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4日 星期二

美今起對中加墨加徵關稅 「股神」巴菲特罕見表態「這是戰爭行為」

文匯報

香港文匯報訊 美國總統特朗普定於今日(3月4日)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全面徵收25%關稅。但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周日接受霍士新聞訪問時表示,具體稅率仍待決定,暗示最終稅率可能較低。此外,特朗普也矢言今日對中國額外加徵10%關稅。盧特尼克對此表示,這是「確定」的措施,即是在2月初已加徵的10%關稅基礎上額外加徵。

盧特尼克指出,墨西哥與加拿大為了解決特朗普對邊境把關的疑慮作出「許多努力」,但仍不足以解決特朗普對「美國芬太尼致死」的顧慮。他同時提到,特朗普還在考慮「究竟要如何處理墨加關係,這是一個動態的情勢」。這是特朗普執政團隊首度暗示,可能不會對所有來自墨西哥的商品及非能源類的加拿大進口商品,全面徵收25%關稅。盧特尼克說,「特朗普會仔細考量,並計劃周二正式實施這些關稅,加墨兩國一直與他溝通。」

墨擬對華開徵關稅

至於中國,盧特尼克說:「他們若不結束補貼並停止製造芬太尼相關原料,特朗普就會對他們加徵關稅」。美國財長貝森特同日接受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訪問時稱,墨西哥已建議對中國貨物開徵關稅,若加拿大亦這樣做,將是一個好開始。

消費者信心指數大跌

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特朗普的關稅措施,已令擔心通脹的美國消費者感到焦慮。華爾街密切關注的兩項調查顯示美國經濟前景黯淡,這與去年11月特朗普當選時人們的熱情形成鮮明對比。智庫「世界大型企業聯合會」近日公布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出現自2021年8月疫情期間以來的最大跌幅,許多受訪者均提到關稅達到自2019年特朗普首個任期以來的最高水平。

而在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調查中,約五分之二受訪者主動提到關稅問題,較大選前的比例僅不足2%大幅上升,而整體信心指數則下降10%。據調查負責人稱,密歇根指數的5個組成部分全部惡化,這是一種罕見現象,指出:「人們對個人財務、商品的購買條件,以及現在和未來的商業狀況,都失去了信心。」

經濟學家對《金融時報》表示,關稅會提高進口商品的成本,進而推高消費價格。美國經濟一直努力抑制疫情期間飆升的通脹,但部分商品例如雞蛋的零售價,在過去一年上漲50%以上,明顯說明生活成本的上漲。牛津經濟研究院首席美國經濟學家斯威特稱,消費者對關稅感到不安,因大多數人都知道關稅會導致價格上漲。

中方:堅決反對 將採取必要反制措施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周一(3月3日)在例行記者會上應詢指出,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再次以芬太尼問題為藉口,威脅對中國的輸美產品加徵關稅。

有記者提問,據中國媒體援引消息人士稱,中國正研究擬訂相關反制措施,來應對美國以芬太尼為由再次威脅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林劍說,「我已就相關問題闡明中方的嚴正立場,中方堅決反對美方再次以芬太尼問題為藉口,威脅對中國的輸美產品加徵關稅,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維護自身的正當利益。 」

對於美方正建議墨西哥和加拿大對華加徵關稅,林劍稱,「我們多次說過,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吹滅別人的燈,並不能讓自己更光明。」他強調,各方都應遵守世貿組織規則和市場經濟原則,通過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對話與協商解決各自關切,共同應對單邊主義和貿易保護主義。

美智庫:借芬太尼加關稅實現政治目的

特朗普聲稱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遏止毒品芬太尼缺乏進展,決定對這3國加徵關稅,不過分析人士說,毒品危機僅是特朗普實現政治目標的手段。

法新社報道,華盛頓智庫「布魯金斯學會」資深研究員梅澤說,特朗普徵收關稅「需要法律正當性」,其他貿易手段通常需要一段調查期,宣布毒品緊急狀態,能讓特朗普迅速徵收關稅。

梅澤指出,對特朗普而言,藉由毒品芬太尼也能引起「政治共鳴」,「美國民眾尤其是鄉村和較貧困社區的居民,即使不是反對貿易,對於貿易的態度也是非常矛盾,藉由芬太尼這種他們視為真正威脅的東西,來合理化貿易限制,對特朗普的許多選民而言也是完全合理。」

巴菲特罕見就加關稅表態「這是戰爭行為」

美國「股神」巴菲特罕見地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發表評論,稱特朗普的懲罰性關稅可能引發美國通脹,傷害美國消費者,並可能會對美國經濟造成負面影響。

「將引發美通脹」

美媒CNBC周日(3月2日)報道,巴菲特在談及特朗普關稅時表示,「某種程度上,關稅實際上是一種戰爭行為,美國在這方面有很多經驗。」被問到關稅會對通脹產生什麼影響時,巴菲特答道,「隨着時間推移,關稅會變成一種商品稅,推使物價上漲,進一步加劇通脹壓力」,並警告這些措施可能會對美國經濟帶來持久的傷害。巴菲特同時警告美股泡沫風險升高,並批評特朗普的關稅政策可能加劇通脹,提醒投資者在未來數月內需保持謹慎。

巴菲特很少公開評論特朗普的貿易政策。在特朗普首個任期,巴菲特曾於2018年和2019年對特朗普引發的貿易衝突提出看法,警告特朗普的激進舉動可能會給全球帶來負面影響。

德企加強對華合作 應對美關稅威脅

特朗普近日稱已決定對歐盟徵收25%關稅,並將很快宣布。美歐一旦發生貿易摩擦,德國經濟將首當其衝,尤其是汽車、製藥和機械製造業等對美出口密集型行業。不少德企表示,將加強全球布局及對華合作,以應對美關稅衝擊。

德國聯邦統計局近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德美貿易額增至2,528億歐元(約2.05萬億港元),美國成為德國最大貿易夥伴。針對美國關稅威脅,德國科隆經濟研究所所長許特警告,關稅將削弱德國產品競爭力,嚴重影響以出口為導向及本已疲弱的德國經濟。

德國工業聯合會負責國際事務的管理委員會成員尼德馬克說,單單美國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徵關稅,就將直接波及德國工業界,其中汽車行業及其上游供應商受衝擊最嚴重,因德企通過在加墨兩國的工廠向美國市場供貨。

寶馬:互利共贏

目前德國車企在美僱用約13.8萬名員工,涵蓋汽車製造及供應鏈體系,德國車企在美工廠依賴來自加墨的零部件供應。德國汽車工業協會主席穆勒表示,美方相關措施不僅衝擊德國汽車行業,也將傷及美國本土汽車市場。寶馬集團在美國南卡羅來納州斯帕坦堡設有汽車組裝廠,集團全球政府事務負責人施密特稱,汽車產業鏈和供應鏈高度全球化,各方需要的是創造更多合作,而不是保護主義。施密特還表達了寶馬在華投資的堅定信心,「我們和中國的合作是互利共贏,也是具有戰略和長遠意義。」

1 則留言:

gogoldjoe 提到...

加幅冇預期中咁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