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

金價新一輪升浪剛展開

蘋果日報

隨着市場對美元潛在風險的認知逐漸「普及化」,美滙指數踏入第 4季跌勢延續,執筆時已再創 14個月新低。很多人把美滙下跌歸咎於環球經濟復蘇在望,加上澳洲央行上周突然加息,因此投資者風險胃納增加,像美元這樣的「避險」貨幣自然遭拋售,惟筆者不認同這看法。

棄美元轉實物資產

其實在過去兩個月,美滙下跌的同時,英鎊也同步下跌,英鎊兌澳元、英鎊兌加元的交叉滙率,都同時創下近 24年來最低水平。英國及美國為金融海嘯以來最積極的「印鈔國」,其中英國印鈔額佔其 GDP比例冠絕全球,財赤佔 GDP比例亦達 7.1%,大幅超過歐盟規定的 3%,其主權信貸最高評級的地位岌岌可危;至於美國總負債佔 GDP比例為 375%,已大幅超越第三世界水平,聯邦政府未清償負債若包括社會保障及醫療保障數字,已超越 100萬億美元水平,未來 10年美國除非大力削減軍費或大幅加稅,否則根本沒有任何可能成功減債,因此美滙持續及大幅貶值,將成為最有效減少實質債額( Real Debts)的出路。 美國於 30年代羅斯福總統執政期間,亦曾經一次過把美元大幅貶值以達減債及提振經濟之效,羅斯福政策一向是奧巴馬的重要模仿對象,在現時失業及破產數字高企及民望下跌的情況下,奧巴馬將被迫逐步採取非常規的經濟手段。
因此,近期美元及英鎊下挫,正正是市場對上述的印鈔及負債風險作出回應——捨棄負債及印鈔國,轉為增持實物資產、有盈餘及有財政節制的國家資產,故貴金屬、貴金屬礦業股、貴金屬及天然資源相關的貨幣都受追捧。
近日金價明顯升破每盎斯 1000美元水平後,短線於高位或現震盪;然而,由於絕大部份的散戶並沒有參與金價過去一年的升勢,因此,預料金價下一輪升浪,除了是建基於新興國家政府及機構投資者持續增持之外,也會因散戶開始蜂擁入市而攀升。
筆 者預料未來年份, 3位數字的金價再現機會及時間可能不多,而美滙於年內崩盤的風險亦不容小覷,貴金屬及貴金屬礦業股將因成為終極的避險工具而受惠(見 8月 30日及 9月 13日本欄)。因此,以美元及港元為基礎的投資者,應慎重考慮在總資產內保持至少一成「對冲美元下跌」,及「對冲港元購買力下跌」的投資工具,筆者提議以 「與美元呈反方向」的工具,例加實物貴金屬作為對冲之用,若可以承受更高風險及短線波動,則可以考慮進一步增加全球貴金屬礦業股份,以及商品期貨相關的投 資比重。
潘國光
富邦銀行(香港)第一副總裁兼投資策略及研究部主管

沒有留言: