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日 星期一

澤連斯基政治生命倒計時?北約或將走到盡頭?

巴士的報

被趕出白宮的澤連斯基,去到英國「尋求安慰」,英國首相施紀賢主持歐洲多國領導人峰會,討論俄烏衝突和烏克蘭安全問題。然而就在倫敦峰會同一天,美國傳出意圖撤換澤連斯基的信號。

當地時間3月2日,歐洲多國領導人在倫敦就烏克蘭危機召開峰會,英國首相施紀賢在會後說,各方達成四點共識,包括繼續軍援烏克蘭、讓基輔參與和平談判、阻止俄羅斯未來再入侵烏克蘭,以及組建聯盟來保證烏克蘭的和平。

然而,與此同時,特朗普國家安全顧問沃爾茲同日受訪表示,美國希望確保俄烏實現永久和平,但他暗示,澤連斯基必須下台。

當被問及特朗普是否希望澤連斯基辭職時,沃爾茲告訴CNN:「我們需要一個可以跟我們打交道、最終與俄方打交道結束這場戰爭的(烏克蘭)領導人。」「如果情況表明澤連斯基的個人動機或政治動機,與結束衝突背道而馳,那麼我認為我們面臨著一個真正的問題。」

這句直白的宣言,被解讀為美國正在物色取代澤連斯基的新代理人。

美國眾議院議長約翰遜同樣表示,如果澤連斯基不符合美國要求,烏克蘭可能得換領導人。他告訴NBC:「事情一定要有所改變。要麼澤連斯基覺悟,帶著感激之情回到談判桌,否則就得由另一個人領導這個國家。」

美國國務卿魯比奧則沒有那麼直接。他向ABC表示,自從2月28日白宮那場爭吵以來,他還沒有跟澤連斯基或烏克蘭外長談過話。魯比奧說:「當他們準備好實現和平時,我們將會準備好重新接觸。」

換言之,不聽話的政權,按照以前的慣例,美國不可能容忍存在;不聽話的領導人,美國有的是辦法,讓他們突然人間消亡。而歐洲提出的四點共識,實質上只是試圖在美俄夾縫中尋找戰略自主的絕望嘗試。

分析認為,澤連斯基政治生命進入倒計時,他的悲劇性在於,他既是西方價值觀的象徵性圖騰,又是現實政治的犧牲品。特朗普政府「土地歸俄、資源歸美、債務歸歐」的戰略構想,正在將烏克蘭推向新型殖民地的深淵。

另一邊廂,美國總統特朗普要求北約國家將國防開支增加到國內生產總值的5%,以及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白宮發生激烈衝突,都在北約的成員中引發不安。

北約前最高軍事長官詹姆斯·斯塔夫里迪斯坦言,隨著美國對跨大西洋聯盟的承諾動搖,北約正在度過「最後的日子」。他推測,北約有可能解散,並轉變成歐洲條約組織。

斯塔夫里迪斯認為特朗普「向北約的核心深深地打進了一個楔子……特朗普明確表示,他今後不想參與援助烏克蘭。」他說,現在北約盟國不知道該支持誰,人們可能會看到北約的終結和所謂的歐洲條約組織的開始。

深喉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