於6.5萬套(間),其中保障性租賃住房不少於4萬套(間)。

深圳對符合條件的低保及低保邊緣住房困難家庭,按規定發放住房貨幣補貼,繼續實現應保盡保。2022年計劃發放補貼戶數合計575戶,其中:面向低保(低保邊緣)家庭發放戶數561戶,面向低收入家庭發放戶數14戶。

【港股展望】恒指下半年有機下試20000關

NOW財經

【Now新聞台】本港股市於期指結算日受壓,恒生指數扭轉過去4日升勢,回套逾400點,失守22000點關口。

港股於期指結算日跟隨外圍向下,內地股市午後轉弱,各主要指數收市跌逾1%至2%,恒指今日亦一度瀉574點,低見21844點,收市跌幅收窄至422點,報21996點。大市全日成交逾1608億元。

艾德證券期貨聯席董事陳政深說:「央行收水、加息令資金成本增加,不利投資市場,經濟仍面對不明朗因素,企業盈利亦縮減,對股市並非好事,展望下半年,我認為恒指上望空間有限,升至約23000點,反而下望空間較大,有機會試一試20000點。」

汽車股受壓,被沽空研究機構狙擊的蔚來重挫逾11%,吉利汽車大跌逾8%,是表現最差藍籌,昨日創新高的比亞迪股份回套約5%。

汽車零部件股亦受壓,其中浙江世寶A股須停牌核查,H股則繼續交易,但收市重挫逾21%。

美團及阿里巴巴跌逾2%至逾3%,騰訊控股反覆向下,微跌完場。

京東健康向京東集團收購資產,前者挫逾7%,後者則跌逾3%。

藍籌內房股表現相對硬淨,除中國海外發展,其餘3隻均逆市向上。

物業管理股普遍升,融創服務及新希望服務升逾5%。

反映運費表現的波羅的海乾散貨指數向下,航運相關股中,太平洋航運及海豐國際跌約7%,東方海外國際跌逾3%。

個股方面,維他奶全年業績「見紅」,挫近7%,阜豐集團發盈喜,勁升逾14%,衝上逾4年半高位。

半新股快狗打車繼續尋底,再挫逾8%,創新低。

2022年6月29日 星期三

人行:加大穩健幣策實施力度

信報財經新聞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召開貨幣政策委員會第二季例會,要求強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調節,加大穩健貨幣政策實施力度;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人行發布的會議新聞稿指出,在國內糧食穩產增產、能源市場平穩運行的有利條件下,要保持物價水平基本穩定;進一步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增強信貸總量增長的穩定性。

人行又稱,把握好內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保持人民幣滙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深化滙率市場化改革,增強人民幣滙率彈性,加強預期管理。此外,着力穩定銀行負債成本,推動降低企業綜合融資成本;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要積極做好「加法」,精準發力,加大普惠小微貸款支持力度,支持中小微企業穩定就業。

另外,人行指出,要維護住房消費者合法權益,更好滿足購房者合理住房需求,促進房地產市場健康發展和良性循環。

斷供天然氣,德國警告俄羅斯或引發金融市場崩潰

巴士的報

2022年6月23日,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部長羅伯特·哈貝克在柏林舉行了一次關於能源安全的新聞發佈會。德國表示,在俄羅斯最近減少管道供應後,將提高其應急天然氣計劃的警戒級別,以確保供應。

隨著來自俄羅斯的天然氣供應中斷,德國距離實行天然氣定量供應的政策更近了一步。德國經濟事務主管官員警告稱,俄羅斯天然氣斷供可能導致更大規模的經濟溢出效應。

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部長哈貝克表示,截至6月23日,德國已經進入天然氣供應應急計劃中的「第二階段警戒水平」。

6月14日,連接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1號(Nord Stream 1)管道開始停止供氣之後,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宣佈,在第二階段,「目前供應安全有保障,但形勢嚴峻。」

哈貝克在政府公告所附的一份聲明中說:「儘管我們還沒有感覺,但我們已經處在一場天然氣危機當中。目前,天然氣是一種稀缺資產。」

哈貝克還指出,供氣量持續下降和價格持續上漲所產生的連鎖反應,將對能源市場造成無法輓救的、影響深遠的傷害,類似於「雷曼兄弟效應」。2008年,雷曼兄弟(Lehman Brother)投資銀行宣佈破產,由此產生的經濟衝擊波及全球金融體系。

哈貝克稱:「整個市場面臨在某個時間點崩潰的風險。」

由於德國嚴重依賴俄羅斯天然氣進口,隨著俄烏衝突爆發,俄羅斯傾向於用能源出口作為武器,導致德國市場受到最嚴重的衝擊。2021年,俄羅斯天然氣佔德國天然氣進口量的55%,2022年第一季度佔比為40%。

從今年年初到5月底,德國成功將俄羅斯進口天然氣佔比降低至35%,但面對俄羅斯供應即使最輕微的變化,德國的能源市場依舊高度脆弱。

上周,俄羅斯開始削減對德天然氣出口。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Gazprom)表示,減少供應的原因是技術問題導致北溪管道俄羅斯段的一座發電廠天然氣壓縮機停止運行。此事的影響迅速顯現,歐洲天然氣價格暴漲24%,而哈柏克當時回應稱俄羅斯此舉有「政治動機」。

哈貝克在最近的聲明中表示不確定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未來是否會繼續採取相同的措施,並呼籲德國做好準備。

哈貝克說:「價格已經高居不下,我們需要為未來價格繼續上漲做好準備。這會影響我們的工業產值,大幅增加許多消費者的負擔。這是一次外部衝擊。」

哈貝克還指出,德國的「首要任務」是在今年入冬之前補充天然氣庫存,但他承認,俄羅斯的威脅使德國的能源安全前景變得不可預測,更嚴格的能源定量供應措施可能不可避免。

他說:「無論工業、公共部門還是家庭消費者,都應該盡量繼續減少天然氣消耗,讓我們能夠順利過冬。」

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聲明指出,雖然其鼓勵採取定量供應,但德國進入第二階段「警戒」水平意味著,德國天然氣公司和供應商現在面臨更大壓力,需要在未來幾個月內找到替代天然氣來源,以維持庫存水平穩定。德國政府將向天然氣公司發放158億美元貸款和信用,用於從海外採購更多天然氣,並維持天然氣供應。

據外媒報道,在第二階段警戒水平,公司理論上可以將更高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但政府目前尚不允許這種情況發生。

德國經濟和氣候保護部的聲明表示,如果德國進入第三階段警戒水平,政府就能夠開始單方面決定是否以及在哪些地區實行天然氣定量供應政策。

深喉

拆息上升 個別中小行上調H按封頂息紓緩壓力

巴士的報

巿傳有個別中小型銀行上調新造H按封頂息率0.05%至0.225%,中原按揭董事總經理王美鳳指出,一個月拆息現為0.88%(6月29日),較今年初徘徊0.15%上升0.73厘,港元拆息屬於銀行之間拆借成本,尤其可反映中小型銀行資金成本上升,資金成本壓力大於存款基礎較大之大型銀行;是次個別中小型銀行上調H按封頂息率0.05%至0.225%,相信是個別銀行因應按揭業務情況紓緩息差受壓之影響,中小型銀行一般會等大行加P才會跟隨,是次先上調H按封頂息率紓緩拆息將進一步上升之加息壓力。

現時1個月拆息雖已逐步上升,但暫時1個月拆息處於0.9%水平應對大型銀行未出現上調H按封頂息率之壓力,相信現時銀行樓按取態積極下未急於跟隨上調封頂息率,故是次個別中小型銀行上調H按封頂息率對市場用家未構成影響。

過往加息周期銀行曾在加P前上調H按封頂息率,當時息差壓力較大。王美鳳表示,過往在加息周期亦曾出現銀行加最優惠利率(P)前先上調H按封頂息率之情況,2018年加息周期時期,7至8月份1個月拆息已升至1.8%,銀行加P壓力增加,加上當時H按封頂息率較低,低至2.15%,對比拆息已升至1.8%,息差壓力較大,故當時銀行陸續先上調H按封頂息率0.1厘,其後於9月份正式將P上調0.125%。

若息率升至封頂,封頂加至2.55厘每100萬貸款月供增約26元。王美鳳表示,今次市傳銀行調整按息對新造按揭人士影響輕微,以貸款額100萬元及還款期30年計,H按封頂息加至2.55%後,若將來H按息升至封頂位,對比現時一般封頂息率2.5%,每月還款額增26元或0.7%至3977元。以巿傳最大加幅至2.725%計,每月還款金額加118元或3%至4069元。

內地入境隔離由14+7日縮短為7+3日 中國疾控中心:縮短隔離期限不意味防控寬鬆

巴士的報

內地宣布大幅縮短入境隔離日數,由目前的14+7日即共21日,縮短為7+3日即10日。

今日(6月28日)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介紹科學精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

人民日報記者提問:第九版防控方案對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有什麼優化和調整?這種優化調整的依據是什麼?是否可以理解為調整後的防控措施比以往更加寬鬆?

中國疾控中心傳防處研究員王麗萍:為進一步提高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的科學性、精准性,2022年3-5月期間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在全國選取部分地區開展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優化試點研究工作,研究發現,奧密克戎變異株平均潛伏期縮短,多為2-4天;絕大部分都能在7天內檢出。基於研究結果和國內多地的防控實踐,第九版防控方案對疫情相關風險人員的隔離管控時限和方式進行了優化。將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措施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4、7、14天核酸檢測,採集鼻咽拭子,解除隔離前雙采雙檢」調整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監測第3天核酸檢測,採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前不再進行雙采雙檢。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從「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醫學觀察」,第1、4、7天核酸檢測。

目前,國際和國內的流行優勢毒株均為奧密克戎變異株,將入境人員和密切接觸者隔離期限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這樣的調整並不意味著防控措施的「寬鬆」,而是根據奧密克戎變異株的流行特點對防控措施的進一步優化,不會增加疫情傳播的風險,是精准防控的體現。

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網站消息,為進一步指導各地科學精准做好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工作,在認真總結《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印發後的防控工作實踐,特別是針對奧密克戎變異株傳播速度快、隱匿性強等特點的基礎上,國務院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組織修訂形成了《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九版)》,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最大限度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

內地隔離政策主要修訂內容如下:

一、優化調整風險人員的隔離管理期限和方式

將密切接觸者、入境人員隔離管控時間從「14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7天居家健康監測」調整為「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3天居家健康監測」,核酸檢測措施從「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4、7、14天核酸檢測,採集鼻咽拭子,解除隔離前雙采雙檢」調整為「集中隔離醫學觀察第1、2、3、5、7天和居家健康監測第3天核酸檢測,採集口咽拭子」,解除集中隔離醫學觀察前不要求雙采雙檢。密接的密接管控措施從「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調整為「7天居家隔離醫學觀察」,第1、4、7天核酸檢測。

二、統一封管控區和中高風險區劃定標準

將兩類風險區域劃定標準和防控措施進行銜接對應,統一使用中高風險區的概念,形成新的風險區域劃定及管控方案。高風險區實行「足不出戶、上門服務」,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中風險區,中風險區連續3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其他地區對近7天內有高風險區旅居史人員,採取7天集中隔離醫學觀察措施。中風險區實行「足不出區、錯峰取物」,連續7天無新增感染者降為低風險區。其他地區對近7天內有中風險區旅居史人員,採取7天居家醫學觀察措施。低風險區指中、高風險區所在縣(市、區、旗)的其他地區,實行「個人防護、避免聚集」。其他地區對近7天內有低風險區旅居史人員,要求3天內完成2次核酸檢測。

三、完善疫情監測要求

加密風險職業人群核酸檢測頻次,將與入境人員、物品、環境直接接觸的人員核酸檢測調整為每天1次,對人員密集、接觸人員頻繁、流動性強的從業人員核酸檢測調整為每週2次。增加抗原檢測作為疫情監測的補充手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對可疑患者、疫情處置時對中高風險區人員等可增加抗原檢測。

四、優化區域核酸檢測策略

明確不同人口規模區域核酸檢測方案,針對省會城市和千萬級人口以上城市、一般城市、農村地區,綜合疫情發生後感染來源是否明確、是否存在社區傳播風險及傳播鏈是否清晰等因素進行研判,根據風險大小,按照分級分類的原則,確定區域核酸檢測的範圍和頻次。

毛拍手

富國銀行:倘經濟衰退 美股熊市恐持續更久

信報財經新聞

美國標指日前正式步入技術熊市。富國銀行發表報告稱,倘若美國經濟發生衰退,估計熊市持續時間將更長。

富國銀行研究二戰以來標指過去11次熊市,發現下跌趨勢平均持續16個月,熊市期間的平均回報率為負35.1%。當中如果是伴隨經濟衰退發生的熊市,持續時間平均達到約20個月,平均回報率為負37.8%。而經濟衰退以外的熊市持續時間明顯較短,平均約6個月,造成的損失也較低,平均回報率為負28.9%。

報告指出,試圖利用近期美股疲弱走勢獲利可能很誘人,儘管該行預計未來數個月將有更多入市點,但目前仍傾向於在向股市投入新資金之前保持耐心。隨着聯儲局開始緊縮周期,已經將投資偏好從經濟敏感資產轉向更有品質和防禦性的資產。

【信報月刊】過度市場化釀惡果 房產共富樓市變天

信報財經新聞

【本刊記者黃愛琴】特區新班子出爐,首要任務之一為攻克房屋深層次問題。在國家「共同富裕」、「房住不炒」的主旋律下,香港房屋模式面臨大調整,政府將調控地價與房價,打擊市場投機炒賣,貫徹「居權優先」。投資者「買磚頭無得輸」的傳統智慧需重新審視。

香港又冧莊!連續12年「榮登全球樓價最難負擔城市」。我城買樓有多難?不吃不喝23.2年!

高樓價固然反映供求失衡,但這只是表徵,「關鍵是本港房屋模式存在內在缺陷。」全國港澳研究會理事王春新博士接受本刊訪問時,直指這是問題核心。

三種模式之爭

他剖析,全球房屋發展模式主要有三種,包括:

一、歐美市場+稅收模式。土地和房屋均由市場供應,政府以稅收調控樓價,令炒房無利可圖。

「美國政府不會讓房屋隨便炒賣,收兩種稅。一種叫房產稅,一般每年收取樓價的1至3%,作為州政府日常開支。第二種是增值稅,樓價漲了以後賣掉要從利潤中抽稅,多於一套房就要收,稅率與個人所得稅一樣,最高可達39.6%。」

另一典型例子是德國,樓價和租金均受嚴格控制。物業買賣價格超過基準價格(由各區獨立地產評估師定期評估釐定)兩成即屬違法。租約形同「永續」,到期是否續租,由租客說了算,權利比「包租公」還大。2021年德國首都柏林和大城市慕尼黑,私樓呎價還不到香港的四分之一。

二、新加坡政府主導模式。組屋「偷師」香港,惟當年國父李光耀來港看過徙置區後,想到的不是建公屋,而是「居者有其屋」。目的是藉「恒產」籠絡民心,鞏固政權。

與歐美不同,新加坡土地與房屋供應皆由政府主導。一來因為國土有限,不能任由市場開發;二來住房關乎民生,惟有政府介入,才可保障老百姓的居住權利。

時至今日該國置業率已達九成(香港僅51%),關鍵是兩招:一、控制土地資源和價格。1955年《新加坡土地收購法》頒布,類似香港的《收回土地條例》,可基於公眾利益需要把土地收回,遂成為組屋廉價土地來源。二、不惜「賤賣房產」,將組屋價格與國民人均收入掛鈎。年輕人一般工作數年就能買得起一套房。

三、香港投機/投資模式。由政府主導土地供應,並實行高地價政策,房屋供應向市場拱手相讓,卻不像歐美國家對房產投資徵收重稅,等同放任投機炒賣。

「香港房地產問題就是過度市場化的問題。」王春新稱。

原文請閱7月份《信報財經月刊》

2022年6月28日 星期二

熱浪來襲供電嚴峻 日政府籲3700萬人關燈

星島日報

由於熱浪來襲,加上東京地區梅雨季創下史上最短紀錄,當局警告東京及周邊地區周一電力供應緊張,呼籲3,700萬人減少用電包括熄燈,特別是在下午時段。

日本關東地區近日天氣酷熱,東京電力公司評估轄內地區電力供需嚴峻,政府首度發布「電力供需窘逼注意報」(次於警報),呼籲東京電力公司轄內一都八縣的家庭、企業周一(27日)下午3時至6時,特別是下午4時至5時之間,盡量配合節約用電,關掉不必要的燈光,涉及3,700萬人。副內閣官房長官磯崎仁彥周一早上在記者會上說:「我們鼓勵民眾把能源消耗量減少至一個合理水平,例如關掉沒必要的燈光,但在酷熱的時候仍要開冷氣,保持小心,避免中暑。」當局昨日稱周二(28日)電力供需同樣嚴峻。

日本氣象廳周一上午宣布,關東甲信、東海地方以及九州南部梅雨季已過,是自從1951年有記錄以來,雨季最早結束的一年。梅雨季一過,天氣變得酷熱,氣象廳呼籲民眾注意避免中暑。

東京連續三天「猛暑日」

日本把攝氏30度以上稱為「真夏日」,35度以上稱為「猛暑日」。東京市中心昨日下午觀測到攝氏35度,周日更飆至追平當地6月最高溫紀錄的36.2度。東京連續三天呈現猛暑日,是東京氣象觀測史上首見。日本氣象廳預報,7月3日前,東京都不會降至34度以下。周一早上,位於東京附近的桐生市,氣溫高達攝氏36.3度。據報道,截至周日下午,東京有46人因疑似中暑送院,川越市的一名94歲男子懷疑死於中暑。

日本夏季在6月開始,一般氣溫仍在30度以下。但在剛過去的周末,東京氣溫超過35度,位於東京西北方的伊勢崎市上周六錄得40.2度,是有史以來六月最高溫。2018年,日本雨季於6月29日結束,之後日本受到數波熱浪侵襲,數以千計的人抵受不住酷熱天氣,不適入院。

日本福島縣附近今年3月發生地震,逼使一些核電站停運,加上為了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關閉了幾個老化的化石燃料工廠,供電減少之際遇上電力需求激增。另外,受烏克蘭戰爭和能源價格飆升影響,日本和許多國家和地區一樣面對沉重的通脹壓力。日本將於一個多星期後舉行參議院選舉,如果現在出現能源短缺或發生停電事故,可能會影響執政自民黨的選情。

香港首現BA.4或BA.5無源頭個案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記者 文森)香港新冠肺炎疫情再添變數,昨日新增1,873宗確診個案,並首次出現新變異病毒BA.4或BA.5的無源頭個案,患者分別居於紅磡海逸豪園3期悅濤灣及天水圍海逸酒店2期。衞生防護中心表示,有關情況顯示社區很可能已出現BA.4或BA.5隱形傳播鏈。此外,涉及新變異病毒BA.2.12.1個案再增加15宗,當中屯門海港酒家群組再增加5宗關聯個案,機電署完成對酒家通風系統調查,發現鮮風量僅約標準的33%,已要求酒家改善後才可恢復營業。

昨日香港新增9宗疑染BA.4或BA.5的個案,當中6宗是輸入個案,3宗本地感染個案,其中2宗無源頭,1宗為家住海逸豪園3期悅濤灣的6歲女童,就讀德望小學暨幼稚園K3,本月21日出現病徵,22日最後一日上課並快測陽性,她曾與家人於19日到黃埔新天地享膳坊龍閣用膳;其37歲父親在新蒲崗太子道東友邦九龍金融中心工作,24日出現病徵並快測陽性,他曾於23日和朋友一齊去過新蒲崗「TC Bistro」餐廳用膳,一起進食的朋友被列為密切接觸者,上述處所均已納入強檢。兩父女的另外兩名同住家人目前檢測陰性。

另一名無源頭個案為香港中文大學校友會聯會張煊昌學校中三的15歲女學生,住天水圍海逸酒店2期,6月22日出現病徵,並於23日快測陽性,沒有其他緊密接觸者。

衞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首席醫生歐家榮表示,之前的BA.4或BA.5的本地個案,均於高危場所工作如機場或檢疫酒店,相信與輸入個案有關,是次的無源頭本地個案,或顯示BA.4或BA.5在社區已出現傳播鏈。專家研究表明,BA.4或BA.5對香港主流的BA.2抗體有免疫逃逸力,已康復市民也可能被二次感染,BA.4或BA.5相關個案很可能會陸續增加。

BA.2.12.1增15宗 5涉酒家群組

另外,懷疑BA.2.12.1個案增加15宗,當中5宗個案與屯門海港酒家群組相關,有3人為食客,2宗關聯個案。關聯個案其中一人居於大興邨興泰樓,另一人居住山景邨景安樓,同樣都住在早前確診者的樓下單位。歐家榮說︰「這兩宗個案都是強檢中發現,相信都是所住大廈發生小範圍垂直傳播,或是抽氣扇吸入含病毒空氣,或是通過渠管傳播。」

海港酒家通風差或致爆疫

歐家榮指,機電工程署已完成對屯門海港酒家通風系統的檢查,發現每小時換氣量1.37次至2.12次,遠低於防疫條例要求的每小時6次,鮮風量每小時1.3次亦低於法例要求的4次,有可能是導致群組感染的原因,已責令酒家改善,之後通過檢查方能恢復營業。

被問到如何評估疫情趨勢,歐家榮指,現時香港確診宗數約徘佪於1,500宗以上的水平,隨着社交距離持續放寬,市民生活基本恢復正常,預計感染個案會維持在一定水平,甚至有可能會進一步上升。不過,經歷第五波疫情後,市民免疫力維持甚高水平,入院人數雖然也輕微上升,但大多病情輕微及穩定,重症和死亡人數保持平穩無明顯上升,顯示上升趨勢及幅度仍然受控,沒出現大規模爆發,不會再出現兩三天便確診數目「翻一番」的爆發性上升,未見要收緊防疫措施,中心會繼續觀察疫情走勢。

中國多家銀行將停止智能投顧服務

巴士的報

內媒獲悉,招商銀行(03968)智能投顧服務「摩羯智投」自7月1日起,將停止購買、調倉、投資陪伴等服務,「摩羯智投」的購買功能早在去年12月便已暫停。工商銀行(01398)近日也發布《關於終止AI投協議的通告》,自6月30日起將停止包括AI指數、AI智投和AI策略在內的產品申購。

中信銀行(00998)上月底稱,根據監管發布的《關於規範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中信銀行「信智投」的經典組合ZXZT系列將在6月30日停止服務。若客戶繼續持有,系統同樣將會在一個月內由基金組合轉換為單隻基金持有產品。

建設銀行(00939)的「龍智投」也宣布,根據最新法規,將按照監管要求對龍智投組合進行調整,暫停購買、定投簽約及追加功能。調整期間,投資者持有的組合資產運作及贖回不受影響。此外,江蘇銀行、中國銀行(03988)等也被發現無法參與基金投顧。

去年底,中國監管機構下發《關於規範基金投資建議活動的通知》致投顧業務發生巨大轉變。

許喬達: 金市債市或成資金避風港

信報財經新聞

西方國家通脹持續高企,歐美正迎來歷史上最快的加息周期。縱使在緊縮環境下不利金價表現,但高通脹正不斷侵蝕企業利潤及消費者購買力,持續的加息又恐為經濟帶來衰退風險,環球股市波動仍有可能會加劇,債市及金市有望成為資金避風港,因此市場上仍存在有利金價表現的因素。

俄侵烏加劇糧食危機

歐盟地區上周二(31日)公布5月份通脹數據,在食品及能源價格飆升帶動下,消費物價指數(CPI)按年急升8.1%,不單高於預期的7.7%,更連續7個月創下歷史新高。核心CPI則按年漲3.8%,超過4月份的3.5%,亦接近歐洲央行2%目標的一倍,顯示通脹已經開始失控。歐盟就針對俄羅斯的制裁達成協議,今年底前將大幅削減九成俄國原油進口量。同時,美國進入自駕遊旺季及中國解封防疫措施,進一步加深原油市場供不應求的狀況,意味油價只會持續居高不下。

俄烏戰火已持續超過3個月,俄烏兩國作為歐洲的重要糧倉,隨着烏克蘭部分國土在俄軍連番炮擊下已成一片廢墟,可耕作的土地面積已大大減少,小麥貿易極速縮減,日前更有消息指俄國將封鎖烏克蘭的糧食出口,並以此作為與歐美談判的籌碼。同時,部分國家正禁止部分糧食出口,令全球糧食危機進一步惡化,聯合國糧食組織此前警告,目前全球食品價格較去年同期急升近30%,若俄烏衝突持續,糧食危機可能延續數年之久。

擔憂滯脹資金要避險

隨着歐洲正面臨史無前例的物價飆升,歐洲央行從7月份開始加息的可能性顯著增加,甚至有機會仿效美國聯儲局大幅加息50個基點。事實上,在通脹及加息的雙重夾擊下,不少大型歐美企業正面對不斷上升的成本壓力,對於估值不菲的股份而言,更可能因為盈利表現不及預期而持續面臨估值修正,最終拖累股市表現。另外,高通脹亦不斷打擊消費者信心,歐美經濟向來以消費作主導,經濟有可能因此放緩,並同時出現滯脹。

隨着市場對滯脹的擔憂有增無減,股市表現或難以有起色,資金愈來愈有可能重新流入債市或金市。今年首5個月,美國10年期國債價格下滑超過8%,孳息率則急升逾88%;紐約期金於3月中曾升至2070美元兼創一年半高後持續回落,首5個月計表現則大致平穩。目前市場預計聯邦基金利率有望今年達到2.5厘以上,同時可能會加劇美國經濟的衰退風險,促使資金流入債市避險,孳息率回落下,加上黃金向來被投資者視為抗衡通脹的工具,市場上暫不乏利好金價的因素。

王良享: 【良言共享】住宅樓價年底前易跌難升

信報財經新聞

筆者於5月初「港元料見7.85應是套息交易增」一文中指出,聯儲局加息,將美國與香港利息差距拉闊,將引發沽港元買美元的套息交易,引致金管局入市干預買港元賣美元,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大跌,令香港利率趨升。

香港聯繫滙率機制一大假設是,當金管局在7.85的港元弱方保證無限量買入港元時,不可即時將港元注資市場,否則港元利率不隨美國利率上,港元需求將持續偏弱,難以令港元轉強脫離弱方保證。這個減低港元流動性在中央銀行的干預方式,名為「不沖銷干預」(Unsterilized Intervention)。

由於美國聯儲局今年至6月已加息3次,累積加幅達1.5厘,聯邦基金利率已提升至1.5至1.75厘區間。香港銀行同業拆息於6月份聯儲局加息0.75厘後急升,1個月HIBOR由去年底約0.16厘,急升至約0.87厘,創自2020年6月9日後逾兩年新高。以現時最新拆息按揭計劃(H按)「H+1.3厘」計算,H按實際按息已升至2.17厘,同見逾兩年新高。

目前1個月HIBOR與LIBOR差距0.8厘,這是以年利率來計算,月息計則是0.067厘,而美元兌港元滙價由7.85回落至7.8447,亦即貶值0.067%,故此假如投資者現時沽港元、買美元套息,只要在一個月內港滙不回升至7.8447或以上,便可以賺錢。假如上述息差近1厘,便會引發有關套息交易,這亦可解釋何以近日本港銀行體系結餘下跌速度較快。

銀行要求更高借貸利率

目前市場預測聯儲局下月加息0.75厘,即1個月LIBOR將由現時約1.63厘升至2.33厘以上,假如1個月HIBOR維持於現時約0.87厘,與LIBOR的差距會擴闊至近1.46厘;香港銀行其實亦早已知道未來資金將趨緊,故近日已要求更高利率才拆放資金,故此1個月HIBOR本月以來升勢凌厲。

在目前本港銀行貸款中,直接以P計息的貸款已不多,例如商業貸款主要是以銀行的資金成本(cost of fund)或HIBOR作基準計息,不過,目前在本港樓宇按揭市場逾90%佔有率的拆息按揭計劃(H按),則普遍以P作為封頂利率(編按:計算方法為P-2.5厘,以P目前為5厘計,即封頂利率為2.5厘),以最常見的「H+1.3厘」計算,如果1個月HIBOR下月升至1.46厘,令H按實際按息升至2.76厘,超過封頂利率。當然,若聯儲局只加0.5厘,則實際按息差不多等於2.5厘。

換句話説,香港銀行就算7月不上調最優惠利率,到9月聯儲局再加息時都必須上調0.25厘;預測聯儲局於11月及12月也會繼續加息,故此本港銀行屆時料也會跟隨加P,每次上調0.125厘;換言之,P在年底前料調高0.5厘,這樣的話,H按實際按息便會升至3厘。假如H按實際按息年底升至3厘,以購買800萬元住宅借30年八成按揭為例,屆時每月供款為26983元,與去年底1個月HIBOR約0.16厘、H按實際按息為1.46厘時,每月供款僅約22000元比較,增加約4900元或22.2%。

住宅投資吸引力降

加息除了令供樓一族每月供款增加外,亦會削弱買樓收租對投資者的吸引力。假如按揭利率年底升至3厘,便會明顯高於差估署所統計的住宅租金回報率(不同類型介乎2.1厘至2.4厘),此外,本港上季GDP按年下跌4%,全年料僅輕微增長;5月份通脹只是1.2%,失業率亦只輕微下跌至5.1%,令租金難有空間大升,亦會拖低投資需求。

本港住宅樓價在今年底前將易跌難升,幸好短期供應並非十分充裕,故此料下跌空間亦有限。筆者保持全年平均住宅樓價下跌5%的預期。

「喜瑪拉雅山頂陷阱」預言成真

巴士的報

「美國不再是一個偉大的國家,它已淪為笑話。」美國前總統特朗普日前在伊利諾州舉行名為「拯救美國」的支持者集會,作出以上驚世的發言。但,誰讓美國沉輪並鬧出笑話?美國其實被特朗普一手搞壞的。

華為創辦人任正非2019年11月,經過被美國制裁最黑暗的日子,他在深圳總部開了一個講談會,當日與會喜賓之一,新加坡學者馬凱碩發言︰「美國讓中國繼續依賴美國技術和美國公司,是符合美國利益。」例如美國為了打擊華為智能手機的海外業務,讓Google不允華為使用Android系統服務,「從政治角度不太正確。其實Google是美國的特洛伊木馬(木馬屠城記),一旦你與Google捆綁,等於與美國的信息生態系統捆綁。」這隻木馬最具殺傷力是一種潛入中國文化社會的「無間道」,透過Google服務,中國人不但會獲得美國信息,還會獲得他們的價值觀、觀點,你甚至通過Google的眼睛來建立你的世界觀。原本華為要把現美國的特洛伊木馬嵌入到手機,繼而傳播美國的東西進入中國,特朗普就是忽發奇想的說「不」,馬凱碩直言︰「太過讓人不太理解,也不符合邏輯」,他用如此生動的形容︰「不要使用Google服務這個決定,等如美國向自己開了一槍。」

當時在旁的任正非笑得有點詭異,有嘉賓問他是否同意這說法,他表示同意之餘,更深入的說明美國的制裁和遏止中國發展的思維,必然會累死自己,也可以說,任正非早己劇透出美國不再是偉大國家,淪為笑柄的內容,這就是任正非所創的著名「喜瑪拉雅山頂陷阱」。故事很精彩,不妨原文照錄。

「美國處於世界科技的頂峰,世界最高的山就是喜馬拉雅山,美國處在喜馬拉雅山的山頂上,現在中國還比較落後,在喜馬拉雅山腳下。喜馬拉雅山頂的雪融化,灌溉了山腳的莊稼、牧草,放牛羊。」任正非認為︰「水至少有利益。這就是全球化,各自分享利益。當美國不讓喜馬拉雅山的水往山下流的時候,山下可能就會打井取水來澆灌莊稼,那就不向美國付錢了。美國不供應的時候,世界一定會出現替代品,多數國家應該努力進入替代行業,這是巨大的機會窗,為什麼世界這麼多國家還在觀望呢?應該行動了。」

任正非當時說,中國可以起來聯合其他發達國家如日本、德國等開發「去美國化」的技術,當然,時至今天拜登組織所有西方盟友,還包括日本、韓國、印度建立科技壁壘圍堵中國,這個形勢改變了,可是單是中國也可以擔起半邊天,更何況有俄羅斯這個朋友,以及東南亞的貿易伙伴,如是者我們照樣可以「打井水」去。

「喜馬拉雅山上的水不流下來,山上很冷,水在山上凍上幾年,還能動彈嗎?不能動彈了,華爾街怎麼辦?華爾街的水不流下來,就沒錢了。」任正非說︰「現在來看,(華為)沒有美國零部件,我們不是活得挺好嗎?在喜馬拉雅山山腳打了很多井、取了水,澆了莊稼,我們認為自己能活下來。」華為今天終於活下來,並有更好的新發展,同一時間,美國怎樣了?

美國變成「一個40多年來通貨膨脹率最高的國家,同樣也是美國史上能源成本最高的國家——我們從未遇到過像能源和能源成本那樣(高)的情況,」特朗普說︰「美國再不像兩年前那樣能源獨立或能源佔主導地位。」他還遺漏了一點,三年來中國以舉國之力研發自主技術,發展各項智能化產業去美國化步伐加快了,美國也失去了科技產業的主導地位。華爾街還好嗎?我們走著看。

深藍

2022年6月27日 星期一

按證上調7月定按利率0.5厘

信報財經新聞

香港按揭證券有限公司(按證公司)公布,今年7月1日至7月31日期間的定息按揭申請,10年期年利率將調整至3.2%、15年期年利率調整至3.35%、20年期年利率調整至3.5%,較6月年利率各上調0.5厘,創2020年2月有紀錄以來最大增幅。

以500萬元貸款額,年期為30年為例,若以最新7月定按計劃的利率計算,10年期、15年期及20年期的每月供款分別為21623元、22036元及22452元,較6月的定按計劃,每月供款分別增加1343元或6.6%、1358元或6.6%及1372元或6.5%。

此外,對比現時市場上普遍的H按計劃(H+1.3%),並以今日一個月HIBOR為0.9厘計算,7月的10年、15年及20年定按計劃的每月供款則分別增加2638元或13.9%、3051元或16.1%及3467元或18.3%。

經絡按揭轉介首席副總裁曹德明表示,美國已開始加息周期,而近日一個月銀行同業拆息(HIBOR)繼續攀升,今日報0.9厘,連升15個交易日,創逾2年新高,而在美持續加息下,香港銀行體系結餘將降至2333億元,未來港資仍有機會持續外流,估計7月將有機會跌破2000億元,令香港拆息繼續上升。曹德明認為,是次按證公司因應市場環境及資金成本壓力增加等情況下,上調定按計劃的年利率屬正常舉動。

根據金管局住宅按揭統計調查,4月定按計劃選用比例為0.1%,H按計劃選用比例為97.4%,反映定按計劃仍非市場主流。曹德明預料是次按證公司大幅度上調定按計劃的年利率,10年期定按利率比今日H按實際按息高出1厘,比浮息封頂利率2.5厘高出70點子,加上銀行未有為定按計劃提供現金回贈優惠,相信吸引力未見大增。不過,由於定按計劃可鎖定指定年期的息率,減低供樓時利率波動的風險,加上申請人毋須符合壓力測試要求,入市門檻相對降低,因此仍會吸引部分人士會考慮選用。

世界首富為我們設計的未來世界,馬斯克2021

世界上最貴的東西

世界上最富有且最神秘的家族,羅斯柴爾德

官媒評虛擬貨幣是人類史上最大龐氏騙局

星島日報

《人民日報》旗下網站人民網聘請區塊鏈服務網絡發展聯盟發表評論文章稱,近日,比特幣一路暴跌,至6月19日跌破1.8萬美元關口,這是2020年12月以來比特幣的最低點,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再度成為輿論焦點。近年來,虛擬貨幣價格頻頻暴漲暴跌,中國金融部門多次發文,明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屬於非法金融活動,提醒投資者警惕風險。虛擬貨幣正在成為人類史上最大的龐氏騙局,為了讓這一騙局維繫下去,幣圈想方設法為其披上各種各樣的外衣。

從2013年,人行等多部門發文明確提示炒作虛擬幣的風險,到2017年嚴禁各類虛擬貨幣ICO,再到2021年嚴厲禁止各類虛擬貨幣「挖礦」和交易行為,中國對打擊虛擬貨幣的態度是一貫而堅決的,但「不應因虛擬貨幣而忽略區塊鏈技術原本的巨大價值」。

文章還指,NFT本質是一項基於區塊鏈的數據庫技術,未來會在數字經濟、數字文化、數據權利、隱私保護和算力網絡等各種應用領域發揮巨大的作用。

2022年6月26日 星期日

人生中最大的經濟危機,從雷曼兄弟金融海嘯到現在的生化危機

人爲什麽一定要死?其實“不死”比“死”更為可怕

擴大制裁 美將與其他G7領袖宣布禁止俄國黃金進口

傻人的決定......黃金到時要升了?.......

星島日報

美國總統拜登已飛抵德國,準備出席7大工業國集團(G7)高峰會。有消息指,拜登和其他7國集團(G7)領袖將達成協議,宣布禁止從俄國進口黃金,加大制裁。

綜合外媒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拜登與其他G7領袖將在高峰會上公布聯合聲明,宣布將禁止自俄國進口黃金。知情人士指,美國財政部將於周二(28日)發布禁令,禁止美國進口俄國黃金。

世界黃金協會 (WGC) 資料顯示,俄羅斯是全球第二大黃金供應國,佔比 9.5%,第一大供應國中國佔比 10.6%,其次依序為澳洲、美國與加拿大。

美國財政部拒絕評論有關消息。

報道亦也指出,G7的禁令預料將使倫敦商品交易所 (LME)、芝商所 (CME) 2大貿易中心與俄國徹底斷絕關係。

文匯報

大公文匯全媒體報道:七國集團(G7)峰會於當地時間今日(26日)在德國開幕,核心議題依舊是俄烏衝突與經濟問題。據外媒報道,G7領導人在峰會上就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黃金達成一致,擴大對俄制裁。

美國總統拜登在Twitter上聲稱,G7將共同宣布禁止進口俄羅斯黃金,「因為這是一項為俄羅斯帶來數百億美元收入的主要出口產品。」

此外,英國政府日前發表聲明指,這項禁令將於近期生效,適用於新開採或精鍊的黃金,但不會影響到此前出口的俄羅斯產黃金。據CGTN報道,英國首相約翰遜今日早前表示,英國、加拿大、日本和美國這四個G7國家將禁止從俄羅斯進口黃金。

據聯合國商品貿易委員會的數據,去年運往倫敦的俄羅斯黃金價值150億美元,佔英國黃金進口總額的28%。而俄羅斯作為全球出產黃金第二大的國家,預料新一項制裁將對英國與俄羅斯的交易影響甚大。

俄軍全面控制北頓涅茨克 將向白俄交付伊斯坎德爾導彈

NOW財經

【Now新聞台】烏克蘭和俄羅斯都表示,東部的北頓涅茨克市已經完全落入俄羅斯部隊手中,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再次向西方要求提供防空武器。俄羅斯亦會於未來數個月,將可以搭載核彈頭的伊斯坎德爾導彈交付白俄羅斯。

經過數個星期的戰鬥,俄羅斯部隊和親俄武裝組織全面控制烏克蘭東部的北頓涅茨克市。烏克蘭軍方解釋,向西撤退到地勢較高的利斯坎斯科,是要重整實力。

俄軍亦宣布奪取了當地化工廠的控制權。俄羅斯塔斯社報道,部分留守市內的烏克蘭部隊炮擊俄羅斯部隊,俄軍協助受困民眾從化工廠撤走的工作要暫停。

北頓涅茨克市一度有十萬居民,是俄軍上月攻陷南部的馬里烏波爾後奪取的另一個重鎮。

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誓言會重奪所有被俄羅斯佔領的城市,但明言不知需時多久才能夠見到勝利曙光。他的助手表示,俄軍周六晚再向烏克蘭發射48枚巡航導彈。

澤連斯基指顯示,西方對俄羅斯的制裁對烏克蘭協助不大,並指烏克蘭需要更多武器尤其是防空系統。烏克蘭情報官員指,有導彈是由白俄羅斯領空發射攻擊烏克蘭。

俄羅斯總統普京在聖彼德堡與白俄羅斯總統盧卡申科會面時指,未來幾個月會將伊斯坎德爾導彈交付白俄羅斯,用以保衛領土,系統可以搭載常規彈頭或核彈頭和發射巡航或彈道導彈,又指可以應盧卡申科要求,幫助白俄羅斯升級蘇25戰機,令它可以攜帶核武。

Inflation Creating Cracks in the G7

www.armstrongeconomics.com

Phone conversations with sources are revealing that inflation is starting to create cracks in the unity of the G7 against Russia for the summit of G7 nations in Bavaria (June 26-28). Already, the leaders of the US, UK, Germany, France, Italy, Canada, and Japan are not in accord. The people are not in support of this endless war with Russia and are looking at their personal costs thanks to inflation. The Europeans which include Germany, France, and Italy are expressing that the people want an end to this war and that Ukraine should surrender the Donbas. They are not prepared to see their living standards collapse for a war that they see as a civil war. This is starting to show up in polls that they have been taking.

The UK is taking the position of the Baltic States and Poland who collectively fear that if Russia succeeds in Ukraine that they will be next. This seems to be really propaganda that they have bought from Zelensky. Putin has made NO EFFORT to conquer Ukraine. If that was the objective, you first take out the power grid, then communications, followed by the water supply. Zelensky has been willing to sacrifice his own people for the territory that is occupied by Russians who he hates. It takes a blind politician not to see through Zelensky’s hatred and stuffing hundreds of million offshore.

Indeed, if China is smart, it can continue to reduce exports and force prices up even higher in the West. Likewise, the rising inflation may not be because of the war, but the lockdowns caused the collapse of the supply chain and now many are starting to blame Western sanctions for the rising costs of gas and oil, and the massive shortage of wheat and fertilizer. As I have said before, one major tactic in war is to undermine your opponent’s currency. With this crop of world leaders, we have the worst possible people in place in human history. They cannot see that they have made the West vulnerable. Our computer should that wars will escalate starting next year, but international war is more likely after 2024.

My fear is that the sheer stupidity that now dominates world leaders here in the West are playing checkers while Putin and Xi are playing chess. Even Boris Johnson in the UK has announced he effectively wants to be a dictator for life. He said he has no intentions of leaving his position until the mid-2030s!

67歲女子墮抽獎騙案損失82萬 6人被捕

信報財經新聞

警方偵破一宗抽獎騙案,67歲女事主損失約82萬元,6名非法放債公司職員被捕,年齡29至40歲,案件列作涉嫌串謀詐騙。

警方表示,騙徒以電郵通知67歲的女受害人,指她抽中120萬元大獎,但需先支付律師費及申請證明書費用等,以證明她沒有參與洗黑錢。事主其後將錢滙入不明人士戶口,總共82萬元。其後騙徒建議事主前往財務公司借錢,事主跟朋友討論後相信被騙報警。

警方經調查後,突擊搜查旺角一間財務公司,起出大量借貸文件及約162萬元現金等物品,當中150萬元是收藏於假天花內,而有關公司並無放債人牌照。警方仍在調查是否涉及其他受害者,不排除有更多人被捕。

九成內地來港生畢業回流 港漂:生活十年仍覺「漂」

巴士的報

近年內地來港學生數量不斷上升,但超過九成畢業後離港,「剛畢業那幾年是最動搖的,住得貴,在這個城市又沒有立足點,很漂很漂的感覺。」在港十年的莎梨對《星島日報》記者感歎,加上內地和香港發生社會矛盾,彼此有成見,部分港漂很難融入本地。

來自江蘇的莎梨在二○一三年到香港大學讀一年制碩士課程,是少數畢業後留港的內地生。她留下的原因是當時的香港男朋友(現在的老公),兩人相識於大學本科,莎梨也是為他而來的香港。

莎梨發現,「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很多同學不會粵語,剛畢業也沒有工作經驗,在香港一直沒有找到工作,最後實在不行就離開了。」

「留下來的基本是廣東人」

統計數據顯示,二○一九年,入境事務處向內地學生發出的來港就學簽證約三萬零七百宗,較二○一五年增加六成五。但同時期,留港人數僅微升百分之二,約九千七百人。去年內地生留港人數更大跌至六千一百零五人。

除了求職困難,高昂的生活成本也是許多內地生離開的原因。為了省錢,莎梨在畢業後的第一年,依然住在讀書時和同學合租的公寓中。她的房間僅得四十呎,一張碌架牀,一張小書桌,已經將房間擠得滿滿當當,連放衣櫃的位置都沒有,「這麼小的房間月租也接近四千」。

劉希(化名)租住的公寓也非常狹小,所以她盡量將個人物品控制在「一個行李箱內」。她碩士畢業後留港工作,至今已有四年,但這種居住狀態始終令她覺得「香港不是家」。

生活了十年仍覺「漂」

按照民間定義,港漂泛指從內地來港留學或就業,但未合資格獲得永居身分證的群體。但港漂Leslie對《星島日報》記者說,她身邊很多朋友在香港生活了十年,仍有那種「漂」的感覺。

封關對這類「港漂」尤為煎熬,甚至被逼要在兩地二選一。Leslie一位客戶的家人在上海,封關前每兩個禮拜就飛一次。如今由於隔離時間太長,他最終決定辭職,「如果不回去,不僅錯過孩子的成長,甚至還會錯過給老人送終的機會。」

十年內將會消失的職業,你如果正在做這些工作最好盡快轉行

2022年6月25日 星期六

網傳「陳茂波最新投資各大行無言」 警方呼籲市民提防虛假廣告

星島日報

警方表示,近日於網上發現載有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姓名及新聞圖片的詐騙廣告及網站,誘使市民點擊繼而連接到可疑交易平台。司長辦公室已嚴正澄清,相關廣告及言論全屬虛構,警方正作出跟進及調查。

警方留意到騙徒會盜用知名人士之名吸引市民目光,搭配以假亂真的詐騙網頁,或是偽裝成「新聞」,借名人效應提升可信度,聲稱投資項目能獲得巨額回報作招徠,刊登廣告「分享」致富之道。騙徒亦會開設虛假新聞網站,「報導」知名人士推介的投資平台。然而,若市民稍加留意,應該不難發現這些詐騙網站或平台內部份內容語法不通,而且有大量無效連結。

警方呼籲,市民應提防相關的虛假廣告及可疑交易平台,切勿下載來歷不明的投資應用程式及向陌生人提供個人資料。懷疑受騙,請即致電「防騙易」熱線18222。

美國不怕國產航母,怕中國海上巨無霸

巴士的報

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之後,大家以為美國很在意,其實美國高層海軍將領眼中,他們最不願意見到的是中國另一艘霸王級船隻——比世界最大航空母還要長60餘米,甲板面積2.4萬方米,即三個半標準足球場;貨艙深度逾33公尺,可裝載24萬噸貨物,一次裝載2.4萬個標準集裝箱,層數25層——有海上「巨無霸」之稱的全球最大集裝箱船。中國「巨無霸」由滬東中華自主設計,擁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同級的「巨無霸」不是一兩艘,中國目前有6艘在建造中,另外3艘今年之內交付。

何以「巨無霸」比「福建艦」更有威勢,又不是好打得的戰艦,載貨而已,點解?我們從美國造船工業衰落說起。首先,美國有11艘航母,相比中國海軍力量而言,相差可不是一個等級那麼少,所以一艘「福建艦」並未能改變中美的海上形勢。

中國就算同時可以打造兩艘國產航母,專家估計只少10年以上時間,中國才可以擁有6至7艘航母。不過,美國迫在眉睫的是造船工業嚴重萎縮,美國確實有11艘好打得的航空母艦,但正正是一個包袱︰美國軍工既無法承擔繼續建新航母、各種戰鬥艦的造船能力,商業造船廠也無能為力,原因美國造船業工人大量流失,私營船廠不是倒閉便是把生產分散出國外。問題來了,美國11艘航母及戰鬥群要進行更新替換的話,去哪建造?連平時維修也沒有足夠的船塢可用呢。美國大隊海上戰艦淪落到排隊入廠,得不到標準合理維修的,只能在基地投閒致散,換言之,美國海軍力量在無人打擊之下,戰鬥力便要折半報銷。

中國「巨無霸」貨輪代表的是地表最強的造船能力,比起一艘國產航母的戰鬥力更可怕。美國當年與日本打太平洋海戰,贏的就是工業力量,而不是日本一兩艘神級戰艦,如「大和號」、「赤城號」等等,可以扭轉局勢的。美國將領看出美國的軍事危機,重點是「美國製造」的衰落,與此同時,「中國製造」超過了美國。

當然,沒有人希望戰爭發生,就算大國出現軍事衝突,也不是太平洋戰爭那個模式,美國科技如此先進,未來是智能武器致勝,什麼AI無人機、AI無人戰機,還有在陸地執行各種艱巨任務的AI機械人。大家可以想像出科幻小說電影的場景,那麼,中國造船再厲害又如何?

看來有點言之成理,中國造船好叻,不代表能打仗,打勝仗,但我相信美國的AI機械設計生產也未必勝過中國。中國製造工業已領先過去的製造大國美國,科技水平跟美國拉近水平,如是者,要打一場AI現代戰,你估美國可以輕易言勝嗎?我同你賭一百蚊!

黃秉華

人行參加BIS人民幣流動性安排

信報財經新聞

人民銀行公布,人行與國際清算銀行(BIS)簽署了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RMBLA)的協議。

人行稱,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是由國際清算銀行發起並設計的一項金融制度性安排,旨在通過構建儲備資金池,在金融市場波動時為參加該安排的央行提供流動性支持。人行積極參與了該安排的設計,其他首批參加方還有印尼中央銀行、馬來西亞中央銀行、香港金融管理局、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和智利中央銀行。

人民幣流動性安排由所有參加方共同出資建立,各方實繳資金不低於150億元人民幣或等值美元。在有流動性需求時,參加方除可提取其出資部分外,也可憑合格抵押品從儲備池中借入短期資金。

人行指,參加人民幣流動性安排有利於加強與國際清算銀行的合作,滿足國際市場對人民幣的合理需求,並為加強區域金融安全網作出積極貢獻。

俄烏局勢|英揆約翰遜憂歐洲經濟下滑 或致烏被逼接受「糟糕的和平」

星島日報

英國首相約翰遜在盧旺達首都基加利出席英聯邦政府領袖會議時表示,憂慮烏克蘭在歐洲各國承受俄烏戰爭衍生的經濟衰退而會面臨壓力,不得不與俄羅斯達成不符合烏國利益的和平協議,警告這會導致俄羅斯總統普京「得寸進尺」。 

約翰遜直指隨着歐洲經濟下滑,所以大概會有愈來愈多的壓力,促使或脅迫烏克蘭人接受「糟糕的和平」(bad peace),形容普京一旦在烏克蘭得到「他想要的東西」,對國際安全會很危險,也會形成一場「長期的經濟災難」。 

約翰遜日前亦向七國集團及北約成員國提出警告,指只要俄國「殘忍的戰爭行為」仍繼續,就不應該鼓勵基輔與莫斯科當局達成對烏不利的和平協議。

深圳7天新增18宗病例 華强北部分商户暫停營業

星島日報

深圳過去一天新增7宗新冠本土確診,累計7天新增18宗病例。財聯社報道,受疫情影響,全國規模最大的電子交易市場華強北,部分商戶要暫停營業,包括華強電子世界一店二店等。

據財聯社報道,有現場工作人員表示,封閉由今(25日)正式實行,何時解除暫時未知。目前華強北步行街以西的商戶已經暫停營業,以東的賽格電子市場等暫時仍在營業。

有網民拍下影片稱,福田華強北區域的華強電子世界片區昨晚上開始在裝封控隔離板,周邊的幾個電子商場最少休市3天。

受疫情影響,深圳多個地鐵站今日起亦暫停運營,涉及4條線、5個車站,雙向列車均不停站通過,具體恢復時間待另行通知。

星島日報

深圳市及福田區上周六(18日)以來,出現多宗新冠確診病例,按照「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盡快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即日起在福田區全域(除封控區、管控區、防範區外)實行多項管控措施,包括封閉式管理。

社區小區、城中村實行封閉式管理。各類卡口24小時值守,嚴格執行量體溫、戴口罩,查驗24小時核酸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核酸採樣記錄;外賣、快遞等不進入社區小區。外賣快遞從業人員由所在企業負責組織「一日一檢」和健康申報。

同時嚴格限制人員聚集,大型會議、活動、論壇、演出、展銷促銷等暫停舉辦,暫停游園、集市、廣場舞等活動,全區各類公園關閉。居民非必要不串門及聚集。批發市場(農貿市場、農產品批發市場除外)和卡拉OK、棋牌室、影劇院、網吧、歌廳、酒吧、台球廳、博物館、圖書館、健身場所、室內游泳館、洗浴中心、培訓機構等有關室內密閉場所暫停營業,

控制餐館、公共食堂經營規模和營業時間,堂食人數不高於座位的50%。轄區居民增強個人防護意識,有序配合防疫行動,繼續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前三天「一日一檢」,後續根據需要確定核酸檢測頻次,確保「應檢必檢、不落一人」。

措施暫定實行3天,後續根據疫情防控形勢動態調整。

英國上周新增確診病例急升75%

信報財經新聞

英國國家統計局周五公布的數據顯示,截止至6月18日的一周,全國新增173.97萬宗新冠病毒確診病例,按周急升75%。

分析稱,病例急增相信與大批民眾期內參加公眾集會,慶祝英女王登基70周年紀念活動有關。

英國衞生當局表示,新變種型號BA.4和BA.5,現時已成為當地主流病毒,分別佔全英新增病例的22%和39%,合共所佔比例超過一半,成為近期確診個案急增的重要因素。

另外,法國周五新增7萬9262宗新冠病例,再多49人死亡。

Giant Sunspot Currently Facing Earth And Still Growing Capable Of Emitting Powerful Solar Flares

www.zerohedge.com

Authored by Katabella Roberts via The Epoch Times,

A fast-growing giant sunspot that can emit solar flares has more than doubled in size in recent days and is currently facing Earth, according to experts.

Sunspots are dark areas of strong magnetic fields on the sun’s surface. They appear dark because they are much colder than other parts of the sun’s surface, having formed at areas where magnetic fields are particularly strong, according to NASA.

Because of the strong magnetic field, magnetic pressure increases while the surrounding atmospheric pressure decreases, resulting in the lower temperatures.

Sunspots are also associated with eruptive disturbances such as solar flares, which are fast moving eruptions of radiation, and coronal mass ejections (CMEs), which is when large masses of plasma and highly magnetized particles violently eject from the sun. Flares move at the speed of light and take about eight minutes to reach earth, while CMEs can take three to four days to reach earth.

The fast-growing sunspot noted by experts is known as AR3038.

“Yesterday, sunspot AR3038 was big. Today, it’s enormous,” Tony Phillips, the author of SpaceWeather.com wrote on Wednesday.

“The fast-growing sunspot has doubled in size in only 24 hours,” Phillips added.

The expert noted that the magnetic field surrounding AR3038 could potentially blast M-class solar flares, or medium-sized flares, towards Earth.

Photos from NASA’s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taken on June 22 show the sun with numerous sunspots, with AR3038 looking particularly big after evolving over the past few days.

The sunspot has doubled in size each day for the past three days and is roughly 2.5 times the size of Earth, C. Alex Young, associate director for science in the Heliophysics Science Division at NASA’s Goddard Space Flight Center, said in an email to USA Today.

‘No Cause for Concern’

However, Rob Steenburgh, the acting lead of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Space Weather Forecast Office has said there is no need to panic, noting that sunspots naturally grow in size.

“This is what sunspots do,” he told USA Today. “Over time, generally, they’ll grow. They go through stages, and then they decay.”

Young also noted that while the sunspot is producing flares, it “does not have the complexity for the largest flares” and there is only a 30 percent chance that it will create medium-sized flares. The chances it will create large flares are even smaller at 10 percent, the expert said.

W. Dean Pesnell, the project scientist of the Solar Dynamics Observatory, also offered reassurance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concern, telling the publication that AR3038 is a “modest-sized active region” that “has not grown abnormally rapidly and is still somewhat small in area.”

As of June 22, the National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Administration’s Space Weather Prediction Center (SWPC), which monitors solar flares, has not issued any warnings for them.

However, if solar flares such as an X1-class solar flare are released from the sun, they can potentially create disruptions to communication satellites and long-distance cables here on earth, wreaking havoc with the world’s internet.

Another expert, Andrés Muñoz-Jaramillo, lead scientist at the SouthWest Research Institute in San Antonio, also stressed that there is no need for concern, explaining: “I want to emphasize there is no need to panic,” and that the sunspots “happen all the time.”

“We are prepared and doing everything we can to predict and mitigate their effects. For the majority of us, we don’t need to lose sleep over it,” Muñoz-Jaramillo said.

2022年6月24日 星期五

The EU Is Buying More South African Coal Than Ever

www.zerohedge.com

Authored by Haley Zaremba via OilPrice.com,

  • The European Union is facing a difficult energy conundrum.

  • The bloc is torn between its climate pledges and its growing need for greater energy security.

  • As Europe weans itself off of Russian energy, it is turning to countries such as South Africa which the Union previously pledged to help reduce fossil fuel consumption.

Russia has called the European Union’s bluff. Since the Russian invasion of Ukraine on Thursday, February 24, the EU and the West have been threatening to slap Russia with crushing sanctions, but have stopped shy of hitting the Kremlin where it really hurts – energy exports. In truth, the European Union was – and is – far too dependent on Russian energy to cut off the supply. In order to avoid a devastatingly pyrrhic energy war with Russia, the EU has been working up to cutting out Russian energy imports in phases – but the Kremlin has pulled the plug early, leaving Europe scrambling.  After the EU’s 6th round of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 adopted on June 3, the European Union had announced a partial ban of Russian Crude oil, a total ban on Russian coal slated to start in mid-August, and still no sanctions against Russian natural gas. These piecemeal sanctions measures are a result of the continent’s enormous reliance on Russia to keep the lights on. As of last year, the European Union depended on Russian gas for 45% of its imports and around 40% of its consumption, accounting for about one-third of the entire world’s liquefied natural gas trade.

Now, Russia is using that leverage to retaliate by putting a major squeeze on Europe’s natural gas supply. Earlier this month Russian state energy firm Gazprom slashed the capacity of the Nord Stream 1 pipeline that transfers natural gas from Russia to Germany by way of the Baltic Sea. Russia has also warned that the squeeze may not stop there. “Our product, our rules. We don’t play by rules we didn’t create,” Gazprom CEO Alexei Miller said earlier this month at the St. Petersburg International Economic Forum.

Due to the fear that Russia may cut off natural gas supply going into the harsh winter months, Europe has begun what is being referred to as a “bitter and reluctant return to coal.” But even before this turn of events, the EU had already been ramping up coal imports from other countries to prepare for an exit from Russian energy markets. In fact, EU countries have been importing coal in record numbers from South Africa. 

“As soon as the Ukraine war started in February,” Quartz Africa writes,

EU countries—including the Netherlands, Italy, and Denmark—started ramping up coal imports from South Africa. The bloc has accounted for nearly 15% of RBCT’s 24 million tons of coal exports so far this year, compared with 4% in all of 2021.”

Richards Bay Coal Terminal (RBCT) is the largest coal export terminal on the African Continent.

For climate activists who have been pushing for rich countries such as those in the EU to help the poorest nations, such as South Africa, off of coal, this is a bitter pill to swallow. 

In fact, at last year’s COP26 global climate conference, rich nations pledged $8.5 billion in climate financing specifically allocated to help South Africa cut emissions from coal. Instead, the EU is helping South Africa’s coal industry expand. While the nation has agreed to work toward ending coal production, it’s not in an economic position to do so – hence the need for $27.6 billion in climate financing. And with European demand for coal skyrocketing, the carrot far outweighs the stick. South Africa’s current unemployment rate is 34%, and the current spike in coal demand, as well as coal prices, will likely grow the 200,000 jobs presently offered by the domestic coal industry. 

According to the Columbia Climate School, entirely replacing Russian energy imports to Europe with other sources of gas or renewable energy would be a heroic, if not impossible effort. It would require 275 bcm of non-Russian LNG imports, representing more than 53 percent of the global LNG trade, or an additional 370 gigawatts (GW) of wind power, when the average annual installation rate is 14 GW.

“Alternatively,” Columbia writes, “Europe would need to add another 105 GW of nuclear capacity, close to the existing capacity installed in 2021 (115 GW).”

Looking at these numbers, some degree of increased coal consumption seems like an inevitability – and South Africa will almost certainly continue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打疫苗前你應該先看這個影片

英人靠賭抗通脹 「最後一搏」輸更多

文匯報

綜合報道,英國最新通脹率升至9.1%的40年新高,在生活成本日益高漲下,不少英國人竟開始試圖靠賭博或高風險投資來「幫補」收入,很多本身已戒賭癮的人,亦因此重回賭海。不過逢賭必輸,很多人在「最後一搏」反而輸得更多,當地慈善機構近日就接到愈來愈多相關求助。

專門協助賭博成癮者的英國慈善機構GamCare,近期委託民調機構YouGov針對英國4,000多人進行調查,昨日發布結果,顯示46%受訪者擔心自己的財務狀況,超過一半的人在過去1年內曾參與賭博,其中大多數人都輸了錢。

賭仔買幣輸錢不懂止蝕

GamCare表示,目前已有愈來愈多領取國家福利的人向它們求助,這些人希望通過賭博來支付不斷飆升的能源和食品賬單,但最終都輸錢收場。該機構強調,其中一些求助者曾獲得幫助戒除賭癮,但在日益增長的經濟壓力下再次陷入其中。

GamCare還表示,43%的賭博成癮者同時投資加密貨幣,他們當中有25%會在加密幣資產虧蝕後,希望買更多來「溝貨」,不肯止蝕,比率遠高於一般加密幣投資者的7%。路透社指出,6個月前用英鎊投資比特幣希望抗通脹的人,至今已經蝕了55%本金。

GamCare行政總裁海明斯表示,「我們的求助熱線顧問聽說,生活成本正影響人們的賭博行為,尤其那些已戒除賭癮的賭徒。我們的團隊收到愈來愈多的人來信,他們正尋求有關加密貨幣交易方面的幫助。」

近半年輕人有賭博習慣

英國智庫經濟和商業研究中心的調查亦發現,32%受訪英國民眾都有賭博習慣,約四分之一受訪者表示,在過去1年增加了賭博注碼,年輕群體的情況尤其嚴重,近半數35歲以下人士稱有賭博習慣,平均每月花43英鎊(約411港元),更有8%的人每月花逾100英鎊(約957港元)。

【如果爆發核戰爭】我會立即這樣做

2022年6月23日 星期四

內地半導體業搶人 剛畢業年薪即達60萬元人民幣

巴士的報

內地半導體產業人才供不應求,粗略估計缺乏20萬名專業人才,應屆畢業生平均年薪可達60萬元人民幣(下同,約70.2萬港元)。業界提醒,相關產業搶人氛圍充斥,已逐漸形成惡性競爭。

上海啟明創投合夥人葉冠泰指出,大學剛畢業年薪可以到50、60萬,尤其幾個大廠爭奪下,這種沒有任何經驗的薪金,遠遠超過正常市場規律。不過,內媒指出,晶片熱潮實在太大,問題可能三五年內都不容易解決。

當前大陸晶片人才總量不足,半導體產業充斥着搶人氛圍,企業招工困難。業界專家提醒,內地晶片專業人才缺口太大,高薪挖人並非長久之計,甚至制約晶片市場平衡。

德啟動天然氣緊急計劃二級警戒

信報財經新聞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發表聲明,宣布德國啟動天然氣緊急計劃第二級警戒。

哈貝克稱,目前德國正處於天然氣危機之中,政府將提供150億歐羅的貸款用於儲備天然氣,為冬季做好準備。同時德國也將啟動額外的燃煤發電,取代目前的天然氣發電,借此加強天然氣的儲備,相關的法律預計將於7月8日通過。

他表示,將繼續關注市場形勢,天然氣運營商不能自行提高天然氣價格,而需要得到政府的批准。

但他同時強調,自俄烏衝突開始以來,天然氣供應商已經承受了大量的損失,如果運營公司最終無法承受損失,會給整個市場和供應安全造成更大的影響。一旦政府認定市場形勢已經嚴重到觸發「漲價條款」,運營商則可以立即向企業和消費者轉嫁價格壓力。

Crude Oil Skyrocket Above $150 Even As Economy Plunges

來緊真係會好亂, 經濟下行, 本來以為會通縮, 但因為中東會打仗, 所以油價和物價會照升....但投資就要小心啦........

kingworldnews.com

Crude oil may skyrocket above $150 even as the economy plunges.

Energy
June 22 (King World News) – Otavio Costa:  Energy stocks-to-US equities ratio yet to breakout from multi-year resistance. It’s the beginning of a trend, not the end of one. Buy the dip in commodities, sell the rally in overall equities.

Energy Stocks Preparing To Breakout vs US Equities

Economic Slowdown
Gerald Celente:
  Consumer spending is softening, home starts and sales are down, industrial output is weakening with factory production in decline, and the U.S. Federal Reserve has just boosted its key interest rate the most in one jump since 1994.

The Federal Bank of Atlanta’s closely-watched GDPNow gauge of economic strength indicates the U.S. economy will flatline this quarter after shrinking 1.4 percent in the last one.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is slowing down and fears of a recession are mounting.

A recession is defined as two consecutive quarters of a shrinking economy and is usually formally declared by the private, nonprofit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The number of new applications for unemployment benefits fell by 3,000 in the most recent week to 229,000, barely above the pre-COVID norm of about 225,000, the labor department reported.

The jobless rate held at 3.6 percent in May for a third consecutive month, staying close to historic lows. Still, other indicators hint that the job market is slowing…

The number of open jobs in the U.S. has slipped, edging down from its March record of 11.9 million to 11.4 million in April, the labor department reported. The number of new jobs being posted at Indeed.com, the online employment brokerage, has flattened.

Wages grew at an annual rate of 5.2 percent in May, compared with 5.6 percent in March. Hospitality sector pay grew 10.3 percent in May, notably slower than December’s 13.3 percent.

TREND FORECAST:
The more people that quit work, the deeper consumer spending, which accounts for more than two thirds of the U.S. economy, will fall.

The quits rate, which peaked above 4 percent earlier last year, which we reported in “The ‘Big Quit’ Sets Record in November” (11 Jan 2022) is barely easing and, as we have noted above, will stay high. 

Indeed, confirming what we had forecast when The Great Resignation began, a Pew Research Center survey of workers who quit jobs in 2021 found that 63 percent cited low pay, 63 percent blamed a lack of advancement opportunities, while some 57 percent said they felt disrespected at work.

Moreover, with the geopolitical wild cards such as the Ukraine War and Israel ramping up its military actions against Syria, Palestine and threats against Iran… should military confrontation break out in the Middle East, Brent Crude will skyrocket above $150 a barrel, which in turn will crash equity markets economies. 

Therefore, considering the economic fundamentals and what are geopolitical wild cards that are now being played, we reaffirm our forecast for Dragflation: Declining GDPs and rising inflation

深圳增3名本土無症狀感染者 廣東省輸入個案7宗來自港澳

NOW財經

【Now新聞台】深圳新增3名新冠病毒本土無症狀感染者,全部在社區篩查中發現。

深圳本身已經連續一個月無新增本土疫情,但上周六及本周一兩日,分別發現兩個無症狀感染者;至昨天再多3宗無症狀感染個案,三名患者中,一人住在龍崗區、兩人住在福田區,年齡介乎20歲至52歲。

深圳當局收緊防疫措施,周五零時開始進入機場、全市火車站、汽車站、客運碼頭、地鐵站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及進入公共密閉空間等,都要出示48小時核酸檢測陰性證明或24小時內核酸採樣憑證。

同日廣東省新增34宗境外輸入個案,4例來自澳門、3例來自香港。

內地昨日新增31宗本土個案,上海及北京無新增本土無症狀感染患者,本土確診病例亦維持在個位數。

明晚及其後3日夜空現罕見「八星連珠」 周末清晨睇星最佳

星島日報

天文愛好者要留意,6月下旬將會有罕見天文現象「八星連珠」,八顆太陽系星體會在夜空連成一線,其中6月25日清晨更會是最佳觀賞時機。

「八星連珠」並不代表星球像魚蛋般串在一起,只是從地球觀點所看的情況,各星球聚在太陽日出前的一側,看起來一眾星體彷彿列隊而出。

嗇色園可觀自然教育中心暨天文館預測,由19日至27日,清晨時份都有機會憑肉眼見到月球逐日經過土星、木星、火星、金星或水星之間,稱之為「五星伴月」。同時肉眼看不清的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都會運行到附近,八顆太陽系星體會在夜空連成一線。

肉眼可見土木火金水五顆行星

天文台指出,6月中、下旬是全年的最佳觀賞時段,因為肉眼可見的五星同時出現於夜空的時間最長。而預計在6月25日,五星之中最遲出現的水星將於早上4時30分前從東方地平線升起,土、木、火、金、水五顆行星會同時列於夜空,直至黎明前後天漸亮為止,歷時超過1小時。天文台亦預計24和25日都大致天氣酷熱,不會妨礙晚上觀賞天文奇景。

可觀天文館則建議市民向東方觀望,走到無大廈遮擋的海濱或無光害的郊外觀賞更有利。

哈佛研究:BA.4、BA.5易躲避疫苗和染疫抗體攻擊

星島日報

美國哈佛醫學院最新研究數據顯示,新冠病毒變異株Omicron的最新變種BA.4、BA.5,似乎在已感染過以及打齊三針的人身上,都能逃逸抗體攻擊,但是研究團隊強調,接種疫苗仍可提供實質保護。

根據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的最新研究指出,曾感染新冠或是接種疫苗引起的中和抗體,對抗BA.4、BA.5變種病毒的反應,比原始新冠病毒低了數倍。

研究作者、哈佛疫苗研究員布魯克(Dan Barouch)表示:「我們觀察到與BA.1和BA.2相比,疫苗接種和感染BA.4和BA.5誘導的中和抗體降低了3倍,這已經大大低於原始的新冠病毒株」,還補充說「我們的數據表明這些新的Omicron亞變體可能會導致具有高水平疫苗免疫力以及天然BA.1和BA.2免疫力的人群感染激增,然而疫苗免疫可能仍會為BA.4和BA.5的重症率提供實質性保護」。

此研究結果與哥倫比亞大學近期的成果相符合,後者最近發現與其他Omicron亞變體相比,BA.4和BA.5病毒更有可能從完全接種疫苗和加強劑的成人血液中逃脫抗體,從而增加突破感染的風險。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CDC)估計,美國16歲以上人口中有94.7%的人具有針對通過疫苗接種、感染或兩者兼具而導致的新冠抗體。

BA.4和BA.5是迄今為止傳播速度最快的變種,預計它們將在未來幾周內主導包括美國、英國和歐洲其他地區的主要病毒傳播。

通縮來了,全球即將進入經濟蕭條!債務激增股市下跌,只有悲觀的人才能倖存

Fed officials start to embrace the possibility of recession

finance.yahoo.com

Policymakers at the Federal Reserve are beginning to entertain the possibility of recession, as high inflation pushes the central bank to raise interest rates at the fastest pace in decades.

“It’s certainly a possibility,” Fed Chairman Jerome Powell told the Senate Banking Committee on Wednesday when asked about the chance of a recession.

Powell clarified: “It’s not our intended outcome.”

The Fed chief's remarks on Wednesday stand in contrast to his commentary from early May, when the Fed chair asserted that, “nothing about [the economy] suggests that it’s close to, or vulnerable to, a recession.”

The change in tone underscores seeming concern within the Fed that the cost of lowering inflation may be a drop-off in economic growth and potential job losses.

“We could have a couple of negative quarters" of economic growth, Philadelphia Fed President Patrick Harker told Yahoo Finance in an interview Wednesday.

The definition of a “recession” is commonly referred to by investors as two back-to-back quarters of negative economic growth. The first quarter of 2022 already saw a real GDP contraction of 1.5% on an annualized basis. An initial reading on second quarter growth is due at the end of July.

The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which is in charge of “dating” recessions, clarifies that they look beyond real GDP figures when declaring a recession. The NBER looks at real income, employment, among other economic variables.

“Our goal is to achieve 2% inflation while still keeping the labor market strong,” Powell told Congress on Wednesday.

No 'hard landing'

Although the Fed is embracing the possibility of a recession, the Fed is not expecting a "hard landing," or an abrupt turn in the economy.

On Wednesday, Harker said an unemployment rat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4% would signal the so-called “hard landing.” The unemployment rate was at a relatively low 3.6% as of May.

In economic projections released last week, the median member of the Fed’s policy-setting committee forecast that the central bank could lower inflation to a 2.2% rate through 2024 with the unemployment rate only rising to 4.1%.

Speaking with reporters last week, Powell said the Fed is "not trying to induce a recession," adding that its policy "[does not] seek to put people out of work."

At the center of the Fed’s projections: raising short-term interest rates to about 3.8% next year, which would represent multiple rate hikes from the current setting of about 1.6%.

By making it more expensive to borrow, the Fed hopes to moderate demand. Harker said Wednesday that he is beginning to see some signs of demand softening in the economy.

Moreover, Powell told lawmakers on Wednesday Fed policy may not abruptly curb demand and push companies to trim their workforces as activity grinds to a halt. "I am trying to lower demand growth, we don’t know that demand actually has to go down, which would be a recession," Powell said.

Richmond Fed President Tom Barkin similarly argued on Tuesday that a slowdown is possible without two back-to-back-quarters of negative GDP growth.

“It doesn’t have to require a calamitous decline in activity,” Barkin said, adding that positive developments on the war in Ukraine and shutdowns in China could lift supply chain snags and alleviate inflationary pressures.

But with the Fed already moving last week to raise rates by 0.75%, the largest move it has made since 1994, concerns are nonetheless building up that a Fed hike into a recession is becoming more likely, as 8 of the last 11 tightening cycles from the Fed have led to some recession.

Still, some Fed officials aren't convinced history is much of a guide in the current circumstances.

As Harker told Yahoo Finance on Wednesday: "This is unique, but I think we have to recognize that and execute policy based on what we’re seeing, not based on some historical example."

·Anchor/Reporter
 

摩根大通首席經濟師卡斯曼(Bruce Kasman)表示,雖然美國步入經濟衰退的風險甚高,但衰退仍然不是他的基本假設。

卡斯曼接受雅虎財經訪問時預期,美國經濟在6個月至9個月內進入衰退的可能性是35%至40%,意味着仍不是基本假設。

卡斯曼指出,美國經濟基調仍然健康,就業市場與零售市場也良好,況且,美國從未有在失業率不上升2個百分點的前提下進入衰退,因此仍未預期經濟將進入衰退,但承認經濟進入衰退的可能性不斷上升,情況令人感到不自在,也不排除衰退可能。

你猜誰是黑客帝國?

巴士的報

特斯拉汽車將從7月1日起,至少兩個月內禁止進入北戴河——路透社日前報導這則不尋常消息指,官方沒有透露具體原因,僅表示事關「國家事」——西方傳媒抓住這一點,駕輕就熟的製作一套「中國對美國的謬誤和事實真相」的版本,令人大開眼界。

之前幾天,外交部發佈四萬字文章揭露美國各種偽善與欺詐行為,並逐點抨擊美國對中國在貿易、科技、人權、主權等問題的惡意渲染,不過,西方沒有因此而收歛,北戴河成為它們的突破點。今年10月將舉行中共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北戴河傳統上是中國高級領導人夏季會議的地方,一般認為這裡進入高度敏感狀態。然而,為什麼不讓這款美國電動車在期間駛近呢?

習近平不久前在四川訪問,網上流傳,特斯拉汽車也被禁止進入他所在的區域。有專家認為,中國基本上是不信任特斯拉,安全機構把汽車與監控/數據傳播聯繫在一起。中國資訊安全專家周鴻禕日前以內地互聯網巨企如騰訊和阿里,也無法保護公眾的手機隱私為例,指出「特斯拉汽車,也存在很大的汽車安全性漏洞問題。當前的智能網聯車廠商,能輕鬆通過移動通訊技術操控汽車。如果這些廠商的伺服器被控制了,就會出大問題。」

特斯拉曾稱為駕駛者提供「打盹模式」,在長途車而言是很有用的,可以在他們困倦的時候小睡一會,特斯拉可以繼續行駛,但,這不就是表明特斯拉車能隨時監控車主嗎?特斯拉的智能技術太先進了,比如,擁有敏感信息收集能力,車載感測器能記錄周邊位置的視覺圖像,從而獲得有關用車時間、方式和地點,以及駕駛人員的個人信息等。換言之,特斯拉車開到哪,就能收集那裡的信息另外,因此,內地認為特斯拉可以充當「間諜車」。特斯拉老闆馬斯克稱,特斯拉汽車不會用於間諜活動。

誰可對美國百分之百的信任?何況美國總是賊喊捉賊的,美國力指中國完善了大規模監控;事實上,美國是全球最大「駭客帝國」。據悉,特斯拉不止是一部智能電動車,竟還有監聽能力,用戶所有關聯的手機號,從家中到工作單位,仍至會議每次談話,每次錄音全部悉數都可以被紀錄。雖說馬斯克對這些用戶信息不感興趣,可是一旦到了非常時期,在美國政府機構,包括軍方和情報單位要求下,誰來保證以上信息不被美國這個「黑客帝國」使用?更何況原以為「人畜無害」的星鏈計劃是商用通訊設備,誰知被俄羅斯指為烏克蘭軍隊提供軍事通訊使用,俄軍旗艦「莫斯科號」便是被炸沉得不明不白。

《美國之音》對華反擊可謂神來之筆,報導借特斯拉禁入北戴河消息,對中國倒打一耙,借歐洲專家說︰「如果中國認為汽車可以成為監控的工具,那其他國家在進口來自中國的汽車時也會多加小心。很有趣。如果中國懷疑特斯拉可能被用作間諜裝置,我好奇美國和歐盟會如何考慮進口來自中國、擁有行駛輔助系統的汽車。」

聽起來有點理由,但其實是神邏輯︰美國的科技產品專門偷窺竊聽,中國就會有樣學樣?那麼怪不得美國既要禁新疆進口產品,又要審查美國公司到中國設廠,所有對中國背後的懷疑,原來是基於美國都是這樣做過的!美國對華的矛盾不是思覺失調,而是心中有鬼,是不是?

深藍

習近平:烏克蘭危機再次給世人敲響警鐘

信報財經新聞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金磚國家工商論壇開幕儀式上表示,金磚國家要團結協作,共同維護世界和平穩定。這次烏克蘭危機再次給世人敲響了警鐘:迷信實力地位,擴張軍事聯盟,以犧牲別國安全謀求自身安全,必然會陷入安全困境。

他續稱,金磚國家要守望相助,共同促進全球可持續發展,發展是破解各種難題、實現人民幸福的關鍵;同時,要同舟共濟,共同實現合作共贏。當前一些重要產業鏈供應鏈遭到人為干擾,大宗商品價格高位波動,全球通脹居高不下,國際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世界經濟復甦勢頭不斷走弱。金磚國家要包容並蓄,共同擴大開放融合,冷戰結束後,經濟全球化迅猛發展,極大促進了商品和資本流動、科技和文明進步。

習近平指出,金磚合作機制是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合作的重要平台。工商界是促進金磚務實合作的生力軍。多年來,金磚國家工商界開拓創新、不斷進取,發掘五國務實合作潛力,為助力金磚國家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應該給予充分肯定。

他又說,當前金磚合作進入高質量發展新階段。要利用各國產業結構和資源稟賦互補優勢,提升貿易、投資、金融合作水平,拓展跨境電商、物流、本幣、信用評級等領域合作,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暢通。要積極參與金磚國家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建設,加強數碼經濟、智能製造、清潔能源、低碳技術合作,助力各國產業結構轉型升級。

2022年6月22日 星期三

世界末日可能和這兩個國家有關

阿富汗發生6.1級地震逾千死傷 方圓500公里均有震感

巴士的報

阿富汗東部帕克蒂卡省(Paktika)22日凌晨發生6.1級地震,造成至少940人死亡,610人受傷,預計死傷者數目可能進一步上升。

美國地質調查所(USGS)指阿富汗東南部發生的6.1級地震,震央位在距離霍斯特市(Khost)44公里處,震源深度51公里。

歐洲地中海地震中心(EMSC)在社交平台發文表示,500公里以內約有1.19億人口的巴基斯坦、阿富汗和印度都感受到震動。住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和巴基斯坦首都伊斯蘭堡的網民回應表示「地震很強」。

卡樂B調高日本售薯片穀物產品價最多兩成

信報財經新聞

日本零食製造商卡樂B宣布,9月起上調日本出售的148款薯片和穀物產品的售價,幅度由5%至20%不等,主要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加大成本壓力。

集團表示,涉及的產品包括卡樂B薯片、Jagabee薯條、 Jagarico及Kappa-Ebisen等系列。

總部設在東京的卡樂B,其最大股東是美國百事可樂。

此外,卡樂B同業湖池屋本月較早前亦宣布,於今年9月起加價。

港股急吐551點 觀望鮑威爾言論 中電13連跌

信報財經新聞

美股周二假期後顯著反彈,道指收市飆641點,不過聯儲局主席鮑威爾即將出席聽證會,美股指數期貨復急跌;加上港元滙價再次觸及弱方兌換保證,金管局承接港元沽盤。港股三日升逾七百點後,今日急吐逾五百點。

恒指低開89點報21469,開市後跌幅收窄至40點,見21519點全日高,之後跌幅擴大,中午跌267點。午後A股及美期下挫,港股跌幅擴大至逾五百點,並以全日低位收市,最終恒指收後21008,挫551點或2.6%,失守十天(現處21277)及廿天線(現處21193)。

國指收7335,挫214點或2.8%;恒生科技指數全日收造4552,急跌207點或4.4%。

大市全日成交額1269.4億元。

內地股市午後向下,上證指數收市跌1.2%報3267;深圳創業板亦倒跌0.58%。

69隻藍籌股有66隻下跌,3隻上升。紐約期油挫逾4%,中海油(00883)及中石油(00857)分別跌3.8%及4.2%。友邦(01299)跌3.4%。中電(00002)再遭券商下調目標價,股價再跌2.7%,連跌13日。昨日急升的滙控(00005)跌1.5%。東方海外國際(00316)跌4.4%;碧服(06098)吐3.9%。那邊廂,蒙牛(02319)升1.6%;長實(01113)升0.8%。

焦點板塊

科技股:內地加強規範網絡主播,科技股受壓。阿里巴巴(09988)跌2.3%;快手(01024)挫4.1%;騰訊(00700)挫2.9%;美團(03690)挫4.8%;京東(09618)插6.2%;嗶哩嗶哩(09626)挫3.4%。

線上醫療股:國家藥監局擬禁第三方平台直接參與藥品網售,線上醫療股捱沽。昨日急升12%的阿里健康(00241)收市插13.8%,為表現最差藍籌;京東健康(06618)瀉14.8%,為表現最差科指成份股;平安好醫生(01833)挫5.9%。

汽車股:普遍跑贏大市。吉利(00175)旗下電動車品牌極星將上市,收市升4.2%為表現最好藍籌。理想汽車(02015)推新SUV,曾創在港上市高,高見154元,收市僅升2.6%。蔚來(09866)升0.2%。小鵬(09868)倒跌1.9%。長汽(02333)無升跌。

生物科技股:信達生物(01801)見三個月高位後,收市倒跌0.3%;康方(09926)創近五個月高後,收市無升跌;諾輝健康(06606)升7.7%。長江生命科技(00775)爆升87.7%,成交急增。藥明生物(02269)吐2.8%。

焦點股份

弘海高新資源(00065):計劃發行可換股債券(CB),股價應聲抽升,最高見過0.68元,大升3倍,收市飆1.4倍。

愛高集團(00328):大升1.75倍,為最大升幅股份。

新東方在線(01797):持續活躍,午後曾升18.6%,收市升10.7%,成交28.07億元。

暴雨連連 減產近半 時菜價格飆升 兩廣菜場:盡力保障蔬菜供港

文匯報

廣東、廣西是香港供港蔬菜的主要來源地之一。連日來的暴雨使兩省區的供港菜場也受波及。有供港菜場工作人員接受香港文匯報記者採訪時表示,連日來的降雨確實給菜場造成大量減產,最高達到四成,使得蔬菜地頭價格出現飆升,目前供港菜場仍竭盡所能通過省內和外省調撥的方式,保障供港蔬菜的供港數量不出現明顯减少。◆香港文匯報記者 曾萍、敖敏輝 廣西、廣東連線報道

5月以來廣西多地出現多輪強降水過程,作為「粵港澳菜籃子」的賀州也在受災之列。6月21日10時30分廣西壯族自治區水文中心繼續發布洪水黃色預警,並預測未來6~12小時,賀江下游八步區信都鎮河段(警戒水位50.7米)將超警1~2米。

廣西供港菜場減產近四成

賀州市八步區是供港蔬菜種植的主要區域,香港文匯報記者了解到,因持續強降雨,賀州市八步區部分鄉鎮受災,發生河水倒灌,導致村中連片的農作物、多處農房被淹。廣西賀州市八步區東融(供港)蔬菜產業核心示範區內,本已掛在藤架上等待採摘毛節瓜、豆角、茄子等蔬菜,被混着黃土的泥水浸泡着。

供港蔬菜基地內的種植戶、賀州市八步區鋪門鎮福塔村村民謝送對蔬菜價格波動比較敏感,「豆角的地頭價從原本的1.1元/斤(人民幣,下同),如今上漲到2.7元/斤,其他毛節瓜、茄子等蔬菜價格漲了差不多近一半。」

連續降雨影響了瓜類蔬菜的授粉、成熟以及採摘,產量也出現明顯下滑。「這一個半月來賀州連續降雨,有時候還是大暴雨,供港蔬菜種植基地內有30%-40%的農田被洪水浸泡。」廣西賀州農投正地發展有限公司生產部的李經理皺着眉頭告訴香港文匯報記者,正常情况下,供港蔬菜每天最多時能有11車,少的時候也有7到8車,但如今每天有5到6車。「以這個季節的豆角為例,原本畝產可達15,000斤,受降雨影響近期畝產僅7,000—8,000斤。粗略估計,整個供港蔬菜基地減產約為四成。」李經理解釋道。

「供港蔬菜的供應量我們還是盡量保證穩定的,雖然有所影響,但是影響不算非常大。」但李經理也擔心,若強降雨過程持續,受災面積可能還將會進一步擴大。

調劑外省蔬菜保障供港

另一供港蔬菜大省廣東多地也發生嚴重洪澇災害,供港基地群集的韶關災情嚴重。韶關市新豐縣小正新綠源蔬菜專業合作社是韶關較大規模的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生產基地,近6,000畝蔬菜基地分布在各個鄉鎮,年生產各類蔬菜1萬多噸。

新豐縣是此次受災最嚴重的縣區之一。正在基地參加救災調度工作的工作人員何女士告訴記者,當地已經持續下雨一個多月,這種現象從未見過。據初步統計,6,000畝基地有一半以上受災,且農地基本被泡在水中。今年4月基地大面積種植菜苗,目前正處於收穫期,洪災導致損失慘重。「一方面,農場被水浸泡,導致大量蔬菜壞死。另一方面,基地內的作業道路由於水泡,一段時間內無法通行。」何女士說,洪水退後,將第一時間消毒、補種。

何女士告訴記者,據預計,此次受災,整個合作社全年減產約兩成左右。為了保障供港,公司也將從外省基地調撥蔬菜,通過調劑保障供港不出現明顯減量。「我們種植基地有購買保險,可以減輕農戶(社員)損失。我們也與香港合作方溝通,對於這種不可抗力帶來的短時供應難題,他們亦表示理解。」何女士說。

韶關樂昌市昌盛香芋生產流通專業合作社多年來從事香芋供港。公司負責人唐培基介紹,和葉菜相比,香芋普遍種植在地勢較高的農地,所以合作社香芋供港不會受到明顯的影響。不過,由於雨天較長,災後病蟲害易發。「減產情況是有的,但不會太明顯。災後,我們將加強病蟲害的處理和預防,保障供港的品質和數量。」唐培基說。

75條河洪水超警 國家防總赴兩廣抗洪

星島日報

雨一直下!昨早至今,浙江、廣西等地發布最高暴雨紅色預警,累計達14條。珠江流域再次發生大洪水,國家防總工作組昨天赴廣西、廣東檢查指導防汛抗洪工作。前天,受強降雨影響,位於廣東北部的韶關市曲江區十六冶三村水浸嚴重,前往救援的一輛消防車將被洪水圍困的群眾轉移後,突遇山洪暴發,一度受阻,被市民拍下了驚險一幕。

山洪暴發險翻消防車

影片顯示,水位快速上漲,消防車失去動力,隨洪水而下,車頭偏移,有側翻可能。幸好,司機利用水勢將車輛擺正,停靠至主街道區域。目前車輛安全,無人員受傷。

中國氣象局稱,南方降水進入最強時段,強降水呈現持續時間長、影響範圍廣、部分地區小時雨強大的特點。昨早至今,浙江、廣西、江西、湖北等多地發布暴雨紅色預警,累計達14條。據水利部統計,受降雨影響,廣西柳江、廣東北江、福建閩江等75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

有片|朗屏爆炸元朗天水圍漆黑市民轉食大排檔 輸電橋樑烈焰中倒塌

星島日報

元朗宏達路近朗屏港鐵站附近,有電力公司的設施晚上起火,發生大爆炸,火勢猛烈。消防處表示,元朗區接到有人被困升降機報告。消防派員到場開喉撲救,而該處電力設施的橋樑烈焰中倒塌。

由於事發時正值晚飯時間,元朗、天水圍多間食肆都有不少市民正在食晚飯,突如其來停電令食客及員工措手不及。有食客在無燈光、無冷氣的環境呆等。也有商戶只能免單讓食客離開,也有商戶擔心不知何時恢復供電令冷藏食材變壞。

不過有市民就因為在家不能煮飯,或者用膳的食肆停開,而轉到附近的大排檔堂食或者買外賣。有大排檔負責人表示,今日的生意比平日還要好1倍。

而元朗市中心的交通燈及街燈在爆炸後都熄滅,汽車及行人都要摸黑行進。

運輸署表示,由於屯門、元朗及天水圍一帶部分交通燈失靈,駕駛人士在駛經有關路口時,請加倍小心,注意交通標誌的指示並留意過路行人的安全。行人在交通燈失靈的路口橫過馬路時,請特別注意車輛。現時上址交通繁忙。

2022年6月21日 星期二

入境處推網上求助表格 供在外港人求助

星島日報

入境事務處公布,推出網上求助表格服務,讓身處境外的香港居民以網上求助表格,向入境處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求助。

在香港境外遇事的香港居民可選擇透過入境處網頁或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填寫網上求助表格,提供簡單個人聯絡資料和求助內容,小組在收到求助後,會盡快與求助人聯絡以提供切實可行的協助。

市民可透過Apple App Store、Google Play、華為AppGallery或入境處網頁︰(按此)免費下載,或更新最新版本的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在程式主頁的「常用服務」頁面按「聯絡協助在外香港居民小組」,再按「提交求助表格」連結至指定的求助表格。此外,市民亦可掃描二維碼或透過以下網址直接連結至網上求助表格(按此)

上述網上求助表格服務推出後,在香港境外遇事需要協助的香港居民,可隨時以下列任何一種途徑與小組聯絡︰
.致電(852)1868;
.透過入境處流動應用程式以網絡數據致電1868熱線;或
.提交網上求助表格。

有關詳情,可瀏覽入境處網頁(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